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智力资本为基础的,主要包括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技术知识管理能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合力和企业持续学习能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积累性、整合性和延展性的特性,而这几个特性的形成、保持和增强则依赖于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

一、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界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点,即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在于高新技术。企业一旦拥有了先进的核心技术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了持续竞争的优势。实际上,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单一技术知识的转化,而是多种知识交融、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能力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能力必须同企业的发展基本目标相一致,必须同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其他有价值的能力进行相互协调和不断促进,才可以最终形成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智力资本为基础的,主要包括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技术知识管理能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合力和企业持续学习能力。

(一)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环境的日益多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创造产品成本和性能方面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已经成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战略的核心。许多成功的企业在创业初期都存在着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但一旦拥有在市场上领先的核心技术后就会迅速发展壮大。微软公司一开始只能给IBM公司做零部件供应,后来因为掌握了在视窗操作系统上的核心技术,迅速成为世界上利润率最高的公司之一。

核心技术是人们日常讨论最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一提到核心竞争力,人们一般都会直观地联系到核心技术。实际上,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隐藏在核心技术背后的开发这种技术的能力。由于核心技术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最难把握的因素,它自然成为人们探索核心竞争力的视角。以提出和研究核心竞争力而闻名于世的普拉哈雷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即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要由“先进”的技术所组成,但又不是这些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它们的“和谐”组合。这种组合越巧妙越稳固,就越能使竞争对手难以仿效,也就越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企业的核心技术是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规范、设施装备作为表现形式的隐性和显性技术组成的,包括软件和硬件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的有机系统,笼统地说,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主要是将原材料等输入转换成顾客满意的产品输出的技术转换系统。核心技术能力包括核心技术的吸收能力、开发与合成能力以及延展能力。

1.吸收能力

这指的是善于捕捉和吸收各种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在R&D上的投入、职工培训、吸收技术的驱动力等。从本质上看,技术知识的吸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其过程是不可逆的。对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吸附与企业员工的培训投入、员工素质、员工的学习能力息息相关。信息和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对信息和知识的吸附能力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和获取资源的能力,构筑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2.开发与合成能力

它是指企业把捕捉和吸收到的各种技术、信息等进行优化配置,创造性地运用到企业的产品、服务中去,形成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形成超越于竞争对手之上的独特竞争实力的能力。企业的开发与合成能力决定了企业资源效率的发挥程度,这是在企业自身内部发生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

3.延展能力

这是指运用所整合的独特竞争实力开发出核心产品并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多个市场领域的能力。核心技术只有在企业内部乃至外部不断地扩展,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得以巩固,才能在急剧动态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的获利能力。这三种能力越强,它们的合力就越强。核心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信息)资源向技术优势进行转换能力的水平。核心技术能力具有静态和动态双重特性,企业核心技术吸收能力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基础,也是核心技术能力的静态表征存量,而技术开发与合成能力,则涉及核心技术的递增和重组过程,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动态表现。

当今世界,这种核心技术能力的最高层次就是能够使自己的技术上升为行业标准或规则,即所谓的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如INTEL每推出新一代的CPU,全球的计算机厂商必须紧随其后,推出新一代的整机,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因为INTEL在当今IT业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先进的标志,跟上INTEL CPU换代的步伐就意味自己产品的先进。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如此。

(二)企业技术知识管理能力

C.K.Pahalad和Gary Hamel(1990)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整合性和积累性三方面的属性。由此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深深地印上了“知识”的烙印。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知识为基本构成要素的实体性与过程性相统一的成长协调系统。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知识、技术、技能等具有独特性与用户价值性,而且还从知识的过程性方面显示了企业转移、交流、共享知识而使其物化成能为顾客提供特定好处的产品或服务的效率。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协调不同生产技能、有机结合多种技术,在长期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独有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竞争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上,还应包括企业技术知识管理能力。

前已述及,技术知识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对技术知识收集、选择、吸收、转化、学习、积累、传播、应用、整合、创新、保护,以及辅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建设、信息系统运用等管理手段,最大程度地推动技术知识的共享、运用,提升团队智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以实现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创造客户价值。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积累性、整合性和延展性的特性,而这几个特性的形成、保持和增强则依赖于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能力(见图7-1)。

img38

图7-1 技术知识管理模型

资料来源:甘路明、潘惠、刘景江、陈劲:《企业技术知识管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能力是动态的,为适应不断变换的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身能力,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或资源。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使高科技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增加对技术知识管理活动的投入;新产品和服务投入市场,获得来自消费者、供应商、销售商、合作伙伴等多方面的信息反馈,企业根据这些反馈调整技术知识管理策略;与此同时,企业不断从外界获取新知识技能、管理诀窍和市场信息,获得物质、资金、人才的输入,与企业现有能力和资源进行整合、重构。在这三方面作用下,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能力得到改进,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持续增强的正反馈环,随着这个反馈环的不断循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企业如果在技术知识管理能力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交流和沟通效率,有效地提高企业技术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换效率,并将企业的技术知识和生产技巧融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为其他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也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企业在技术知识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知识库,并要做到对其及时更新和促进其共享。这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并且要求有一个优秀的知识主管。

(2)技术知识的根本来源有两个:学习和创新。知识学习即从外部知识环境中吸收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格式转化;知识创新即对内部的知识存量进行激活,使知识矢量产生交互作用,产生新的技术知识。

