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宝泉(—)

陈宝泉(—)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宝泉,字筱庄,天津人,晚清及民国早期北方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的作用上,陈宝泉强调教育与个人成长关系密切,信仰“教育为救国的唯一方法”,提出了“世界文明诸种事”“只在些微教育中”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小学教师是国民教育之母,中学以上教师为人才教育之母,所以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安心乐业。陈宝泉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拓荒者之一。

陈宝泉(1874—1937)

瀚 青

img12

陈宝泉,字筱庄,天津人,晚清及民国早期北方著名的教育家。1896年参加康有为创办的强学会,次年考取京师同文馆算学预备生。1902年任天津民立第一小学教员,开始教育生涯。1903年留学日本。次年回国,任天津地区各小学教务长。1905年任直隶学务公所图书课副课长,主编《直隶教育杂志》及《国民必读》、《民教相安》等教科书。1910年任学部实业司司长,1912年应蔡元培之聘参加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参与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和“壬子·癸丑”学制的制订。

1912年至1920年,陈宝泉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任内将原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的英语、理化二部,扩充为国文、英文、史地、数理、理化、博物六部,增设附属中小学、教育研究科、职工养成科、体育专修科、东三省师范养成班。筹集经费,完成各科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工业馆的建设。倡议运动会、辩论会、游艺会、新剧团、雅乐团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五四运动前后,支持学生组织多种学会、研究会,出版《平民教育》、《数理杂志》等刊物,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间于1917年、1919年两次赴日本、菲律宾、美国考察教育,又赴江苏、浙江、广东、香港等地考察国内教育。1920年出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1922年兼任北京师范大学筹委会委员,次年兼教育部次长。1931年任河北省教育厅长,与李建勋、周学章并称“河北教育三杰”。

在教育的作用上,陈宝泉强调教育与个人成长关系密切,信仰“教育为救国的唯一方法”,提出了“世界文明诸种事”“只在些微教育中”的著名论断。他认为,要有国民的资格,必须先受教育,文明与野蛮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受教育。要想保全国家和种族,教育是第一重要的,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完全国民”,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陈宝泉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先驱。他认为小学教师国民教育之母,中学以上教师为人才教育之母,所以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安心乐业。他主张师范教育须独立设置、自成系统,招生人数与中小学数量互成比例,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作为教师须注重人格培养,要有信仰,不能重智而轻德。教师必须要真正做到:诚勤勇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主张对教师要严加培训,提高素养。

陈宝泉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拓荒者之一。从书刊编辑、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小学教务长到大学校长,从直隶学校司、清政府学部到中华民国教育部,再到河北教育厅,一生服务教育界近40年,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