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华北油田退休干部陈汉宝

华北油田退休干部陈汉宝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在石油战线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一个年过古稀之年仍饱含激情的老人;一个为关心下一代呕心沥血执着追求的老人。陈汉宝,华北油田退休干部,今年12月8日,刚刚度过他76岁的生日。在大庆油田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直到1995年退休,陈汉宝经历了40年难忘的石油创业年代,见证了激情的钻井岁月,更有着难以割舍的钻塔情愫和难以忘怀的钻井生涯。

一个在石油战线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

一个年过古稀之年仍饱含激情的老人;

一个为关心下一代呕心沥血执着追求的老人。

陈汉宝,华北油田退休干部,今年12月8日,刚刚度过他76岁的生日。此前的11月26日,中央组织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他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殊荣,名字登上了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光荣榜,这是他201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之后,获得的又一次国家级荣誉称号。

独臂坚守 为油拼搏终不悔

1960年4月,陈汉宝从北京石油学院钻井专业毕业后,来到会战正酣的大庆油田,立即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石油大会战中。当年10月,他在3252钻井队工作时,时任大庆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大队长的王进喜经常到这里检查钻前进度,听陈汉宝说话是西北口音,很风趣地说:“咱们是乡党呀。”以后每次见面时,王进喜总是拍着他的肩膀说:“伙计,干得不错。”临走时还鼓励他:“小老乡,好好干!”尽管50多年过去了,但铁人当年的音容笑貌和嘱托,令他至今难以忘怀。

1963年7月的一天,在大庆外围英3井钻井施工中,陈汉宝的左臂被打断致残。那一年,他刚刚25岁,正是风华正茂、激情飞扬的岁月,对他的青春人生是一次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在大庆油田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冬日的大庆滴水成冰,陈汉宝身残志更坚,以“独臂闯天下,无悔写人生”的气概,坚守在他挚爱的石油钻井事业上。

1964年后,陈汉宝先后参加了大港、四川、江汉和华北油田会战,在江南水乡,在北国荒原,在渤海之滨,在天府之国,到处留下了他为油拼搏的足迹,感受着“独臂走四方,为油不畏难”的艰辛和乐趣。在华北油田,他参与了“功勋井”任4井从钻井到喜喷千吨油的全过程,也目睹了至今仍保持全国单井日产量5435吨最高纪录的任9井喷油的场面。他从钻井队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钻井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调度长、副指挥、副经理等职务,一路走来,无怨无悔。

1983年,陈汉宝担任了华北石油第二勘探公司经理。当时,这是一支有着上万人的钻井队伍,他以独臂伤残之躯,带领这个公司屡创佳绩,表现不凡。1991年,公司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他代表公司赴北京中南海捧回宝石奖杯,并受到李鹏总理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1991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高级记者段存章采写的题为《独臂经理陈汉宝》的通讯,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报道。1993年,由于业绩突出,他随中国石油钻井代表团出访美国和加拿大。

1992年8月27日,陈汉宝第一次见到了老部长余秋里,一个是独臂将军,一个是独臂经理,两人见面格外亲切。余秋里动情地对他说:“我当年在大庆时,听说有个技术员胳膊被打断,还很坚强,原来是你呀?”两人握手时更添一份深情,一份感慨。一年后,陈汉宝在北京又见到了余秋里,余秋里高兴地说:“我大庆的老战友,咱们又见面了。”并请他到家中做客。

直到1995年退休,陈汉宝经历了40年难忘的石油创业年代,见证了激情的钻井岁月,更有着难以割舍的钻塔情愫和难以忘怀的钻井生涯。

老有所为 发挥余热谱新篇

从工作到退休,人生角色的一大转换。昨天还在指挥千军万马到处钻井找油,今日却成了默默无闻进入晚年的老人。巨大的反差,使他一度也曾失落过,彷徨过,自卑过,一个月内竟没迈出过一次家门。退下来的路该怎样走?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思考。

就在他退休的第二年,华北油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聘请他担任油田关委会委员,为他搭建了关心下一代的广阔平台。从此,他积极参与油田关心下一代工作,重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孩子们身上构筑起新的石油梦。

作为一个参加过大庆、大港、四川、江汉、华北等5个油田会战的老石油,他深感有责任用现身说法,让年青一代了解石油、热爱石油,更要把石油传统传承发扬下去。为了给孩子们搞好宣讲,从没有写过回忆录、宣讲稿的他,开始尝试着学习写回忆录和宣讲稿。然而,对于一个独臂伤残又不会用电脑打字的老人,写回忆录和宣讲稿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难倒陈汉宝,因为他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找油的坎坷,创业的艰辛,会战的激情,奋斗的历程,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在他眼前呈现。他一发而不可收,第一篇回忆录就写了8000多字,并刊发在《华北油田文化》上。

