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与运营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与运营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与运营李怒云 杨炎朝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具有严格、规范的管理、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信誉。中国绿色碳基金的使用,首先应尊重出资方的意愿,并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执行理事会批准。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与运营

李怒云(1) 杨炎朝(2)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中国目前虽然不承担《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但中国作为温室气体第二大排放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排放、创新社会,是中国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具体行动,符合中国长远的发展战略。因此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本精神,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不懈努力。这些努力既涉及节能降耗、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包括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行动。

一、全球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CDM )林业碳汇项目

多年来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难以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实现。由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使得森林固碳(碳汇)的服务价值得以实现。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附件1国家(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可以到发展中国家投入资金或技术,进行工业减排或造林再造林吸收CO2(碳汇)的项目,所获得的碳信用额度,可以抵减投资方在第一承诺期内(2008~2012年)的减排量。根据规定,项目的实施,必须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批准。2006年11月,“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经过精心的准备和严格的审查、审核,获得了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批准,成为全球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再造林碳汇项目。这个项目通过以混交方式栽植马尾松、枫香、大叶栎、木荷、桉树等4000公顷。预计在未来的15年间,项目所产生的60多万吨CO2当量,由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出资购买。该项目的实施,为周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迁徙走廊和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有效控制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并陆续为当地农民提供数百万个临时就业机会,40个长期性就业岗位,有5000个农户将可以从出售碳汇以及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获得收益。

二、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

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但中国目前没有为企业设定温室气体减限排指标,那么减少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企业的志愿行为。现阶段,中国企业参与缓解气候变化的志愿行动,既有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也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来实现。

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减缓气候变暖的行动,同时借鉴国际碳基金的运作模式和国际碳汇“志愿市场”的实践经验,帮助企业通过植树造林吸收CO2,参与碳汇“志愿市场”的活动。应该构建一个志愿捐资造林,提前储存碳信用的平台。既能帮助企业志愿减排,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又能增加森林植被,缓解气候变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2007年7月,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嘉汉林业投资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

三、中国绿色碳基金的运营

中国绿色碳基金实际是设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的一个专项基金,简称中国绿色碳基金。绿色代表林业和生态,碳寓意吸收并固定CO2。中国绿化基金会是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在民政部登记注册,并享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公益性基金会。当前,该基金会既是我国林业发展进程中民间绿化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也是发动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桥梁。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具有严格、规范的管理、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信誉。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发展可分为两步走:第一,中国绿色基金建立后,企业、组织和个人自愿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由国家林业局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则组织造林,并进行碳汇的计量、监测和评估,同时,为每一个捐资企业在网上设立专门的碳汇账户,将其出资造林所获得的碳汇量进行公布;随着林木的生长,账户内的碳汇量将逐步积累。第二,在条件成熟并有具体的政策规定时,中国绿色基金造林所获得的部分碳汇有可能抵减排放量或产生交易,就成为商业性的项目,从中国绿色碳基金进入市场。此时,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类似基金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在其运作之下,逐步完成碳汇交易规则市场的建立(见图1)。

img27

图1 中国绿色碳基金运行图

四、中国绿色碳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中国绿色碳基金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支持林业碳汇工作的专项基金。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可捐资造林,获得碳汇。根据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中国绿化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规则》,成立由相关人员组成的中国绿色碳基金执行理事会,并制定《中国绿色碳基金管理办法》、 《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技术规定》等,对项目进行管理。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使用,首先应尊重出资方的意愿,并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执行理事会批准。同时,出资方有权对开展的林业碳汇及相关活动提出具体的作业要求和活动建议,并对碳汇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

