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

中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量稳步增长,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如表4-1所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为124937家,企业数量比2000年86100家增长45.1%,平均每年增长13.2%。这些数据表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数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和稳定的增长,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已占据绝对比重,具备科技特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建立了先进运营机制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中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

(一)企业自身成长状况

在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主要表现为民营科技企业,又由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统计资料的限制,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运用民营科技企业的数据来说明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自身成长状况。

1.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量稳步增长,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

如表4-1所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为124937家,企业数量比2000年86100家增长45.1%,平均每年增长13.2%。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61597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49.30%,比2000年32126家增长91.7%,平均每年增长24.2%;私营与个体经济企业34506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27.62%,比2000年20795家增长65.9%,平均每年增长18.4%;国有经济企业4391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3.51%,比2000年6288家减少30.2%,平均每年减少11.3%;集体经济企业8905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7.13%,比2000年13721家减少35.1%,平均每年减少13.4%;股份合作制经济企业5617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4.50%,比2000年5289家增长6.2%,平均每年增长2.0%;联营企业1066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0.85%,比2000年1046家增长1.9%,平均每年增长0.6%;外商及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7386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5.91%,比2000年4803家增长53.8%,平均每年增长15.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469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1.18%,比2000年2032家减少27.7%,平均每年减少10.3%。这些数据表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数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和稳定的增长,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已占据绝对比重,具备科技特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建立了先进运营机制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表4-1 2000~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构成统计表

img13

续表

img14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2.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如表4-2和表4-3所示,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4688亿元,比2000年19865.73亿元增长125.0%,平均每年增长31.0%。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39.0%。其中总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69515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55.64%,其资产总额为2058亿元,仅占全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资产总额的4.61%。由此可以得出,我国高科技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并且大部分财富是由较大规模的高科技企业所创造的。但是同时也要看到,2003年,平均每家企业资产额为3576.8万元,与2000年平均每家企业资产额2307.3万元相比,增长了55.0%,相当于每家企业资产额平均每年增长15.7%,充分说明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表4-2 2000~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资产构成统计表

img15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4-3 2000~2003年按收入和资产划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构成统计表

img16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3.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如表4-4所示,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全年总收入达到37105亿元,人均收入达到38.6万元,比2000年14639.46亿元增长153.5%,平均每年增长36.3%;全年实现净利润2295亿元,比2000年1005.74亿元增长128.2%,平均每年增长31.7%;上缴国家税金2054亿元,比2000年779.94亿元增长163.4%,平均每年增长38.1%;出口创汇787亿美元,比2000年259.98亿美元增长202.7%,平均每年增长44.7%。此外,由表4-5可以看出,2003年,全年总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5175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4.14%,其中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545家,占企业总数的0.4%;与2000年全年总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2214家相比,增长了133.7%,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中的比重也上升了1.57%。以上数据表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是实现利润的重要主体,大力支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应当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表4-4 2000~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统计表

img17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4-5 2000~2003年按收入划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构成统计表

img18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4.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如表4-6所示,2003年度,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为792亿元,比2000年405.61亿元增长95.3%,平均每年增长25.0%;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全年技术性收入1719亿元,比2000年803.66亿元增长113.9%,平均每年增长28.8%。由表4-7可知,2003年总收入100万元以上、技术性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003家,比2000年2111家增长89.6%,平均每年增长23.8%,其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中的比重也上升了0.75%。以上数据表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日益重视企业科研活动,科技活动经费大幅度增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财富。

表4-6 2000~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统计表

img19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4-7 2000~2003年按技术性收入划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构成统计表

img20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5.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如表4-8和表4-9所示,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长期职工总数达到961万人,比2000年559.09万人增长71.9%,平均每年增长19.8%。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约147万人,占长期职工总数的15.3%。据科技部统计,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从业人员中有近1/7的人员从事科技活动,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一半。此外,2003年,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76.9人,比2000年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64.9人增长18.5%,平均每年增长5.8%;总收入100万元以上、职工100人以上的企业2003年为15246家,比2000年8260家增长84.6%,平均每年增长22.7%,其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也上升了2.61%。以上数据反映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且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表4-8  2000~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职工构成统计表

img21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4-9 2000~2003年按收入和职工人数划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构成统计表

img22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6.部分地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具有绝对优势

