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的特点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新闻速度的保真性还体现在网络新闻滚动式的发布方式上,即“全时性”[30]。报道新闻的记者、编辑在“聊天室”里与网民座谈,交流对新闻报道的看法,网民也可以及时向记者、编辑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网络新闻实际上是新闻和信息资料的一个组合体。

第二节 网络新闻的特点

一、网络新闻的定义

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新闻的定义提出了若干种说法,具有代表性的有: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发布者(指首发)、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人[24]

——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信息[25]

——网络新闻是指新闻的发布途径是网络,但它的报道对象仍然是客观世界的对象,从对新闻规律的运用方面来看,它与传统新闻是一致的[26]

——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互联网发布或再发布,而任何接收者通过互联网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27]

——网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指的是互联网上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出来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而狭义的网络新闻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设立的网站发布的新闻信息、其他网站设立的新闻中心在新闻板块发布的新闻信息、国家有关部门设立的专门网站所发布的新闻信息、个人主页和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息等[28]

这些定义的阐释角度不同,但也有其共性的地方:

(1)强调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区分这种新闻形态。通过互联网传播,这是网络新闻与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最根本的区别,也是网络新闻存在的根基。

(2)认识到这种新闻形态的传播主体和以往不同。任何组织机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新闻信息,这使得新闻传播主体多样化。

还有些学者认为,网络新闻不仅指在网上传播的新闻信息,而且还包括对新闻信息的评论,这便涉及“信息与新闻在边界上的模糊及其相互转化”[29]问题。本书倾向于采用杜骏飞教授给网络新闻作出的定义。

二、网络新闻的优势

1.时效性

时效性既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瞬时性,又表现为全时传播。

(1)瞬时传播。互联网络的传输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其传递速度可达每秒30万公里,这就意味着信息瞬间可以传遍世界的角落。所以,利用互联网络进行传播的新闻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显现事实,对于跨越空间障碍的信息传播来说,这一特点就更明显。例如,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了越境袭击,爆发了黎以冲突。各国驻当地的新闻媒体几乎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将军事冲突进展、当地居民生活等图片和报道传递到网上,使全球各地关注该事件的网民能及时地了解战争的进展。

(2)全时传播。网络新闻速度的保真性还体现在网络新闻滚动式的发布方式上,即“全时性”[30]。网络新闻可以随时报道事实的进展,更新新闻内容,不必像报纸那样受截稿时间的限制,也不用像广播、电视一样等待相应的节目播出时段,这样就可以让网上用户全面及时地了解事态发展的整个过程。例如,关于2006年“碧利斯”台风的报道,自7月14日至7月27日,搜狐网上相关的滚动新闻共213条,人民网滚动播出的最新相关新闻200条。新浪网在其滚动新闻栏目中也打出“本页面每五分钟自动刷新一次”,借助滚动新闻如此快的更新频率,网络新闻就会技高一筹,特别是在对重大突发新闻的报道中。全时新闻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31],每个新闻信息的受众都有自己对信息的特殊要求,网络新闻的全时性则能够“一视同仁、无论先后”地为受众提供新闻服务。

2.交互性

这是网络新闻的另一显著特点。交互性的字面意思便是交流、互换信息,在网络新闻中它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网上通讯方式的应用。新闻制作者和新闻接收者之间通过E- mail、MSN、QQ等网上通讯方式进行交流。最近两年火热的博客风潮,使得新闻制作者和新闻接收者之间又多了一个交流场所和平台。这种互动从本质上来说与报纸的读者来信、电台的热线电话性质一样,不过它更快捷。

(2)“公告栏”和“论坛”的应用。新闻接收者把自己获得的新闻信息,或者自己对某则新闻的意见、看法贴在或转到“公告栏”(BBS)上,或者在某个“论坛”上发表,以便与其他的网民进行交流和讨论。如2006年7月25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26日凌晨零时30分),以军对黎南部希亚姆镇进行了空袭,造成了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四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搜狐网对该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组织了论坛讨论,各地的网友对此事发表意见,27日晚上8点为止跟帖达405条之多,这种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不能提供的。

(3)直播“聊天室”的应用。报道新闻的记者、编辑在“聊天室”里与网民座谈,交流对新闻报道的看法,网民也可以及时向记者、编辑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这种交流不受地域和场所限制,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样新闻制作者和新闻接收者之间、新闻接收者相互之间、有时候甚至是新闻报道对象与新闻接收者之间就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各种形式的多元互动交流关系。

