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集群经济在向循环经济转型

集群经济在向循环经济转型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集群经济在向循环经济转型集群经济是一种互补、协作、共生、互促的经济形式,具有循环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根据具体经济活动的差异性,可将循环经济划分为三种循环经济形态。

一、集群经济在向循环经济转型

集群经济是一种互补、协作、共生、互促的经济形式,具有循环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生态型集群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发展生态型集群经济,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循环经济及其价值

循环经济是随着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渴望而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当时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太空飞船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必须使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循环使用,保持自我再生的能力——就是早期的循环经济思想的代表。20世纪70年代,德国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于1972年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9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目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循环经济是有别于传统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传统线性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其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存环境,从而导致人类生态危机的出现。而循环经济与之不同,它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以合理利用资源为出发点,对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生活领域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进行多层次循环使用,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资源”。基本原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上一个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污染物转化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如此多次反复循环,形成一条长的生态产业链,最终消除污染,实现废物“零排放”。这种循环过程也就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功能,形成了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突破了传统经济把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人为分割的局限和弊端,为传统线性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德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GDP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近75%,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1995年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确定把辽宁省作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正式批准贵阳市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试点。近年,我国还先后建立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广东南海国家生态产业建设示范区等循环经济形式。目前,全国各地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循环经济,出现了喜人的发展趋势。

2.集群经济在循环经济中的角色

集群经济与循环经济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它主要处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的循环经济形态上。

根据具体经济活动的差异性,可将循环经济划分为三种循环经济形态。一是单个企业内部形成的循环经济;二是多个企业之间形成的循环经济;三是生产与消费、生活之间形成的循环经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形态,主要表现是若干个具有产业联系、物质循环关系的企业通过一定形式联结起来,形成企业间工业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群落关系,组成一个具有完整物质循环的生态工业网络,也称为“工业共生体系”、“工业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园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目前,加拿大、日本、德国、泰国、印度等几十个国家都在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美国已有近20个,并各具特色。生态工业园区也正在成为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

同生态工业园区相比,集群经济与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两者产业内企业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互利共生,形成一种产业联合体;两者的上下游产业之间均构成一种产品链、价值链,形成一种工业生态网;并且生态工业园区所形成的企业群落工业生态系统,是集群经济的一种重要形态。但两者之间也有不同点: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型的,尤其突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和循环利用,目标指向很明确,即除了在共生中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之外,更侧重于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而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经济形态,其初衷却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或称经济利益最大化,其生态目标并不一定明确,毕竟产业集群在人类可持续运动出现之前早已存在了。但是,由于集群经济在经济形态上与生态工业园区有许多重要的一致之处。因此,集群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之间并非存在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它是可以向工业生态系统转化的,生态型产业集群即是企业间、企业与社会间的一种重要的循环经济形态。

3.集群经济生态化是一种重要发展走势

对于以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来说,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约束的越来越大,由过去不重视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向循环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使然。毕竟,人类的环境法规正日臻完善,绿色生产、绿色贸易、绿色消费正在兴起,绿色壁垒也越来越突出。致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集群与其他集群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演化为绿色竞争、生态竞争。这些现实,都驱使广大企业、产业集群向生态型产业发展。

广西贵糖产业集群是一个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贵糖集团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型产业集群,近年已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2001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十五”期间,将投资36亿多元,重点建设50万亩现代化甘蔗园、50万吨生活用纸扩建、20万吨能源酒精技改等12项工程。届时,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将形成全国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制糖、造纸和酒精生产基地。主要示范园区包括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等六个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其中,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态链、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以及制糖(有机糖)→低聚果糖生态链这三条园区内的主要生态链,相互间构成了横向耦合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网状结构。物流中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作为我国第二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近年也正在建设12个核心园区环保企业和7个虚拟园区。现有企业为工业生态系统成员,构成5个相互共生、互利关联的主要工业生态群落,形成包括3条闭合循环工业链条、9个主要的生态工业链条和产品企业园区3个层次的生态工业园区雏形。2005年左右,将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发展的集环保科技产业研发、生产、孵化和技术创新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环保产业基地。

我国生态型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趋势。它对于带动高新技术、生态型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创建区位品牌,改善和促进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筹协调,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在发展集群经济过程中,要树立与时俱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生态管理模式,同生态工业相结合,引导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改造传统产业集群形态,促使它们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集群经济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