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个人社会资本的分类及转化

个人社会资本的分类及转化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1 个人社会资本的分类及转化对企业中的个人层次社会资本最简单的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根据所交往对象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将个人的社会资本分为个人从企业内部获得的社会资本和个人从企业外部获得的社会资本。同样是根据动机的不同,本书把个人的社会资本粗略地分为感情社会资本、业务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

5.1 个人社会资本的分类及转化

对企业中的个人层次社会资本最简单的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根据所交往对象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将个人的社会资本分为个人从企业内部获得的社会资本和个人从企业外部获得的社会资本。但是对于研究而言,这种分类方法还有些粗糙,我们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台湾学者黄国光提出了一个被广为引用的人际关系分类法: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和混合性关系。根据他的观点,在华人社会里,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对个人最重要的情感性关系是家庭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之外,个人和属于“混合性关系”的亲戚朋友交往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和为贵”,个人必须尽力和熟人保持和谐、良好的关系。他必须努力地在别人面前顾全自己的面子,同时还要照顾别人的面子。个人在家庭之外还有可能为了获取某些生活资源而和陌生人建立“工具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个人和他人交往的主要目的,是要以这种关系作为手段或工具,为达到个人目标,而不是要和对方建立长久性的稳定的关系。黄国光指出,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和别人发生关系时先要判断关系的类型,从而确定自己的目标函数,“爱有差等”、“人有亲疏”,不能一概而视之[1]

黄国光从动机来对人际关系进行分类的观点很有借鉴意义,但是由于本书的目的在于研究企业的社会资本生成,所指的个人是企业中的个人,从研究的需要出发,分类方法与他的提法不完全相同。同样是根据动机的不同,本书把个人的社会资本粗略地分为感情社会资本、业务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

个体的人具有感情,有心理需求,这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有本质的区别。前文曾经提出企业追求社会资本的目的主要是“功利性的”,而对于个人来说,他追求社会资本很大程度上有“自我圆满”的动机。我们先来看一看下面的访谈内容。

G主任:谁还没几个朋友呢!我是山东人,不管是山东人还是内蒙古人就是爱交朋友。周末了,找几个哥们儿聊聊天,喝喝酒,打打麻将,人生一大享受!这个时候,大家都把工作放在一边了,放松是最主要的。

笔者:那你的朋友中和你的工作有关系的多吗?

G主任:我的朋友大多是战友,转业以后大家都在一个城市,没事儿就聚聚,跟工作没什么关系。

笔者:大家互相帮忙办事儿的情况多吗?你求过朋友办事儿吗?

G主任:其实不叫“求”了。你帮我,我帮你,这不就是朋友嘛!你可能体会不到,一起当过兵,扛过枪,感情是非常深的,不会计较什么,有的人能力强点儿,多帮些,有的人混得差点儿,大家就都帮他。我算过得不错的了,帮别人多些,但是偶尔也会找别人帮忙,比如上周我丈母娘住院就是我战友安排进去的,否则根本就没床位。

在笔者的访谈中,类似的叙述还有一些。我们可以从中看到:(1)人们并不一定是有所图才去交朋友,即个人层次的社会资本并不一定是由于功利性的目的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是某种非正式关系建立的最主要原因。(2)这种通过感情建立的非正式关系能够给个人带来好处,尽管这种好处可能并不是最初建立这种关系时所预期的。当然,与分析企业追求社会资本的动机一样,我们其实也很难判断某个具体的人追求社会资本的动机到底是“功利性的”,还是“自我圆满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多数个体作为有感情的动物,对友谊和社交有心理上的需求,甚至还有所谓的“面子”问题,所以会比企业更为看重自我圆满。在这种动机下生成的社会资本就是“感情社会资本”。笔者将血缘关系也划归到感情社会资本的范围。

其实,很多中西方哲人和学者都提出过人际交往源于人的精神需要或者类似的观点。比如,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名言“人之生也,不能无群”就强调了人天生有建立人际关系的本能,西方学者也提出过“人际交往本能说”、“人的安全、亲和、荣誉、地位及新奇四大心里愿望导致交往”、“人的欲望导致交友”等学说[2]。所以,可以看出:

个人追求社会资本既有“功利性”的动机,又有“自我圆满”的动机。

对于个体的动机或需求,西方的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领域有很多的理论论述。比如,代表性的有马斯洛(Maslow,1943)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克利兰(McClelland,1961)的三种动机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构成有三个基本假设:(1)为了生存,人的需求可以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需求一旦被满足就不能再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求按其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简单和基本的到高级和复杂的。(3)当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求,这样逐级上升,成为推动其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需求的五个层次如下:

