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克洛夫的经典理论与阐释

阿克洛夫的经典理论与阐释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柠檬市场”模型与逆向选择:阿克洛夫的经典理论与阐释阿克洛夫教授的经典理论体现在他发表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正是这篇论文使他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克洛夫使用效用理论来构造它的模型。这一部分内容是“柠檬市场”模型的核心部分。

(一)“柠檬市场”模型与逆向选择:阿克洛夫的经典理论与阐释

阿克洛夫教授的经典理论体现在他发表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6),正是这篇论文使他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可以把阿克洛夫(1970)教授经典论文的分析过程表述为:“提出思想→模型证明→例证说明→制度解释→得出结论”。为了更好地了解逆向选择理论尤其是“柠檬市场”模型的内在含义及其影响,下面我们分别对该论文进行一个评析:

1.假说:提出思想

在第一部分“导言”中,阿克洛夫首先指出,他分析的主题是质量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并指出不同等级的产品是市场理论中的一个有趣而又重要的问题。论文一方面通过对质量的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关系的分析试图解释劳动力市场许多重要的制度,另一方面又试图给以下的一些陈述诸如“不发达国家的商务行为是困难的”做出解释,特别是对失信的代价(Costs of Dishonesty)、货币市场的结构(Structure of Money Markets)、可保性(Insurability)意图、耐用品的流动性(Liquidity of Durables)和品牌(Brand-name)产品方面,作为本理论的例证与应用来做出评述。

阿克洛夫指出,在多数市场环境下,由于买方通常无法观测到个别商品的具体质量,从而买方往往采用市场的平均统计值作为对商品的基本认识。在这种前提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卖方被激励经营低质量的商品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而整个市场高质量商品的交易增长对于市场整体而言的经济意义要大于对于个别卖方的经济意义,总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存在差异或矛盾。其结果,交易商品的质量和市场规模都将退化。

最后,阿克洛夫通过汽车市场的例子来说明和分析这种思想,并指出使用这个例子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更好地理解这种思想而并非保证和现实完全等同。

2.“柠檬市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在第二部分里,阿克洛夫以旧汽车市场为例建立了他的分析模型,探讨了在质量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运行的机制。这一部分是核心理论部分。为了更具有逻辑性和严密性,阿克洛夫又以三个子题目来讨论:

(1)汽车市场。在旧汽车市场上,即使是“新”车也可能是质量低劣的车,就此阿克洛夫将出现在旧车市场上的车分为四类:“新”车和“旧”车,而“新”车和“旧”车可以是好车或坏车(在美国被称之为“柠檬”)。虽然在旧车市场上单个买者不知道他所买的车是好车还是“柠檬”,但他可以知道它们出现的概率。假设好车出现的概率为q,那么“柠檬”出现的概率即为(1-q)。

阿克洛夫指出,当汽车拥有者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对车的质量有了新的判断,也就是说,他会给这个汽车一定的概率值以判断它是否成为了“柠檬”,这种新的判断会比他原来的判断更为精确。这样,就出现了可利用信息的非对称性:卖者比买者拥有更多关于汽车质量的信息。但是,好车和次车一定会按照相同的价格出售——因为买者不可能区分出好车和次车。这样,好车的拥有者就不会出售自己的汽车。这不仅是因为他不能得到这辆车的真实价值,而且还在于他不能获得他所期望的新车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阿克洛夫以格雷欣定理(7)作为比喻来进行比较,并指出了这两个现象之间的不同点:次车驱逐好车是因为它们以相同的价格被出售;类似地,劣币驱逐良币是因为它们的兑换率相同。但是,次车能够和好车以相同的价格出售是因为买者不可能知道这辆车是好车还是次车,而这一点卖者清楚。然而,在格雷欣定理中,买者和卖者大概都可以区分出劣币和良币。

(2)非对称信息。阿克洛夫假定对旧车的需求取决于两个变量——二手车的价格p和进入交易的二手车的平均质量μ,需求函数则为Qd=D(p,μ);二手车的供给和平均质量取决于二手车的价格,即,有μ=μ(p),和S=S(p);在均衡的状态下对于给定的平均质量,二手车的需求应等于供给,即应有S(p)=D(p,μ(p))。当二手车的价格下降时质量也会随之下降,最终有可能导致在任何价格水平上都不会有交易发生。

阿克洛夫使用效用理论来构造它的模型。

首先,假定有两组市场交易者:第一组交易者和第二组交易者。假定第一组交易者的效用函数为:

img5

其中,M为除了汽车以外的其他消费品的数量,xi为第i辆汽车的质量,n为汽车的数量。

同理,阿克洛夫构造的第二组效用函数为:

img6

为了研究的继续,阿克洛夫又假定这两组交易者都是追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者。同时,又假定第一组交易者拥有N辆质量为x并且在[0,2]之间服从均匀分布的车,第二组交易者没有汽车。另外,把“其他商品”M的价格看成是一个单位。