(3)知识创新产生的知识除了一些产品规范、软件代码、文档和操作规程等成文的显性技术知识之外,还包括大量储存在技术人员脑海中的未成文的隐性技术知识,体现了技术知识的隐含性。

(三)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实际是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方面。市场营销能力指企业营销网络与渠道、营销过程与促销政策等一系列营销环节的运作,使产品迅速市场化并使顾客满意的能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必须通过市场配置才能体现,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形成竞争中的成本优势,但是成本优势只是潜在的利润优势,能否转化成现实的利润优势,能转化多少,就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市场营销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以市场营销为前提和归宿,即通过满足市场需要来实现其价值,取得货币这一转化形式。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在企业的能力体系中处于战略性地位,如果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欠缺,即使是其他能力很强,也会因为与外界环境不适应而衰亡。如著名的美国铱星公司作为卫星移动通信业的开拓者,曾耗资50亿美元,花费12年的时间用于技术研究,开发出了由66颗地球低轨道卫星组成的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产品和技术是超越目前任何一种民用移动通信电话的完全高技术产品。可以说,铱星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核心竞争力极强,但它脱离了市场实际,忽视了对市场潜力和市场购买者承受能力的测定,由此产生的经营行为背离了市场需求,企业的技术专长没能为顾客创造利益,创新出来的技术和产品对用户来说是高昂的价格和低效率、低质量的营运服务(通话质量不佳、用户维修使用不便等),也就没有创造出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最终导致破产。这说明,那种离开市场的产品—技术创新是不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也就是创新能力所形成的产品(技术)优势的,必须以营销的可行性为根基。独特的营销竞争力能够为企业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提供竞争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客源保障,化解各种潜在的威胁。

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对于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而言,企业的技术开发必须将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将企业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营销纳入一个系统中统筹考虑,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就必须不断从市场中反馈信息,并在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就开始酝酿相应的营销方案,企业的经营策略应保持高度的弹性和适应度,能够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实施战略性转移。由于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往往开创一个新市场,虽然其技术信息含量高,但消费者已有的消费知识和判断力使他们一时难以接受,那么,为使消费者接受新推出的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就必须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通过对消费者学习、培训、示范性消费等方法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使潜在的需要转化为显性需求,并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功能优越的技术服务及高水准的售后服务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客户忠诚是最有效的竞争利器。创建使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系统和建设有效的营销渠道是市场营销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深度了解顾客,并有能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才能以此获得、巩固和积累更多的顾客。在此过程中建立并发展与顾客的长期关系,培养和强化顾客忠诚度,从而将顾客作为企业的战略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将顾客资产转化为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企业形成的获得顾客、保留顾客、经营顾客的能力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合力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等。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行为文化、团队精神和员工的默契度等。从概念上看,企业文化非常简单,而通常形成的难度在于采用适合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及其在企业中的潜移默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被世界各国企业所认同、采用。据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以及管理创新都是根源于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因此,对于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来说,要想成长为像微软、英特尔、IBM、朗讯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就必须从企业文化入手,积极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企业文化是提升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动力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企业在上述创新活动中的创新思想与创新意识来源于企业员工和团队,来源于他们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智力资本的投入热情。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作用。激励机制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着眼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使员工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2.企业文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企业文化能把企业员工紧紧地粘合并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行动协调一致,树立起共同的理想和愿景,主动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将企业的业绩看做是团结合作、集体奋斗的结果。同时,企业文化从员工角度出发协调企业内部关系,并赋予每个员工知识创新和知识交流、合作的责任感,使企业逐渐形成了学习、分享知识的氛围,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3.企业文化合力是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通过八个方面表现出来,即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辐射力、提升力、启动力和持续力。这八个方面不是独立发挥作用,而是紧密结合构成“文化合力”,作为一个整体来活化企业资源。企业文化合力是企业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不同于技术、设备等可以购买或仿制,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或其他企业所效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企业文化一旦被市场认可,就具有了市场价值,就具有了无形资产的性质。人们在购买高科技产品时,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品牌、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这必然会追求品牌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1世纪随着技术壁垒的降低,产品日益同质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价格竞争、产品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力。所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要加大科技和文化在产品中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重视品牌的培育,用文化纽带促进和保证企业的发展。

(五)企业持续学习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能否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能否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和解决新问题,都要靠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不会学习就不会工作,也就无从创新和发展,因而培养、造就持续的学习能力也就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大于环境变化的速度,企业就能很好地应对未来和适应环境。所以说,学习是应对变化莫测的未来世界的关键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的竞争根本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只有那些持续学习、善于学习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赢得竞争优势。而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来说学习更为重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持久的能力。

很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难以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而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本身存在很大的惰性。这些企业往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取得一些成绩、获取一定利益后,总幻想这种局面能自然地长期维持下去,已有的经验可以一劳永逸地运用下去,而不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提炼,不善于或不愿意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所以就不可能形成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而那些优秀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其他企业相比可能并不具备多少过人之处,但这些企业善于将企业培育成一个不断进取、勤奋学习、总结和积累经验的整体,才具有了与竞争对手相比的超常之处。企业得以常胜不衰和持续发展,除了靠好的企业制度、资本实力、加强管理、新产品开发外,更要靠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持续学习能力。未来的企业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能力将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离不开学习能力。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地培育学习的氛围,不断地强化培训,不断地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增强员工的素质,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