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泛塘效应中领悟公司风险所在

从泛塘效应中领悟公司风险所在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应对公司危机,这几乎是每位公司法务人员都关心的问题。由于甲公司想尽快平息事态,主动提出和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鱼塘最可怕的就是泛塘,公司经营最可怕的是出现不可承受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应当引起公司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如何应对公司危机,这几乎是每位公司法务人员都关心的问题。风险管理本身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门让人总感遗憾的艺术。记住这两点,风险管理者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懂得风险存在的潜在因素。这里作者专门通过一桩民事纠纷案件悟出的“泛塘效应”原理,以帮助法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学会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如何有效化解公司风险,努力做到少失误,或者不失误。

作者通过十多年的公司危机应变研究,耳闻目睹了许多知名公司因应对危机不当而在短时间内从赢利巅峰走到破产清算的地步,教训非常惨痛。但把它作为一项学问加以研究,是基于作者对于一个小案件的深思。

作者2002年经手了一宗鱼塘老板李某状告某央企甲公司的环境污染案。老板李某经营了一池近十亩水面的鱼塘,2000年10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甲公司赔偿损失20万元。诉讼理由是甲公司生活区的污水因暴雨等原因经过一处稻田流到了李某经营的鱼塘(垂直距离2000多米),由于污水含有大量油渍,对鱼塘造成污染,致大量鱼死亡,使李某损失近20万元。由于甲公司想尽快平息事态,主动提出和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李某尝到和解协议的甜头后,于 2002年又以同样理由向同一法院提起诉讼,作者接到案件后,经过认真分析案情,收集证据,并到新华书店买了好几本养鱼知识方面的书籍,受益匪浅,不仅为甲公司打赢了官司,争得了权益,还联想到了市场经济情况下公司是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风险管控犹如养一塘鱼。经营公司有资金规模的大小,鱼塘有水面的宽窄。鱼塘最可怕的就是泛塘,公司经营最可怕的是出现不可承受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公司经营与养鱼的机理有它的相同点。化解公司风险如同预防泛塘。这就是本文的基本观点——“泛塘效应”。

所谓“泛塘”就是随着池塘高密度驯化养鱼的推广和普及,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就会在养殖季节出现突发性鱼病、中毒等意外事件,即出现缺氧性浮头死鱼现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风险成本,甚至毁灭性的损失。真可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对于公司来讲,也会出现“泛塘”效应,那就是随着公司对外投资、对外融资及对外赊销等的力度加大,就会因投资失误,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等原因引起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运营资金紧张,出现资金断裂,直到破产清算。犹如池塘的营养元素(氧气)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繁殖的蓝藻争夺,进而造成蓝藻成片鱼因缺氧而死光,引起水质突变,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运行。这应当引起公司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对于公司来讲,法务人员应当知道公司进入繁荣时期后,由于大量资金拥入,在市场攀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可能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随时出现公司业绩翻转的风险。

为弄清公司的危机所在,不妨我们先分析一下鱼塘出现泛塘的原因所在:第一,气候突变;第二,水塘里有大量繁殖的蓝藻;第三,放鱼密度过大;第四,池塘的营养成分缺失,第五,不明水体异常进入鱼塘,如暴雨、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

通过归纳,作者认为,一家公司出现重大危机或“泛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高层领导出现丑闻主要是指公司的决策层领导成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销售部门领导等出现腐败案件或其他足以影响其继续任职的不利因素。这些人出现丑闻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使公司的信誉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有的可能涉及其他经济案件,使公司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因此而走向破产的境地。

由于社会、经济政策、科技进步或自然灾害等原因,会使某些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巨变,这样将可能使产品发生滞销,或者原材料供应不及时,或者出现其他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形,使公司经济效益受到重创。

三鹿毒奶粉事件是出现消费者信誉危机的典型案例。该事件从媒体一报道就出现了连锁反应,不仅殃及国内同行业的信誉,也殃及国内奶制品产品的出口,最后殃及整体股市的下滑,使消费者信心受到重创。可以说三鹿集团从确认所销售的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这种易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添加剂引起的信誉危机,到三鹿集团这位奶业巨头的轰然倒地前后不到半年的时间。

公司能够得以运行的根本动力是资金的有效运作,如果公司的资金链发生了问题,再足智多谋的经营者也会束手无策。一般来讲,公司资金链断裂主要基于:其一,银行信誉等级降低,导致贷款出现困难;其二,公司出现难以应对的安全责任事故,如三鹿集团因赔付婴幼儿住院治疗费用和招回有问题奶粉的挤兑出现资金链断裂,被迫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三,销售货款难以收回,如长虹出口美国的货款难以收回,导致其股票价值严重贬值;其四,公司盲目对外投资,因外部环境变化,市场行情有变,资金回收困难引发资金链断裂;其五,过高的广告费用支出,难以通过扩大销售回收。例如,秦池集团的倒闭就是源于过高的广告费用支出,而当年的秦池集团曾以标王之称每年向央视支付数以亿计的广告费用,教训惨痛。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公司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当公司出现资源性紧缺,就可能要寻找替代性资源或开发新产品,以降低对现有资源的信赖,否则,就可能因资源供给不足而致公司被迫停工、停产。

