首页 百科知识 梧州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梧州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梧州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十一五”是梧州经济加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时期。梧州“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为“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加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与梧州“百年商埠”的悠久历史和西江经济带的物流优势不相适应。三是产业发展集群与产业链条问题突出。

一、梧州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十一五”是梧州经济加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时期。初步统计,从2005年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28亿元增加到573亿元,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由20.3亿元增加到56.1亿元,年均增长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99.9亿元增加到468.4亿元,年均增长3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5.1%和13.6%。特别是梧州工业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到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转变。“十一五”时期,梧州工业总产值由270亿元增加到868亿元,年均增长26.3%,总产值翻1.7番;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35.5%提高到52.5%,增加值翻1.9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718.9亿元,上升到广西第4位,翻2.4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2.5番,实现利润总额翻3.1番;全市工业化率由1.6提高到4.3;三次产业结构由21.8∶42.7∶35.5调整为14∶59∶27。梧州“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为“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加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梧州“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

表3-3 梧州“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续表

评估梧州“十一五”产业发展的情况,在充分肯定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问题突出。梧州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3.9∶58.9∶27.2,与广西三次产业结构17.3∶48.2∶34.5和西江经济带7市17.9∶48.2∶33.9相比,第三产业比重远低于广西和7市平均水平,而且比2005年降低了8.3个百分点。这与梧州“百年商埠”的悠久历史和西江经济带的物流优势不相适应。二是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有待进一步打破。“十一五”末梧州现代综合交通格局初步形成,西江黄金水道正在打造,但水路、公路、铁路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局面还没有形成,缺乏把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增长优势的有效手段,交通优势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亟待提高。三是产业发展集群与产业链条问题突出。梧州不仅工业企业规模小,更重要的是产业零散,产业链条短,还没有形成真正较大的产业链;龙头带动力不强,产品关联度较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分工合作的良好关系。四是产业发展缺乏重大项目的支撑。梧州长期缺乏牵动力大的重大项目,“十一五”时期形成产业链条长的重大项目也不多,目前除了在建的30万吨再生铜项目,没有其他重大产业项目,这将制约梧州产业发展的后劲和产业提升的速度。五是产业发展的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梧州“十二五”重点发展的再生资源加工、建筑陶瓷、特种钢3大产业和火电项目均为高能耗行业,随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日益增大节能减排的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