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者通常只有在新闻报道结束后才能获得反馈,而在网络环境下,互动也发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此时的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新闻接收者,他和记者、编辑一起成了新闻报道的参与者,这使得网络新闻在内容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互动。

3.丰富性

因为网络媒体具有网络信息“海量”的特点,所以新闻报道可以大容量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1)网络新闻的“厚实”报道。网络新闻实际上是新闻和信息资料的一个组合体。因为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宏观、微观背景,也正是这些背景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闻,而这些背景因素时间跨度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有的可能会更长,所以网络新闻除了报道新闻事实以外,还链接着比新闻本体大得多的新闻信息资料库。例如,2006年6月10日,企图在印古什共和国制造恐怖袭击的车臣匪首巴萨耶夫被俄特工引爆炸药车身亡。新浪网的新闻中心就此事件的前前后后进行了包括文字、图片等在内的详尽报道,并推出了“车臣战争爆发以来大事记” 、“巴萨耶夫其人”以及其一手策划的轰动2004年的“别斯兰事件”回顾,包括事件回顾、各方反应、分析评论、背景资料等。同时还有当时唯一一位在别斯兰的华人记者卢宇光的前方报道的回顾、卢宇光其人的介绍及事件后的战地记忆等的链接。如此多的信息量,这对于任何传统媒体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见图2.13)。

img16

图2.13 新浪网对车臣匪首被击毙的专题报道

(2)网络新闻的“花哨”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不仅体现在信息容量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信息呈现形式上。根据具体内容不同,可以用文字、图片、图表来呈现新闻,也可以用动画、音频、视频或者图文音像并用等方式呈现,以便受众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新闻事实。例如,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报道中,网络媒体打了一场漂亮的“世界战争” 。文字报道自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即便是在休整期间,报道也未间断过;图表式的积分榜、射手榜、转播表等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图片资源也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版面上,滚动图库、图吧相继开设;而模拟现场的Flash进球对未能观看现场比赛的观念来说则是一份不小的惊奇; “实况联播” 、“每球必映” 、“每日最佳” 、“比赛集锦” 、“胡侃世界杯”等更是让网上看球的人过足了瘾。

4.包容性

(1)新闻理念的包容趋势。在网上海量的新闻信息当中,有严肃的,有活泼的;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中立的,有偏激的;有善意的,有恶意的,人们似乎从一开始就对网络新闻这一点没有太多的敌意和抱怨,这放在报纸版面、电视节目上面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并且即便是能接受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的受众,在其他的传媒介质下可能也不会接受。

(2)对网络多媒体的充分吸收和应用,也可以理解为全息性。由于互联网是一种可以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所以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网络新闻也容纳了文本信息、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及视频信息等多种形式,网络新闻的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表达方式比传统新闻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例如,美国的《休斯敦记者报》在网络版上开设了多媒体特写(Multimedia Feature)。该报记者经常随身携带数码相机摄像机以及其他电子采编设备外出采访,专门为网络版采编第一手的多媒体报道。在一个名为“虚拟旅行者”(Virtual Voyager)的栏目中,记者们将自己外出采访的旅行经历制作成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报道,使网站访问者有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这种多媒体化的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之间的界限(见图2.14)。

img17

图2.14 休斯敦记者报网站的“虚拟旅行者”栏目

三、网络新闻的劣势

1.虚假性问题

互联网技术造就了信息传播自由的特点,但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操作方式(如个人网站、论坛、聊天室、新闻组、即时通讯等)越来越简便,信息发布匿名性等等,这些在另一方面就影响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网络假新闻(见表2.1)严重扰乱了新闻传播的秩序。

表2.1 近年来网络媒体中假新闻一览表

img18

续 表

img19

在网络传播的作用下,在链接、转帖、再转帖等接力棒式的传递下,任何一条新闻的精确度都会大打折扣,而虚假新闻则会更快地蔓延。2006年4月份,有人以周涛大学同学的身份,在自己的博客上大曝央视名主持周涛的“校园往事”和“两段婚史”等隐私。4月11日,武汉晨报发表了《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的文章,各大网站纷纷转载。4月12日,周涛委托新浪娱乐发表声明:“前段时间某博客上发表的所谓揭露我个人隐私的文章,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并有全国多家媒体转载……随后,又有多家网站转载某报文章《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文章内容更是与实际情况渐行渐远,故郑重声明:一、某博客文章以揭露我个人隐私为名,有多处失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该文章侵害了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二、此前我从未委托任何媒体发表过任何形式的声明及说明。三、目前多家网站转载的某报文章《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未经采访我本人,未经本人授权刊载,任意编造,属虚假文章。 ”她还称对于以上侵权行为,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这条关于央视主持人周涛的虚假新闻从网络一路传播到传统媒体——报纸上,网络对报上刊登的这条假新闻又纷纷转载,使其越传越广,可见在传播环节上,网络媒体乃至传统新闻媒体很容易“中招”,一不小心就会被虚假信息利用,通过它们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传播平台以新闻形态进行再传播,虚假新闻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越来越大。

