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

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龙翊雯翠绿舒展的葡萄苗,给湖南省宁乡县金洲乡关山村农民邓汉光带来无限希望——明年就可以挂果了。农民称石教授为“湖南果树110”。一届又一届研究生成为她服务农民的好帮手。2006年,已经57岁的石雪晖居然报名参加司法鉴定人考试,并顺利拿到了执业证书。

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

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龙翊雯

翠绿舒展的葡萄苗,给湖南省宁乡县金洲乡关山村农民邓汉光带来无限希望——明年就可以挂果了。这葡萄苗是湖南农业大学果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石雪晖教授送给他的。10月4日,年近六旬的石教授来到关山村,帮助村里做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规划,走访帮扶对象邓汉光。国庆长假,她照例没闲着。

这是湖南农业大学的统计:从1988年开始,石雪晖坚持下农村义务推广科研成果,20年足迹印满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56个县市,98个村庄,数百户农家,行程6万公里,为农民义务讲课140多场,指导农民新建果园2万多亩。

不止一个农民告诉记者:“石教授是我们最喜爱的教授。”湖南常德市政协副主席燕中炎说:“石雪晖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

“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

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湖南桂阳县正和乡欧家村2400余亩柰李连续3年挂果稀少,农户们一筹莫展。1997年农历小年那一天,村支书欧阳满茂开着一辆旧吉普车找到石雪晖教授,歉疚地说:“我们没有条件,只能开吉普车来接您……”石雪晖打断他的话:“你就是开拖拉机来,我也去!”直奔果园,石雪晖仔细查看了果树的长势,当场给农户传授促进柰李结果的方法。欧家村的柰李次年喜获丰收。2002年1月31日,石雪晖带着研究生第四次来到村里。这一次,她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无偿赠送给村民的500多株果树苗。

下乡次数多了,石雪晖对去过的农户都能叫出名字,还能用方言与他们交流。湖南省澧县澧阳镇朱家岗村村民周远玉家里挂着一块小黑板,这是石教授给农民讲课用的。先集中上课,再下地手把手指导。周远玉说:“8年了,记不清石教授给我们上了多少课,画了多少图,只知道我们一个个学会了种葡萄。”

石雪晖随身带着一个手机,一个小灵通,里面存满了农民的号码。农民遇到紧急情况,一个电话打来,石教授就风尘仆仆跑去解决。她的小灵通是咨询热线,手机是答疑短信平台,邮箱接收求助信件。农民称石教授为“湖南果树110”。

石雪晖经常对她的研究生说:“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提子盛产于新疆,因其口感好、价格高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可缺少干燥少雨和昼夜温差大这两个条件,要使提子在南方安家并非易事。石雪晖住进农户家,试验观察,研究出10大配套技术,攻克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效栽培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亩产纯利过万元的高效无公害栽培。湖南澧县的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量3000万公斤,年产值达1.5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南方吐鲁番”。

深入田间让她的研究硕果累累。她主持或参与的教学、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十多项。由她主持的“草莓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以及“柑橘、葡萄、草莓抗逆性生理机制研究”课题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在权威刊物发表了论文65篇,主编或参编专著与教材13部。其中一本《葡萄优质高产周年管理技术》,专讲“傻瓜技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配上图片,详细说明葡萄种植的过程,目标是让农民“谁种谁发财”。

“我们要给农民朋友新技术,还要给他们现代农业的新观念”

2007年7月下旬,澧县几个种植葡萄的乡镇出现险情,即将成熟的葡萄大面积掉果,县政府赶紧向石雪晖求助。石雪晖赶到现场一看:果子结得太多,营养跟不上,缺钾。得马上疏果,加施钾肥。下了诊断,却无人动手。农民舍不得剪掉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子。

石雪晖想起她在日本香川大学留学的见闻。那里大棚栽种的草莓个个色泽鲜艳、甜美娇嫩,价格也不菲。这是日本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化、定量化生产的结果。然而在国内许多地方,一贯的生产观念认为收成越多越好,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导致效益下降。