如表4-10所示,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较发达地区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和山东,这些地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无论在企业数量方面还是在总收入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2003年,这些地区企业数量为63374家,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数的50.72%,企业收入为23320亿元,占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收入的62.85%。其中,上海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最多,为22066家,占17.66%;广东企业总收入最高,为5114亿元,占13.78%。整体而言,2003年,这些地区平均每个企业年收入为3679.7万元,比其他地区2239.2万元高出64.3%;其中,江苏平均每个企业年收入最高,达8634.1万元,上海平均每个企业年收入最低,为1806.9万元。以上数据说明,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以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和山东这几个地区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表现最为突出,应当继续保持优势;其他地区与之差距明显,需要找出原因,迎头赶上。

表4-10 2003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地区分布统计表

img23

注:以上数据由科技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二)宏观环境状况

1.政策环境得到切实改善

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过程中,由于基础资源薄弱,企业规模与能力不足,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促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不仅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的专门政府机构,而且在财政、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的通知》、《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关于对国有、集体所有制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自营进出口权登记制的通知》、《关于建立风险投资体制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关于“十五”期间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创性创新能力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等多项政策。此外,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在金融政策方面加大了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布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199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指导意见》,2002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2001年,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有效扶持,加快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鼓励社会各类投资者以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或创办中小企业,其作价金额可占注册资本的35%,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对其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2002年,国家又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加强信贷政策指导,鼓励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创造条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各种方式直接融资”。

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运作态势良好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于1999年6月正式启动,创新基金主要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对产业化初期(种子期和初创期)、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风险较大、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为其进入产业化扩张和引导商业性资本的介入起到铺垫作用,从而达到支持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目的。据统计,1999~2003年中央财政安排创新基金预算共33亿元,实际安排资金34.61亿元。2003年度中央财政安排创新基金预算5亿元,共收到申请项目4249项,上年度结转项目1472项,全年共需审查项目5721项。经专家评审、评估,科技部、财政部共批准创新基金立项项目1197项,无偿资助963项,占80.5%,贷款贴息234项,占19.5%。安排资金总额66382万元,其中2003年度预算安排拨款49065万元。1197项立项项目中,电子与信息领域456项,支持金额23960万元,占36.1%;生物与医药208项,支持金额12580万元,占19.0%;新材料172项,支持金额9915万元,占14.9%;光机电一体化199项,支持金额10772万元,占16.2%;资源与环境98项,支持金额5710万元,占8.6%;新能源与高效节能63项,支持金额3395万元,占5.1%;其他1项,支持金额50万元,占0.1%。为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小企业的支持,确定了16项创新基金小额资助试点依托机构,立项资助152项,支持金额3757万元,平均每个项目支持24.7万元。在基金管理方面,继续充实、健全评审专家队伍,积极建立专家及评估机构的筛选、使用、培训、考核机制。目前专家库已有专家1360余人(2003年度新增160余人),使用专家达2200多人次。经科技部、财政部批准,新认定评估机构10家,目前实际使用评估机构20家。同时,修改和完善了验收评价指标,明确了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对内部验收程序也做出了规范。截至2003年年底,创新基金累计已验收项目1447项,验收合格率达81%。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投诉和举报处理办法(暂行)》,明确了受理投诉和举报的范围,以及投诉处理原则和程序。2003年,共收到来自信件、电子邮件等投诉8件,比2002年大大减少。另据创业基金管理中心对1999~2003年期间立项的2018个创新基金项目承担企业的调查(共计2254个创业基金项目,统计率达89.53%),立项后项目产品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1042万元,项目产品年净利润平均增长138万元,项目产品年缴税总额平均增长102万元,项目产品年出口额平均增长13万美元,立项后平均新增就业人数21人。可以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自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支持了一批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高技术项目,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扶持了一批科技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创办、领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了科技人员和留学海外人员回国以实业兴国的信心;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增强了客户、银行、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带动了地方政府、投资机构和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为促进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

