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有效降低我国失业率

如何有效降低我国失业率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下岗职工中,由于管理松懈,有不少人未必没有工作或劳动收入,“下岗职工”成了一种身份,有些是自愿或半自愿下岗。可以由各级劳动部门成立下岗职工托管委员会,按地域托管,而不是按行业托管,彻底斩断下岗职工与企业、行业的关系,这一做法有利于国企改革。

●案例15-1 如何有效降低我国失业率

解决就业问题,既要在扩大就业上下工夫,也要努力控制失业人数的过快增长和失业率的攀升。如何对失业的源头进行调控,把失业造成的影响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请听专家国家发改委经济所副所长杨宜勇、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翁仁木撰文评说。

失业率是判断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过高的失业率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很多市场经济国家都将控制适度的失业率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经济不够发达,就业问题必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原来的“全部就业”政策已经被“充分就业”所替代,因此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即努力降低失业率,使之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制定失业警戒线来预警。失业警戒线的确定要重点考虑两个方面,即宏观经济状况和失业者结构性因素。首先,增加就业与经济增长是同方向的,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力需求大,失业率就会下降;反之,失业率就会上升。其次,失业保险的范围和水平、失业人员的地区构成、失业人员所在城镇的规模结构、失业人员的时间构成以及失业人员的年龄和素质构成等作为失业者结构性因素影响了失业警戒线水平的确定,比如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广、保险水平高,失业警戒线可以相对高一些,不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的特殊时期,许多因素对失业警戒线的影响尚未呈现出规律性的反应,我国前若干年的失业登记资料也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劳动力的失业状况。因此,失业警戒线的提出应该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

失业警戒线确立的最终目的是让政府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一个参照系,并能采取措施降低失业率,维持社会稳定。政府应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作为:

(1)加强失业监测。对重点地区(如辽宁、黑龙江、陕西、湖北等省)、重点行业(如纺织、机械、煤炭等)的失业状况加强监测,重点对失业时间、失业者家庭状况调查统计,掌握长期失业者和多人失业家庭的数量,及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应急措施。

(2)成立下岗职工托管委员会,统一接受管理,培训下岗职工。国有企业改革最不彻底的就是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力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下岗是必须付出的代价。目前在下岗职工中,由于管理松懈,有不少人未必没有工作或劳动收入,“下岗职工”成了一种身份,有些是自愿或半自愿下岗。可以由各级劳动部门成立下岗职工托管委员会,按地域托管,而不是按行业托管,彻底斩断下岗职工与企业、行业的关系,这一做法有利于国企改革。在东西德合并过程中,对国有企业实行为期四年的托管,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保护了被裁减人员的再就业权益,又对裁员有较大的激励作用,最后真正领社会救济的人数极少。

(3)鼓励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能达到70%~80%,而我国只有30%多。因此,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如商贸和餐饮等仍需要大力发展。另外,要积极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支持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市场意识比较强,并且更多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利于吸纳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创造更多条件让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发展。

(4)加强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充分利用全社会现有的教育资源,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特别是增强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培训打开再就业的通道。对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劳动者开展的技能培训,应与推行和规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考虑到大学生失业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督促学校开展多方面的就业前培训和指导。

(5)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要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提供劳动力需求信息,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对“农民工”权益问题要妥善解决,避免社会出现混乱。

思考题:

1.解决失业问题为什么尤为重要?

2.如何有效降低我国失业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