必须让大家转变观念!石雪晖挨家挨户劝说:“一个只能挑100斤担子的人挑200斤肯定闪腰,葡萄也是一样,果结多了营养就跟不上,质量下降了,收益怎么能提高呢?它也要搞计划生育哪。”

农户们这才动手疏枝疏果,打下的果子堆成了小山。十几天过去,树苗恢复了神气,晶莹饱满的果粒吸足了营养憋足了劲地长。那年澧县葡萄收入过亿元。

认识石教授之前,王先荣是澧县一个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在教授的帮助指导下,他成长为“葡萄大王”,高级农艺师,湖南农大客座教授。王先荣牢牢记住石教授的话:“我们要给农民朋友新技术,还要给他们现代农业的新观念。”他带头创办经济联合体,带领乡亲致富,光荣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

作为全国优秀教师的石雪晖教授,至今每年仍有900课时的教学任务,要为农民服务,又不能耽误学生上课,她只有把所有的节假日利用起来,有时候凌晨坐车赶回学校接着上课。需要帮助的农民太多了,石教授想出一个“分身术”——把服务农民的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学生,把科研基地办到农民家里,放假了,她把果苗送给学生到农村推广,下乡也时常带着研究生跑。一届又一届研究生成为她服务农民的好帮手。

“最需要我帮助的人,是农民;最重要的事情,

是传播科技;时间,就是当前”

王先荣告诉记者,石教授经常无偿地把果树苗、专业书籍、实验仪器送给农民,从来不收费。几年来,石教授先后送给他国内外果树苗1850余个品种,上万株。王先荣过意不去,悄悄替石教授交了3000元手机费。石雪晖发现后把钱退给他,责备说:“我堂堂一个教授连电话费都交不起?”

2006年,已经57岁的石雪晖居然报名参加司法鉴定人考试,并顺利拿到了执业证书。她考这个证干嘛?原来她发现有农民被不法苗木商贩欺骗受损,她要拿起法律武器相助。2007年,她帮助新化县一位农民鉴定了苗木受损情况,追讨被骗的钱财。

2002年,隆回县观音塘村农民李爱生的果园丰收,为感谢教授,李爱生特意给她汇去了2000元钱顾问费,没想到,汇款在3个月后自动退回。一查才知道,石教授根本没去领。这钱退来退去,石雪晖只得打个电话去:“老李,你不该这样做,我有自己的科研经费,这钱你收回去。”

其实,她的科研经费并不宽裕。20年主持参与了十来项课题,总共经费只有36.7万元。获省科技进步奖的5万元奖金,她不取分文,全投入科研。每次下乡、出差都是她自掏腰包。石教授骑着一辆旧自行车穿行在教室果园之间,整整18个年头,除车架没换,其他的零部件都换了好几茬。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强教授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雪晖教授采取了最不市场的工作方法,将知识和技术无私奉献给农民,她是我们农大人的榜样。”

记者做了张表格,想让她统计服务农民的有关数目。没想到,返回来的仍然是一张空白表格。旁边写了8个字:“应该做的,不要统计。”

事后,石雪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问大臣,‘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他没有得到满意答案。一天他微服私访到农户家。傍晚时候,一个受伤的陌生人敲开农户的门,他正被人追杀,农户毫不犹豫帮他躲过一劫。国王问,你不怕杀手报复吗?农户平静地回答:‘最需要我帮助的人,在这样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这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我就想呀,农户的话难道不是对我们说的么?最需要我帮助的人,是农民;最重要的事情,是传播科技;时间,就是当前。”

——《光明日报》2008年10月30日

◎阅读提示:人物通讯是我们要经常用到的一种新闻文体,但过去的人物通讯常常把人物写得“与众不同”:或者是把他们写成精神境界高不可攀的殉道者,或者把他们写成无所不能的“高大全”式的英雄,或者把他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这篇通讯好就好在它是用翔实的事例、细腻的笔触,详细讲述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石雪晖教授在做好教育本职工作的同时,20年如一日,义务服务“三农”的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感人事迹,不事雕琢,真实生动,写出了一个可亲可信、平易近人的新时期与工农相结合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采访作风的深入和朴实的叙事方式,使典型人物有血有肉,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