3.科技企业孵化器功效显著

从主要的功能来划分,孵化器可以分为科技推广型孵化器(又称技术型孵化器)、就业推进型孵化器(又称就业型孵化器)以及其他类型孵化器三种基本形式。在我国,科技推广型的企业孵化器发展比较广泛,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科技推广型孵化器以新技术或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为目标,其宗旨在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从1987年6月,全国第一家创业中心——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即企业孵化器)成立,到2003年,全国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达48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98家,包括2003年新认定的国家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3家。十几年来,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的固定资产,孵化企业的硬件条件日臻完善,大部分做到了自收自支,良性运转。通过下面一组指标可以看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良好业绩。其一,场地面积。48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共拥有孵化场地1937.3万平方米,平均每家孵化器拥有3.96万平方米。这一指标已经大大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孵化器场地的平均水平,并超过了美国的一般水平。其二,入孵企业和“毕业”企业。根据统计,2003年,48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达31385家,在孵企业总收入892.8亿元,平均每家在孵企业收入为284.5万元;累计“毕业”企业9565家,“毕业”企业总收入851.7亿元,平均每家“毕业”企业收入为890.4万元。这些指标与美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成绩都是非常显著的。其三,创造就业机会。48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共有员工55.3万人,在孵企业31385家,平均每家企业雇用17.6个员工。如果按照直接就业机会乘以2为间接就业机会的国际惯例计算,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创造就业方面所表现出的业绩是令人振奋的。同时,为加强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2003年,有16家孵化器进入小额资助试点,支持项目150多项,安排资金3000多万元。除了上述硬件条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开创了知识分子科技创业和知识创业、创业致富和管理致富的软环境,使孵化器成为培养高新科技企业家的摇篮,并为社会输送了成功的科技企业,间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对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中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日益频繁,已与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企业孵化器和科学园区建立了包括培训、互换人员、建立伙伴关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中国还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举办了国际企业孵化器管理培训班,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4.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国家和区域性经济发展政策。其宗旨是依托某一划定的智力密集区,集中兴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使该地区在国际竞争和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条件下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辐射基地、先进文化创新传播基地、明晰知识产权示范区、电子政务服务实验区等多重功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造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条件,聚集了一大批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据科技部统计,2003年,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企业32857家,同比增长15.9%;从业人员395.36万人,同比增长13.4%;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194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总产值17307亿元,同比增长34%;工业增加值427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净利润1024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各项税额964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创汇570亿美元,同比增长73%。从工业增加值指标的增长情况看,2003年,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7%,增长速度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国家高新区的不断发展,高新区土地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逐年提高。据统计,国家高新区总规划面积为724.90平方公里,其中新建区为490.1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的土地面积为485.05平方公里。在建成的土地面积中,工业用地为60.4%(工业用地没有包含道路、公用设施和公用绿地)。初步测算,在已开发建成土地面积上,每平方公里土地当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工业产值35.7亿元,工业增加值8.8亿元,净利润2.1亿元,上缴税额2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数量按技术领域划分,如图4-1所示,电子信息领域占35.6%,新材料领域占10.6%,新能源领域占19.8%,生物技术领域占10.3%,环境保护领域占3.3%,其他领域占20.4%。

由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了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高技术,吸引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并为他们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和市场等一切创业服务,通过现代管理实现了规范化、网络化、产业化和国际化,1991~2003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了持续超常规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40%,并且已经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

img24

图4-1  2003年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数量按技术领域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