中国绿色碳基金项目的实施程序是:地方按规定进行申报,中国绿色碳基金执行理事会批准后实施项目,并由国家林业局组织专门队伍进行碳检查、碳汇计量、监测等,并将碳汇在网上公示。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将接受国家、社会、舆论的监督,同时将管理情况,每年至少向中国绿化基金会监事、中国绿色碳基金理事会及基金捐赠者报告或以公报形式向捐赠者和社会公布,并接受相关部门审计。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使用方向:①实施林业碳汇造林、植被恢复、森林管理等增加森林碳汇能力的生产活动;②林业碳汇造林和计量标准制定,碳汇的计量、监测、碳信用发布等;③林业碳汇知识的宣传、举办研讨会和培训班及科普推广、促进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并提高应对能力。

五、企业获得的收益

参与中国绿色碳基金对于企业来讲,既体现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做贡献,又促进了中国的植树恢复和生态建设,企业在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潜在投资。企业加入中国绿色碳基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收益:

①获得经林业主管部门计量、核查、登记的碳汇量,显示了企业对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贡献;②投资企业可以获得捐赠部分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和荣誉证书及其他表彰形式;③积累参与碳汇交易活动的经验,增强未来气候变化政策可能给企业带来影响的应对能力;④培养企业内部熟悉生态产品生产、计量、销售的专业人员,有助于企业拓展产品和市场开发;⑤促进企业绿色经营理念和树立绿色营销形象,增强企业的公众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

六、中国绿色碳基金项目的实施

中国绿色碳基金的第一笔资金2.2亿元人民币,来自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捐赠。为了管好用好这些资金,中国绿色碳基金管理办公室制定了7个相关的碳汇造林、能源林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定。2007年,完成了100万亩碳汇兼油料能源林的造林任务。

此外,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后,一些具有较强环境意识的个人因为自己开私家车、坐飞机或经营小企业等都或多或少地排放了二氧化碳,他们自愿向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造林,“购买碳汇”以补偿自己日常生活造成的排放。个人捐资进入中国绿色碳基金后,得到正式收据,同时配套颁发碳汇计量证明和车贴,便于出资人展示自己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的环保形象。同时,在网上将捐资者姓名、资金、造林地点、获得碳汇量等信息进行公布,捐资者可根据编号上网查询。目前,个人的捐资已有45.8万元,全部安排在北京八达岭林场造林。专家根据造林设计算出了每笔资金可获得的碳汇量,并在捐资者的荣誉证明上给予记录。

七、政策建议

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有利于推进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我国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加快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鼓励企业捐资造林,协助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发展,是“工业反补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为使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造林资金得到长足发展,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技术支撑单位。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汇造林活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为此,应建立专门的碳汇计量监测评估中心和碳汇经济技术评价中心,负责造林碳汇的计量、评估、监测以及碳汇交易的研究等;组织编写符合中国实际并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计量监测指南,指导各地进行碳汇造林。

第二,争取财政支持。为了扩大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影响力并加快碳汇造林,在中国绿色碳基金建立初期,应争取国家财政的配套支持。既可新增碳汇造林专项经费注入中国绿色碳基金,也可以结合国家造林专项,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开展中国绿色碳基金的造林活动,有利于造林的管护和后期效益的发挥。

第三,呼吁相关立法。捐资造林吸储二氧化碳,推动企业志愿减排行动,可看成是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立法前的“演练” 。真正的减少排放和市场化,还要在国家的法律规定之下,调整某些宏观政策和环境政策,限制企业的排放行为,即确定一个全国的总排碳量和各个部门的排碳总量,使排碳权成为“稀缺”品,再允许利用植树造林吸收的碳汇抵减一部分排放量,将自愿行为和强制行为有机结合,体现道德约束和法制约束双重力量。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部门规章建设、区域约束以及国家立法,不仅能促进我国林业碳汇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

2.张小全、武曙红:《中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指南》[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3.周洪、张晓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机制初探》[J],《中国林业》2003(4)。

4.赵景柱、肖寒、吴刚:《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与价值量评价方法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

5.周晓峰:《森林生态功能与经营途径》[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

【注释】

(1)李怒云,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副司长。

(2)杨炎朝,北京语言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