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发展的内容和特点2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终于从书本走向了实践,从理想的境界进入了中国经济生活的现实。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最主要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根本不同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2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终于从书本走向了实践,从理想的境界进入了中国经济生活的现实。经济学家们在风风火火、曲曲折折的改革实践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了许多传统理论和观点,使中国经济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大发展,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出谋献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中国经济学的大发展,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变革和创新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发展的基本内容

改革20年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既有在原有基础上的修改、补充、完善,更多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变革和创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大发展。

1.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改革以来,我们把计划经济排除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外,纠正和完善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更是抓住了要害和实质,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克服了社会主义已经解放了生产力,不存在还要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片面性,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2.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是在改革中新提出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从经济上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不可逾越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克服了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倾向,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右的错误倾向,是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最重要的发展。

3.形成了新的所有制理论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形成与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极不相同的新的所有制理论。在所有制结构上,新理论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的特点不是单一公有化,而是多元化、混合化。在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上,新理论认为:公有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内涵的特点不是纯粹单一化,而是复杂多样化。在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上,新理论认为: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不是要在所有地区、部门、领域都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比重不一定要非常大,也不一定要分布在所有的产业领域。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新理论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除了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之外,多种实现形式还包括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公司法人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等。在股份制的性质上,新理论认为:股份制不等于私有制,股份公司也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本的运作效率,本身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股份制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有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私人控股属私有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公有性质。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上,新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加投资和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应该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4.形成了新的分配理论

分配领域是改革中在思想理论上最早进行拨乱反正的领域,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与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有重大差别的新的分配理论。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新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个人收入的分配不是实物分配,应采取商品、货币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变行政化为市场化;按劳分配不等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在分配政策上,新理论认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提倡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新理论认为:必须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家庭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5.创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最主要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根本不同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优点,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部门和企业中去;必须发展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各种市场,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消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的失效和消极方面。

6.形成了新的企业制度理论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企业制度,所以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只有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企业制度理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兴起和深化,才逐步突破适应计划经济要求的传统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理论,基本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理论。新的企业制度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中,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对经营者实行激励、约束和监督;企业是根据市场行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和激励制约机制,努力提高经营绩效。

7.形成了新的宏观调控理论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行政机构,运用行政方法,采取指令性计划,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政府部门既要严格控制宏观经济,又要直接管理微观经济。因此,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有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理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论。新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是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不断在实践中趋于完善、科学。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认为:市场经济虽然能够带来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市场失效或失灵的情况,政府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是以直接管理为主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不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而是以指导性计划为主,不是以行政方法为主而是以经济方法、法律方法为主,主要运用财政、金融、产业、人力、收入等方面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活动。

8.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消费理论

传统的赶超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重生产、轻生活,重积累、轻消费,实行高就业、低工资的劳动工资制度,带来的结果是低消费。因此,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基本上不研究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消费支出、消费动机、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主权、消费发展趋势等问题,根本就没有比较完善的消费理论。只是在改革开始以后,随着传统赶超战略的调整和计划体制的转换,才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消费理论。新的社会主义消费理论认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消费需求,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提高消费水平,引导合理消费;居民必须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国家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既要防止忽视人民生活、限制消费的低消费倾向,又要反对不顾经济发展的可能盲目追求高消费的倾向,消费水平既要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消费增长的速度又不能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9.形成了新的发展战略理论

最早提出和研究经济发展战略这个重大课题的是发展经济学。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含有与经济发展战略有关的内容,但没有使用经济发展战略这个概念,更没有对经济发展战略作专门研究。直到改革兴起以后,中国的经济研究者才开始使用经济发展战略一词,形成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热潮,逐步提出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道路和方法;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等;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是全局性、决定性、长期性、阶段性;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适合本国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比例协调、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提高,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持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以正确的经济理论和战略思想作指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有赶超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基本需要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新近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着重联系中国的实际,提出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指导中国成功地实现了战略调整。

10.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新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没有的内容;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在比较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对象、目标、步骤、方式、措施、策略、重点、关键环节、动力、阻力、条件、经济环境等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渐进式改革,通过“双轨制”逐步过渡到目标模式,比激进式改革更有效、更成功;中国的改革是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先易后难;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形成市场活动的主体,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以造成市场竞争的环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同的阶段,改革的重点可以不完全相同;改革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战略转变必须同时进行,相互配合。

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十个主要方面的大发展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这是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两块基石。

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发展的主要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该说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但改革20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发展,与改革前的发展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发展是由改革推动的,改革的特点就决定了大发展的特点。改革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性的突破,是全面的创新,是在改革实践中通过曲折的探索而实现的发展,具有根本性、全面性、探索性、创新性、曲折性、阶段性的特点。

1.根本性的大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实行根本性的变革,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决定意识,理论必须为实践服务。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必须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形成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改革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发展,不是一般性的发展,不是小修小补、小革小改式的完善,而是许多基本理论的重大突破,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性变革。

2.全面性的大发展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涉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改革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面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发展也不是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涉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到所有制、经济运行机制、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企业制度、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所有的领域,都有突破、创新和发展。

3.探索性的大发展

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性的改革,是前人没有干过的极为艰难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前进,需要不断试验和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客观规律,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探讨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实际上是对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改革的探索性决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发展也必然具有探索性。经济理论工作者对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可能一开始就形成完全正确的观点,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改革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成功到失败到再成功的过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到深、由不太正确到比较正确、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4.创新性的大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过的崭新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创性的经济活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决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具有创新性。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如果不突破传统观念,提出更符合实际的新观点,就不可能指导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自身也不可能得到发展。实际上,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每一个突破,都是破旧立新,都是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点,都包含着理论创新。而且,改革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某些方面部分内容的修改、补充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方面创立了全新的理论,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空白。

5.曲折性的大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根本性的全面改革,是探索性的制度创新,必然要调整旧体制中的财产权力关系。改变旧体制中的利益格局,因而会碰到来自旧体制、既得利益、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的相当大的阻力,所以改革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必然会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与曲折的改革相伴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大发展,自然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人们长期生活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中,长期受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熏陶,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于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做法,头脑被计划经济的观念紧紧束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旧立新,阻力实在不小。而且,传统观念往往以“左”的面貌出现,“‘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更容易迷惑人,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变革更加困难。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还必须警惕和防止右的干扰,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既要反“左”,又要防右,更是加大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难度。改革以来,一种新观点一出现,往往就会受到怀疑、批判,甚至围攻;常常要几经反复和挫折,才能被多数人接受。

6.阶段性的大发展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是渐进式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一般都是先试验后推广,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各个方面的改革也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显现出阶段性;而且改革还在进行之中,远远没有完成。伴随着改革实践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同样也具有阶段性。新理论的形成,往往是先突破旧观念,提出新看法,经过争论和实践检验,逐步达成共识。在20年改革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容、重点、广度和深度都有所不同。改革20年来,尽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只是一个大的阶段性发展,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不十分系统、成熟,还需要继续发展、完善。

(原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