2.媚俗化问题

网络新闻的内容和报道手段都存在媚俗化问题。虽然每次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给网络新闻的发展带来生机,但是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空间里,仅仅靠这些不定期的重头戏报道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显然是不够的。每天24小时更新的网页需要用几千条新闻信息来填满,这样一来,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原来处于边缘的媚俗化内容日益增多。

网络新闻的表现手法也趋向媚俗化:刺激、煽情的字眼频频出现在标题中。网络新闻是分层呈现出来的,标题先于正文内容,这样便强化了标题的导读功能,而它对注意力的吸引和刺激又直接影响到该新闻的点击率。以2006年7月28日新浪网首页的几个新闻标题为例,“饮料内发现避孕套包装纸” 、“农民奸女生将其活埋” 、“少年网恋有数十老婆”等媚俗的标题不在少数。

3.低俗化问题

媚俗化问题继续恶化下去不免会走向低俗化。网络新闻的交互性使每个受众都可以就阅读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在论坛上与其他受众一起讨论交流该话题。但是,这种“交互式”的对话通常是在匿名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匿名交互性一方面可以使人不必顾忌地把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肆意使用“污言秽语” 。尤其是在博客、论坛里,有些人利用匿名发言的天然便利,将人性中最肆无忌惮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戴着面具骂人,甚至用极其下流的语言侮辱他人的人格。

2006年3月16日,文学评论家白烨发布了《我的告别辞》,而后关闭了自己开了将近半年的博客,而关闭的原因来自“韩寒对我的骂式批评和他的拥戴者对我的跟踪谩骂” 。“面对诸如韩寒尤其是他的拥戴者那种非文雅又非理性的恶语,我即便能够容忍,但却不知怎么面对。这样一个一明一暗、一实一虚的交流平台,他们可以随便骂你,而你只能正面应对。这种先天的不平等性,无形中就使得恶毒占了上风。 ”这样一种明显的情绪化占上风的表达方式借助互联网提供的这样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会增势不少。同时,当这些情绪化的发泄有一定的回应者时,会使非理性更加肆无忌惮地扩散。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提到:“个体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动机是多样的,虽然大多数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交流是出于积极的、良好的愿望,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人恶意和非理性的动机。 ” “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网络给予网民足够的话语权,但是这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带来理性和建设性的交流。由于交流环境的限制,平等的深层次的交流在网络中相对有限。相反,有些时候,非理性观点和情绪会占上风,而它们在网络中的传播也可能如同病毒一样势不可挡。 ”

【注释】

[1]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2]李希光著:《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3]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4]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5]苏荣才著:《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6]蒋晓丽著:《网络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7]数据来源:http://newslink.org/cgi/findcgi? 3 = &2 = &1 = news。

[8]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载《国际新闻界》 2000年第4期,第33—39页。

[9]苏荣才著:《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10]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11]以上资料参考NYTimes.com网站的介绍。

[12]苏荣才著:《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3—64页。

[13]资料来源:http://www.ejc.nl,载2003年4月11日media news栏目。

[14]资料来源:http://about.reuters.com/media/products/on- vnu- us.html。

[15]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16]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17]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82页。

[18]徐志斌:《门户擦出新闻火花网媒迈入主流媒体行列》,http://www.erpworld.net。

[19]林木:《张朝阳反思:感慨网络媒体责任》,载《经济观察报》 2004年1月5日。

[20]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21]蒋亚平:《中国网络媒体现状分析和展望》,http://www.chuanmeinet.net。

[22]从广义上讲,播客是博客的一个门类,是“有声博客” 。

[23]该奖旨在鼓励报刊在网上传播中的成就。

[24]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兼与郭乐天先生商榷》,http://gaokao.zjonline.com.cn。

[25]钟瑛:《论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制建设》,载《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年第4期,第20页。

[26]彭兰著:《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27]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28]余义勇:《关于网络新闻的思考》,http://www.chuanmei.net。

[29]董天策著:《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2003年版,第26页。

[30]通常指全天候24小时播报信息。

[31]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