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新兴的都市型产业

一个新兴的都市型产业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年新计划》设想将日本的印刷产业建成以东京为龙头、都道府县印刷企业为两翼的、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印刷产业及国际印刷中心。在包装印刷方面,中国包装市场需求每年约增长12%,包装印刷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印刷生产总值的1/3,包装和标签约占印刷生产总产值的48%。因此,无论是印刷业还是包装业,包装印刷都是举足轻重的。以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为例,其都市型工业战略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包装印刷:一个新兴的都市型产业

当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印刷业,强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印刷业的发展和变革,使得印刷业或者印刷包装业仍然成为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到高度重视。例如,日本新世纪产业发展蓝图中,印刷产业作为制造业中既有产业的重点扶持对象,产业区位规划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最集中的东京及相关大城市圈内,初步形成南至冲绳、北至北海道的全国性印刷产业网络。《十年新计划》设想将日本的印刷产业建成以东京为龙头、都道府县印刷企业为两翼的、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印刷产业及国际印刷中心。在英国,印刷包装产业是其五大产业之一,据相关报道[2],英国拥有1.2万多家印刷公司,以中小型企业占主导,雇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公司只有500家左右,其余90%的公司雇员人数都不超过20人。

另一方面,现代包装业和印刷业的资本、技术密集程度远高于五金、电子、制衣、玩具、纺织等传统工业;同时,包装印刷业的生产链较长且较为复杂,它需要物流、资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因此现代包装印刷产业组织形式较之于过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世界四大印刷中心[3]的发展来看,包装印刷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它们以中心城市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创意设计和高新技术为依托,形成强大的产业群落,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效应,演变为一种现代的都市型产业。以中国香港地区的情况为例,香港地区印刷工业自1970年代起即定位于都市型工业,发挥起高增值的优势,由此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的数据显示[4],香港地区的印刷企业共有4 800家,以企业数目来说,是香港地区最大的制造商,雇员人数达42 000人,本地生产总值达313亿港元,是香港地区的第三大产业。

在中国内地,印刷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5],2004年全国各类印刷企业94 282家,比2003年增加1 893家,增长率为2.05%,从业人员300多万人。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印刷业持续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04年印刷总产值约2 600亿元,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中国印刷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包装印刷方面,中国包装市场需求每年约增长12%,包装印刷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印刷生产总值的1/3,包装和标签约占印刷生产总产值的48%。包装印刷企业方面的情况,根据2002年的数据[6],在当年全国各类印刷企业90 778家中,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就有29 560家,占整个印刷企业总数的32.56%,从业人员约100万人,200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约占整个印刷工业总产值的46.8%),产值约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2年比2001年增长12%)。

从包装业的角度来看,中国包装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2003年包装工业总产值达到2 806.42亿元,与前一年相比呈增长趋势。其中,包装印刷的产值在包装工业中居第三位,达到20%[7]

因此,无论是印刷业还是包装业,包装印刷都是举足轻重的。目前,包装印刷的发展呈现出区域性集聚的特征,中国相继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包装印刷基地、珠江三角洲包装印刷基地、环渤海包装印刷基地和西部包装印刷基地,相关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激发的需求以外,包装印刷产业的特点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对产业集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为例,其都市型工业战略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1990年代后期,上海确立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支柱产业为基础、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目标。自1998年确定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包装印刷、室内装饰用品、化妆品及清洁洗涤、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用品、小型电子信息产品等7个行业为上海都市型工业后,都市型工业稳步增长,成为全市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些行业的特征看,首先,它们涉及的企业一般以小企业为主,这些众多的小企业充分发挥了“船小好掉头”、“小而精、小而专”的优势,利用国有企业的闲置厂房改建的都市型工业楼宇(园区)解决了小企业缺乏资金、无力自建厂房的困难。其次,这些产业污染、噪音少,有利于改善社区居民生活与工作条件。三是更易于进行技术装备的更新,由此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为城市服务的能力。据统计,2003年,全市都市型工业企业年末资产总计达到1 559.3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13.4%;年末从业人员69.42万人,占27.8%;实现工业增加值434.86亿元,占15.2%。从经济效益看,都市型工业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 58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利润总额80.91亿元,增长44.4%;税金总额61.24亿元,增长16.6%[8]

表11-4 2003年上海都市型工业基本情况

(单位数:个;从业人员:万人;其他:亿元)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4》。

在上海的前述7个行业中,包装、印刷业充分地体现了都市型工业高附加值的优势,2003年,都市型工业的增加值率为27.9%,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包装、印刷业高增加值率的特征尤为明显,全市共有包装印刷企业768户,完成增加值43.63亿元,实现利润11.68亿元,增加值率达3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