假定第一组有总收益Y1(包括销售二手车所带来的收入),第二组有总收益Y2。对二手车的需求即为两类交易者对二手车需求的总和。这样,就得到了第一组交易者对汽车的需求为:

img7

由于假定汽车质量是平均分布的,这样,第一组对汽车的供给为:

img8

平均质量与价格的关系则为:

μ=p/2

同理,第二组交易者的市场需求为:

img9

而供给为:

S2=0

于是,总需求函数D(μ,p)则为:

img10

供求关系进行对比,显然只有在价格满足3μ/2<p时才会具有瓦尔拉斯均衡(Walrasian Equilibrium)。然而,因为在价格为p的水平上提供汽车的平均质量为p/2,因此,在任何价格水平上都不会有交易:尽管有这样的事实,即在0~3之间的某个价格下第一组交易者愿意卖掉他们的车,而第二组交易者愿意在这一价格下购买,而这种情况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一部分内容是“柠檬市场”模型的核心部分。我们可以以一个图示来更好地说明和解释阿克洛夫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如图1.1所示)。

img11

图1.1

在图形中,射线S(μ=p/2)表达了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同时也是供给方的决策意愿和依据;而射线D(μ=p)的右下方和射线D(μ=2p/3)的右下方则为需求者的决策边界。显然,供给和需求边界的惟一交点只能是p=0和μ=0点,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点上才有可能出现瓦尔拉斯均衡。但这种均衡意味着实际交易量为零,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因此,整个市场也就崩溃了。

(3)对称信息。在这一部分里,阿克洛夫假定所有的买主和卖主都获得了完全信息,那么整个市场的不同质量水平的汽车都可以按不同的价格售出。

通过以上这三个部分富有逻辑性的分析,阿克洛夫以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自己提出的假说,从而奠定了“柠檬”理论的基础。

3.例证与说明:对“柠檬市场”模型的验证

在论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里,阿克洛夫对“柠檬市场”模型进行了验证。

在第三部分里,阿克洛夫主要以“例证和应用”为题目,说明了实践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具有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从而验证了“柠檬”理论,并用此理论加以解释。这些例证包括:保险(Insurance)、少数民族的就业(The Employment of Minority)、失信的代价(The Costs of Dishonesty)和不发达地区的贷款市场(Credit Market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在讨论这些问题时,阿克洛夫使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和引言。通过讨论这些与旧汽车市场相似的市场机制,指出了所谓“诚信”和信息透明度对于经济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保险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难以购买个人医疗保险,即使提高保费也是如此。在就业市场上,有些工种的雇主不太情愿雇用少数民族,而这并不是因为有种族歧视,而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因为种族可以显示出受教育的程度。阿克洛夫特别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逆向选择,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地方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放债人索要的利息大城市的两倍,结果,如果经纪人在不知道地方借款人信用等级的情况下在这些市场间进行套利,风险吸引那些支付倾向差的借款人进入市场,经纪人就同样遭受了重大的亏损。在讨论诚信的代价时,阿克洛夫教授指出不诚实的代价不仅表现为被欺骗买方的数量,还表现为将可能进行的高水平交易驱逐出市场。虽然市场上存在着那些想购买高质量商品的潜在购买者,并且存在着愿意在一个适当的价格范围内出售商品的销售者,但是,由于出现了那些以次充好进行欺诈性交易的人,使得合法、正当的交易者被逐出了市场。因此,欺诈性交易的代价不仅包括买者被欺骗的部分,还包括把正当、合法的交易逐出市场所带来的损失。

在论文的第四部分“抵消制度(Counteracting Institution)”里,阿克洛夫表达了他的另一个重要的深刻见解,他认为,许多市场机制其实是为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时出现的,因为经济主体有强烈的动力去抵消有关市场效率问题的逆向选择。在这里他列出了这样的几种抵消制度:在交易中提供担保;通过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通过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和提供证明合格的服务记录等。另外,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本身也具有他们自己的“品牌”。这一部分的内容同样验证了“柠檬”理论,并用此理论对这些市场制度加以解释。

4.结论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结论”里,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诚信’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非书面的担保是保证交易和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些担保是模糊的和不确定性的,商务运行将会遇到困难——这正如我们所归纳的格雷欣定理所描述的那样。”

关于逆向选择理论的应用前景,正如阿克洛夫本人在文章的最后所指出的那样,论文中所用的分析工具“的确解释了许多经济制度并且在事实上将成为分析不确定性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

事实上,这种预言现在果然应验了。阿克洛夫采用的分析方法已经形成了分析经济制度如何才能减少不对称信息后果的一个经典文献。他的论文能够在首次发表后的3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