(1)生理的需要,这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

(2)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的需要,人是社会的组成成分,需要友谊,需要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Alderfer(1972)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Alderfer认为,人们一共具有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它们与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对应的。最后,Alderfer把成长发展的需要独立出来,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层次中所包含的特征。除了用三种需要替代了五种需要以外,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的是,Alderfer的“ERG”理论还表明了: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在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两者具有不可逆性。而相反的是,“ERG”理论并不认为各类需要层次是刚性结构,比如说,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工作,而且这三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严格来说,“ERG”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的发展与修正。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动机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动机(need for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动机(need for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动机(need for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甚至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要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要。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是:他们寻求那种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他们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高成就动机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高成就动机者对于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为出色。他们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的工作,这种工作碰运气的成分非常大,那种带有偶然性的成功机会无法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同样,他们也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的工作,因为这种轻而易举就取得的成功对于他们的自身能力不具有挑战性。他们喜欢设定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奋斗目标。对他们而言,当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

权力动机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动机较强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这样做并不像高成就动机者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或与自己已具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权力动机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亲和动机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动机者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从动机理论来看,个体追求社会资本的原因更加丰富。其中马斯洛提到的社交的需要,“ERG”理论中的相互关系的需要,以及麦克利兰提到的亲和动机显然就是“感情社会资本”形成的基础。

朋友关系是“感情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外部,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拥有自己的朋友。而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中都可能存在着该人的朋友,这就形成了个人在企业内部的感情社会资本。当然,感情社会资本不只是朋友这么简单,血缘、地缘等关系都构成了个人感情社会资本的一部分。

除了感情社会资本,个体的人还有业务社会资本,这是因为本书所分析的个人社会资本的载体不仅仅是社会中的个人,更主要的是企业中的个人。由于工作的需要,企业中的个体必须要和企业内外形形色色的行为主体打交道,这样生成的社会资本就是个人层次的“业务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的建立纯粹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

既不是由于企业工作的需要,又不是出于友情或社交的心理需求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关系就是个人层次的“其他社会资本”,比如个人由于生活的需要与医院或其中的医生、学校或其中的老师、超市或其中的售货员等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等都可以归入其中。个人在企业内部也会形成“其他社会资本”,比如和后勤部门的锅炉工同为公司合唱团成员等。

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个人都可以有感情社会资本、业务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而且感情社会资本与业务社会资本、其他社会资本可以相互的转化。业务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最早的形成不是源于感情上的需要,但是往往会随着双方关系的发展增进双方的感情;感情社会资本也经常会转化为业务社会资本而对个体的工作产生帮助,而家族企业中的家庭、家族共掌企业大权的现象是感情社会资本和业务社会资本一体化的典型例子。在笔者的访谈中,好几个被访谈者都举出了相应的例子,比如很多人都反映自己通过工作关系结交了很好的朋友,也有人反映自己的朋友会偶尔给自己介绍业务等等。

对于感情社会资本能够转化为业务社会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翻译公司的T经理有很深的体会,他对笔者讲了这样的例子:

“现在在北京我的朋友很多了。但是刚来北京时,举目无亲的,又希望省钱,所以我就借住在一个大学的学生宿舍,时间久了就跟宿舍里面的一个学生成了很好的朋友。那个时候很艰难,吃了很多苦,遇到很多挫折,心情不好但是又不敢和家里人说,于是就找这个朋友倾诉。那时候身边真的就只有这样一个好朋友,后来经济上好了些,我就搬出去住了,但是我们一直有电话联系,偶尔周末一起聚聚。说实话,当时从没想过他能帮助我公司做什么事情。后来有一次公司有校对的急活,那时我手头的翻译还不多,找了几个人他们都没时间,我真的傻眼了。突然想到我那个朋友,当时也不知道他英语怎么样,但没别的办法了,只好找他。真正的朋友这时候就看出来了,他二话没说,还找同学一起帮我的忙,让我按时向客户交了差。后来我要给他钱,他死活不要。这种事情其实挺多的。不光是公司中的事情,好多生活中的事情也是朋友帮忙的。”

其实,像T经理说的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他还向笔者举了两个他的客户最终成为他的朋友的故事,这里就不详细举例了,这些都反映了感情社会资本、业务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可以互相地转化。这种分类下,两个人之间很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甚至三种的社会资本。

需要指出,对比翻译公司而言,笔者在农垦集团看到个人的其他社会资本和感情社会资本转化成为业务社会资本的情况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大企业更加强调整体性、个人色彩较弱的结果,对于大小企业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下文还有相应的分析。

命题2:个人社会资本分为感情社会资本、业务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并且可以相互转化。在大企业中工作的个人的感情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向业务社会资本转化往往比在小企业中工作的个人的这种转化要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