为了更好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给油田的下一代,2006年6月,时隔30多年后,他专程赴大庆油田参观了“松基三井”“铁人第一口油井”“铁人纪念馆”“铁人广场”“铁人村”和大庆石油学院等,回来后更好地整理、充实石油传统教育宣讲稿,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感受、热爱和眷恋及对石油的执着、情怀和梦想跃然纸上。

这些,都是他以一个老石油、老会战独特的视角写出来的,烙印着鲜明的时代印痕。作为一个独臂老人,他常常是顾不得吃饭和休息,有时累得一连好几天脖子和右臂都酸疼酸疼的。但他义无反顾,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克服了多少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累计写下了15万多字的宣讲提纲和12万字的回忆录。

“让油田的青少年一代,了解石油史,珍惜新生活。把老石油人的爱国情怀、创业激情、求实态度、奉献精神贯穿他们成长的各个阶段,融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油田的心灵深处,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是我作为一名老石油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陈汉宝如是说。

乐此不疲 助力青年石油梦

陈汉宝经历和目睹了石油工业在发展中的艰难历程,更见证了石油钻井人的喜忧和苦乐。因此,他的每一篇回忆录和宣讲稿格外生动、鲜活,作石油传统教育报告时更是声情并茂,十分感人。

到今年12月,陈汉宝先后为油田中小学生和青年职工作石油传统教育报告39场,仅今年就作了7场报告,累计有两万多人听了“钻塔情、铁人魂、石油梦”主题报告,大家在聆听中,受到了一次次生动的石油传统的洗礼和熏陶,每场报告后,没有一个人退场,而是自发地全体起立,长时间地报以热烈鼓掌。真是一场报告,一片掌声,无限深情,收获多多。

对于一个年过70的老人来说,每一场石油传统教育报告会,都浸透着他执着追求的心血和汗水。因为每一次报告会的听众对象不同,有的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有的是大学生和在岗职工,为达到传统教育报告的最佳效果,每一次报告会前,他都要结合听众的不同年龄、心理需求和工作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写好每一次宣讲提纲。每次报告会的前一个晚上,他几乎都睡不安稳,几易其稿,有时半夜起来还在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2010年9月28日和29日,渤海石油职业学院在东、西校区举办了的两场入学新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题报告会,陈汉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讲述了大庆油田艰苦创业、大庆精神的丰富内涵,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都让人为之动情,为之感叹,在1000余名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报告会现场响起30多次热烈的掌声。学院党委书记在会上感慨地说:“30多次掌声说明了什么?它充分说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通过陈老的精彩报告,同学们认可了、接受了、理解了,一定会在学生中潜移默化传承弘扬,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1年,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为配合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陈汉宝用入党前后的亲身经历,多次石油会战的切身感受,表达一个老石油人甘愿为石油事业奉献一生而终生无悔的理想信念。在油田的十几所中学为3000多学生作了7场报告,引起很大反响。

2012年4月9日,陈汉宝应邀在油田东风中学作学大庆传统报告。报告会的头一天,突然发现尿中带血,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检查,老伴关切地让他赶快给学校打个电话,把报告会往后推迟再作。然而,他想学校已经做了安排,几百名孩子们的事决不能失信和耽搁,硬是坚持做完报告后,才去住院并做了手术。

2013年5月20日,陈汉宝在为一所学校讲大庆会战故事时。中途一名女同学跑上来给他献鲜花,并大声地说:“爷爷,我们感谢您!”报告结束时,一名男生突然跑到台前说:“我代表我爷爷谢谢您,让我抱抱您吧!”此情此景,让陈汉宝也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热泪。他流泪,是因为感动。原来,这名男生的爷爷也参加过大庆会战,但因不识字,对大庆会战的事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让这名学生原来对大庆会战不以为然。今天听了陈汉宝讲的故事,他终于理解爷爷了,更了解了大庆精神。

不仅如此,陈汉宝在对学生们作石油传统教育报告的同时,还先后在华北油田公司、渤海钻探公司、渤海装备公司、河北石油销售公司的井下作业公司、供应处、华美服务处、石油机械厂等十几个单位、部门为青年干部员工作大庆精神石油传统报告。