产能盲目扩大,既会影响工厂规模效益的提升,还会形成公司管理的“瓶颈”。而过剩的产品将使消费者群体信心受影响或打破市场价格的平衡。过高的产能使得公司销售整体业绩水平不升反降,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崩盘

公司出现重大危机后,一方面破坏甚至消灭公司已有资源,另一方面又要求公司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处理危机和恢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从而使在危机发生后公司对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大,并最终造成公司资源危机性紧缺。

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危机还有可能来自关键岗位人才的流失,或缘于其他关联公司诉讼形成的连带责任,无论如何,投资者都要密切关注。当然,公司出现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对于客户来讲,当知道一家关系公司出现危机时,就要想到是否会连累到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商品市场价格的走势,法务人员应当认真分析,及时拿出一套应对化解方案,并及时厘清与危机公司的合同关系、股权投资关系,拿出相关应对措施。

“狼该来的时候,总是会来的”。风险管理其实应该从防范就开始,“它应该包括风险预防、资金管理和危机应对策划,其中危机应对策划尤为重要。”公司主打产品的价格会跌吗?会的。公司的资源会枯绝吗?会的。消费者会对公司的产品失去购买意愿吗?会的。“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没到”。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到了公司难以持续支撑、持续经营的时候,便会。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其风险也自然而生。风险给公司造成危害的最大可能是公司决策者没有意识到风险,不能自觉感知风险和及时应对处置风险。再者,公司决策层能考虑到眼前,未必考虑到将来,公司快速成长的过程,也是风险快速累积的过程。只有拥有足够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的人,才能从容行走在市场的前列,不被同行所扼杀,不被竞争者所扼杀,并在历次的市场波动中保全成果。因为,谁都明白,市场并非风平浪静。

从泛塘效应中,我们起码可以得到三点:一是环境的变化会使丰硕的成果化为泡影;二是如果有了恶化的预兆而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全局惨败;三是贪婪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是公司风险的根源所在。即使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再大,其产品竞争力再强,其风险也相应增加,仍然自我陶醉,一味追求数量或产值或销售额,甚至毫不考虑扩张带来的诸多不适应,必然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公司风险的管理,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经济手段,对公司风险加以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以尽可能小的经济成本达到回避、分散、减轻、转移、抵补公司风险,保障公司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该收益的时间越长越好,而不是越短越好)。公司赚赔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去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的培养,反而学会了一大套的“赌场理论”,公司陷入危机的内在规律也就迟早要发生。

加强风险教育,不仅仅是对一般的员工,更重要的是对各级领导,特别是决策层领导尤为重要:

绝大多数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基本上知道公司有风险,且不说国外品牌的公司是如何倒闭清算的,国内也有无数品牌公司昙花一现。置身于市场之中,市场不仅给了投资者贪婪,也给了他们恐惧。他们的心灵何尝不被贪婪与恐惧折磨着。也就是说,风险总是相对于投资者的贪婪而言的。从心理上讲,对公司的风险要有一定的认识,要看到伴随着高收益的高风险,不少公司决策者越在公司繁荣时其谨慎度越低,公司也自然在最繁荣时最容易被风险所扼杀,因此要做好“利益自享、风险自担”的心理准备。在挫折面前,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否则就会影响决策者的判断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由于市场的价格始终都在变化,公司的风险就处于动态之中。当价格相对较高时,公司销售量降低的可能性就大一些,产品收益率要高一些,其风险就大一些;而当公司销售量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时,公司销售量增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产品收益率要低一些,其风险就小得多。所以公司的风险随着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大,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而逐渐释放。

虽然有多种方法来规避公司的风险,但由于产品价格的不可测性,只要进入市场,无论是老公司,还是新注册的公司,无论是开发新产品,还是直接进入成熟市场,局部风险的发生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公司风险管理中,法务人员应根据所在公司的风险承担能力,随时调整风险管控策略,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打击。公司的风险承担能力因决策者、风险管控者的素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它包括年龄、阅历、文化水平、职业特性、经济收入、心理素质、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其中与公司风险关系最为密切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公司经营管理理念、资金实力与资源占有、风险知识和阅历、心理素质。这四个因素决定着决策者或风险管控者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

应当承认,公司的风险有来自政策面的,资金面的,还有国家宏观调控面的,消费者心里面的,公司业绩面的,再就是公司产品价格本身调幅过大、价位过高等问题,我们要反复权衡参与市场的利弊和得失,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一是不要轻易地调价,不要轻易修改质量标准;二是千万不要盲目地扩大产能,要根据资源、销售市场的情况适时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规模,学会控制无节制的扩张;三是要有正确的赢利心态,保持合理的赢利空间;四是要正确看待媒体的评价,注意全面理解,不要只看到好的一面,还要注意许多不利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具有较好的公共关系和协调能力。

丧失风险意识无异于自杀。可以说,公司决策者在产品供不应求和利润猛增的阶段,公司决策者最容易丧失风险意识,而风险意识的丧失就犹如在高速公路上开一辆刹车失灵的飞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