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企业控制分类

现代企业控制分类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现代企业控制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现代企业控制可分为多种类型。开环控制的控制程序对系统的干扰影响和控制系统的未来行为都是预先认定的,不考虑实施程序中出现的外界干扰,这种控制方式缺乏适应力和应变性。闭环控制的控制程序考虑到系统被控量的信息反馈过程,并根据结果反馈,对实施程序中出现的各种干扰影响,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从而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

第三节 现代企业控制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现代企业控制可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控制的结构分

1.集中控制。集中控制的特点是由一个集中控制机构对整个企业系统进行控制。在这种控制方式中,把各种信息都集中传送到集中控制机构,由集中控制机构进行统一加工处理。在此基础上,集中控制机构根据整个企业的状态和控制目标,直接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和操纵所有子系统的经济活动。

集中控制方式比较简单,指标控制统一,便于整体协调。当企业规模不很大且信息的获取、存贮、加工和处理方面的效率和可靠性很高时,能够进行有效的、及时的整体最优控制。

但是随着系统规模扩大及复杂化,集中控制方式就会暴露出不少弊病。由于信息量增加,会增加传输费用,导致决策的延迟和失误。而且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机构的变革和创新很困难。

2.分散控制。分散控制方式的特点是由若干分散的控制机构来共同完成企业系统的总目标。在这种控制方式中,各种决策及控制指令通常由各局部控制机构分散发出,各局部控制机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局部最优的原则对子系统进行控制。

二、按控制的时效分

1.事后控制方式。事后控制是指根据企业当期经营成果与计划目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在下一轮经营活动中实施控制的方式。它是利用反馈信息实施控制的,控制的重点是今后的生产活动。其控制思想是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经过几轮的反馈控制是可以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有人称它为负债管理,意指今天的管理是为昨天欠下的债所做的。这种方式在我国企业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例如在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中到处可见。特别是成本控制,大量沿用这种方式。事后控制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控制活动量小,控制费用低。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不良结果一旦发生,损失已经造成,无法挽回了。它的控制要点是:

(1)以计划执行后的信息为主要依据;

(2)要有较完整的统计资料;

(3)要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干扰情况;

(4)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要客观,控制措施要可行,确保下一轮计划执行的质量。

2.事中控制方式。事后控制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难免有为时已晚的缺憾,能否在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之中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质量控制图法在质量管理中实现了这个想法,标志着事中控制方式的问世。它是一种对进行中的生产系统作日常性控制的控制方式。它也是利用反馈信息实施控制的。通过作业核算和现场观测获取信息,及时把输出量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纠正偏差的控制措施,不断消除由干扰产生的不良后果,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事中控制活动是经常性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之中。显然,它的控制重点是当前的经营过程,要把被控对象置于严密的控制之中,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消费管理,意思是对今天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所做的管理。事中控制可以避免完不成计划的损失,但是频繁的控制活动本身也需要付出代价。这种控制方式的要点是:

(1)以计划执行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为依据;

(2)要有完整的准确的统计资料和完备的现场活动信息;

(3)要有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4)决策迅速,执行有力,保证及时控制。

3.事前控制方式。企业控制出现了事中控制以后,人们自然提出是否可实行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人们从目标管理中得到启示,创造了事前控制方式。它是在生产活动之前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方式。利用前馈信息实施控制,重心放在事前的计划与决策上,即在经营活动开始以前根据对影响系统行为的扰动因素作种种预测,制订出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阶段,对影响质量或成本的因素作出充分的估计,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控制质量或成本要素的。有人称它为储蓄投资管理,意为抽出今天的余裕为明天的收获所做的投资管理。它的控制要点是:

(1)对扰动因素的预测作为控制的依据;

(2)对企业运营系统的未来行为有充分的认识;

(3)依据前馈信息制订计划和控制方案;

(4)尽可能控制住扰动因素。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三种方式一般是结合起来使用。事后控制是最基本的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但效果不如事中和事前控制好。在可能的场合应该更多地采用事中控制和事前控制。台湾咨询师陈燕坦作过分析,中国企业以事后控制为主,经营效果最差;美国企业以事中控制为多见,经营效果较好;日本企业以事前控制见长,效果最好。

三、按有无信息反馈分

1.开环控制。开环控制的控制程序对系统的干扰影响和控制系统的未来行为都是预先认定的,不考虑实施程序中出现的外界干扰,这种控制方式缺乏适应力和应变性。开环控制的输出实际上是由指令和干扰两种输入共同决定的。当没有干扰影响时,被控部分就能完全按指令要求去行动;当干扰出现后,指令如果不作相应调整,那么被控部分的发展变化就会偏离目标;如果在下达指令时,把干扰的影响预计在内,在指令中加入排除未来干扰的因素,那么被控对象基本上能保持目标状态发展变化。

2.闭环控制。闭环控制的控制程序考虑到系统被控量的信息反馈过程,并根据结果反馈,对实施程序中出现的各种干扰影响,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从而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当控制部分为某种目的对被控部分发出指令时,被控部分在指令和干扰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输出);监测机构从输出端了解到被控对象当前状态,并报告给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把这时被控对象的状况与目标状态进行比较,如果一致(无偏差),说明控制有效,如果不一致(有偏差),就需要修正指令,促使偏差缩小直至系统状态与目标状态完全一致(见图11.3)。

图11.3 开环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在于后者有一个测量装置,通过它可以把被控对象的状态反馈给控制部分,从而影响其控制指令的修正。

四、按控制所依据的原则分

1.以时间确定系统状态的规划控制。规划控制是指在已知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前提下预先确定出控制变量的时间序列,保证系统状态的时间序列沿着既定的步骤运行的一种控制方式。实施规划控制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确定标准的控制目标,编制控制程序,实施预定的程序。在企业系统中,生产活动的各种施工计划、投资计划、生产计划、工艺规程、发展规划等都是以时间确定系统状态的规划控制。

2.以某参数确定的随动控制。随动控制是指不直接根据输出的变化来调节输入,而是通过一个参数来调节输入,以改变被控系统状态的一种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参数是随着外来的信息变量而变化,其控制系统从外部输入信息,预先没有设计好的行为程序,而是以控制目标、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为限制条件进行控制。随动控制过程较为简单和易于处理,但只有当输出发生以后,输入才能根据参数进行调节。

3.以以前控制为基础的适应控制。适应控制是指发生在没有明确先行量的情况下,以系统前期或即刻已达状态的输出变量来主动改变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变量,以保证系统达到期望的最优状态的一种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按照系统自身运行过程中的“经验”来得出实施何种程序才能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最优工作状态。适应控制能适应控制系统可能面临的各种难以预测的变化(包括产生于系统本身或者来自于系统环境的各种影响),不断地自动调整其自身控制结构和行为参数,使系统在受到外界环境和内部参数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企业能得到一种满意的控制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