今年4月29日,在“五四”运动95周年到来之际,由集团公司团工委、直属团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石油青年大讲堂“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活动在北京石油大厦举行,陈汉宝作为特邀的唯一的一名老石油,在12分钟的报告中获得7次掌声,并通过中国石油三大主流媒体,激起百万石油青年的强烈共鸣。“青春无悔,奋斗不止!陈汉宝老前辈的自立、自强、自信给我很大的震撼。赞一个!”来自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王先国在参加完中国石油青年大讲堂“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活动之后由衷地感慨。

就这样,他不辞辛劳,奔波忙碌,一场一场地为石油的孩子们和青年职工做报告,一次又一次地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递给年青一代,而全然不顾自己已经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他说自己每作完一场报告后,晚上都是睡得很香甜,展现出来的不是疲惫,而是一种充实,精神的充实。

他的报告打动了每一位听众,在场的学生、职工,有的悉心聆听石油故事,有的感慨惊叹艰险遭遇,有的噙着泪花体会老一辈石油人为祖国找油的艰辛。油田机关中学学生刘紫川在作文中写道:“听陈爷爷讲故事,我们接连不断地鼓掌。这掌声是献给陈爷爷的,也是献给他的战友以及所有为国家、为人民的石油工人的!”一位大学生听完报告后写道:“陈老的报告感人之深,他让我强烈感受到石油人艰苦创业的不易,作为90后年轻人,我们要树立为国读书,为国奉献的远大理想,接过父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把我们的国家和油田建设得更美好!”

笔耕不辍 由衷抒发石油情

漫漫人生路,钻塔情未了。退休后的陈汉宝坚持读书看报,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也使他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石油大事。他对文学创作颇有偏爱,笔耕不辍。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大庆会战50周年之际,为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感触撰写成文,让大庆精神感染更多的人。

近年来,他撰写的《井场上的旋律》《走上中南海领奖台》及《感悟人生石油魂》等作品分别刊发在《石油老人》《华北石油报》《华北油田文化》和华北油田网等油田媒体上,《一个独臂石油人的半世风雨情》等作品还刊登在《光明日报》《中国石油报》等省部级以上报刊。2011年,他自费编写出版了文集《钻塔之歌》,用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形式,满怀石油情,讴歌石油人,抒发了一个老石油对党和祖国永远的眷恋,对石油事业热爱的一片深情。

陈汉宝创作的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抒情励志,看后给人以启迪。“铁狮昂首震平川,心系燕赵潜山泉,走遍天涯钻井路,圆梦钻塔情未断。”这是他退休后写的数十首诗歌中的其中一首。他以文会友,用文学形式与油田青年一代忆传统,学铁人,谈理想,望未来。2011年,陈汉宝的文章《转折》在中组部老干部局等部门组织的全国离退休干部“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曾对他进行专题采访,以“信念”为题分两集在“不老人生”和“今日中国”节目中播放,并被评为优秀专题片。

12月22日,记者与他谈起退休后的生活时:他说:“退休后,我要延续割舍不断的钻塔情缘,高唱献身石油的英雄战歌,走出人生道路的又一新天地。失去胳膊带来的痛苦,并不影响人生的完美,奋斗出成绩才是幸福的,失去左臂的我不正体会着人生的另一种美好吗?”

这就是陈汉宝,在大庆会战中重伤致残的独臂老人,五十年坎坷人生路,四十载风雨钻塔情,特别是退休后愈加抖擞精神,老而不衰,始终保持着老一辈石油人的昂扬斗志,而今,又将满腔热情奉献给油田关心下一代工作上,为孩子们的茁长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载于2014年12月27日《中国石油报》)

后 记

2014年12月11日,《中国石油报·金秋周刊》主编韩辛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是华北油田的退休老人陈汉宝刚刚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集团公司要求配合宣传其先进事迹,华北油田有关部门为此提供了一份事迹材料,但根本没法在报纸上刊用,请记者联系陈汉宝迅速写出报道提供给《金秋周刊》。

记者设法找到陈汉宝老人,现场采访了两个多小时,用半天时间写完了这篇报道,并拿着写好的报道来到陈汉宝家中,请他过目后定稿。在陈汉宝家,发现这位为石油奋斗了一生的老处级领导,年近80高龄,至今仍住的是七十年代建的只有70多平米的“三室一厅”,显得十分陈旧简陋,令记者大为感慨。

陈汉宝带上花镜,逐字逐句地仔细把稿子看了一遍,仅在文章中改了几个字后说:“这几年写我的报道不少,但出手最快,我最满意的就是这篇。”老人的一番话,尽管是一句溢美之词,但也增强了记者要多写一些“夕阳红”报道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