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教育奠基之作

中国教育奠基之作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基攻坚:中国教育奠基之作播出时间:2005年1月5日   主 持 人:雨亭       责任编辑:李仁主、罗厚、王娟主持人: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两基攻坚”这项工程,也许很多听众朋友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还有一些朋友不太了解“两基攻坚”是什么意思,帮助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项工程我们称为两基攻坚。

两基攻坚:中国教育奠基之作

播出时间:2005年1月5日   

主 持 人:雨亭       

责任编辑:李仁主、罗厚、王娟

主持人: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两基攻坚”这项工程,也许很多听众朋友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还有一些朋友不太了解“两基攻坚”是什么意思,帮助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项工程我们称为两基攻坚。回顾一下去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一个数字令西部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农民为之一振,中央财政将会投入100亿元,2004年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在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那么西部地区的两基攻坚意味着什么呢?在2003年的时候,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同时成立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由国务委员陈至立任组长,到目前为止,作为西部攻坚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这些项目的进展都是非常顺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两基工程这个话题。嘉宾是我们的同事,刚刚从云南采访回来,采访这次报道的中央台实习记者王娟,你好,王娟。

王 娟:雨亭,您好。

主持人:同时,我们今天还通过电话连线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仪群,一起来更多地了解他们解决两基攻坚的好办法。您好,周厅长。

周厅长:您好。

主持人:王娟,这次你到云南西部山区宁浪县采访,听说你们从北京出发,到这个地区花了十几个小时,早晨的节目我也听了,你当时介绍说山路非常难走,坐了很久的汽车。当时采访的情况是什么样的?给听众朋友介绍一下。

王 娟:我这次采访的主要是云南和贵州两省,我们是23号早晨7点从北京出发,换乘两次航班之后到达云南丽江市,这之后我们乘坐一辆中巴在山路上颠簸了6个多小时,在晚上8点半的时候才到达了目的地宁浪县,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采访团中几位记者都已经支撑不住了,但是一路陪同我们的周厅长告诉我们说,原来没有建立寄宿制学校的时候,很多孩子就是这样每天徒步翻过几座山去上学,太苦太远,再加上经济困难,很多孩子就被迫放弃了上学。现在这些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因为云南建立了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可以住在学校里,不用每日颠簸在路上了。

主持人:可以说现在他们的上学条件,包括生活条件改变了很多。周厅长,刚才我们的实习记者王娟介绍了一些情况,这次在当地也是跟您见过面,采访过您。像宁浪这样偏远的地区在云南是不是还有很多呢?

周厅长:是,云南山区占了全省面积的94%,所以老百姓居住得十分分散,我们的办学校点之多在全国也是排在前列的。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西部两基攻坚工程,给我们送来了福音,通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我们就可以使分散的孩子们集中到学校念书,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孩子入学难的问题,同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现在在云南一共建立了多少这样的寄宿制学校?

周厅长:根据云南山区的特点,云南省委省政府在80年代就开始建立寄宿制学校,我们已经建立了102所民族中学寄宿制学校,寄宿制的小学已经集办了3000所。

主持人:王娟,这回你到那里去采访,你看到现在那里的寄宿制学校多不多?分布点怎么样?

王 娟:数目还是很多的,基本上像周厅长介绍的,原来在云南这边的教学点有19000多个,其中15000多个都是一校一师这种制度,等于说这种精力浪费非常大,他们建立这种寄宿制学校之后,让学生相对集中,而且我去这些学校的宿舍看过。其实,这些学生的宿舍条件还是很简陋的,但是孩子们依然非常开心,因为他们现在在学校住,可以避免他们在来回路上的这种颠簸之苦,而且学校还会给寄宿制学生每人每月25元或者12.5元的补助,虽然数目不多,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家庭负担。给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女孩,叫徐如兰,她告诉我说,以前就是因为学费的问题差点辍学,在她小学毕业的时候考上了初中,但是没钱交学费,她在家里哭了一夜,第二天爸爸到集市上把马卖了,给她换了一年的学费。

主持人:这次建立这样一个寄宿制学校,扶持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学。国家的两基攻坚工程的确能够让农村孩子进得来,还能让孩子留得住,让他们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同时还要让孩子学得好,就是教学条件也要不错。我们从王娟发回的报道看到,云南省为了保障贫困学生有学可上,制定了三免费政策,免去部分学生的学费、杂费和教材费,这样40多万的学生因此顺利走进了校门。这一部分资金从什么地方来?以后能不能有保障,能不能跟得上?这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周厅长。

周厅长:现在通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可以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增20万的初中孩子能够到学校住宿。由于云南经济欠发达,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还十分贫困,要让孩子进得来,还得解决他留得住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这种农村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他们能够留得住。云南省委省政府从2000年开始,就在边境的25个县和7个10万人口以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和藏族地区对农村贫困中小学生实行了“三免费”教育,就是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免文具费,到今年我们省级财政投入了7200万元, 14万贫困农村中小学的孩子能够享受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免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这样让孩子进得来,还能让他留得住。同时,我们还对寄宿制的农村贫困中小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到今年我们省级财政投入了6000万,使得50万这样的孩子享受到了寄宿制的生活补助。

主持人:除了咱们省级财政投入,国家也一直在大方面的投入上做很多的保证工作。在节目开始我们提到,有一个数字让西部地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农民为之一振,就是中央财政会投入100亿元。在去年召开的一次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上,当时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在强调这笔专项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的时候,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印象很深。当时说这100亿元是用来打酱油的,不是用来打醋的,为了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要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转机制,这笔资金在分配和管理上面也要实行奖补结合、绩效考评的办法,和各省政府签订协议。听众朋友非常关心的就是资金落实,让孩子们真正能够留得住,不会因为一时没有钱上学而离开学校回到家里。广州听众两次发来短信,他说:“国家对于计划大力投入是好事,但是资金的落实问题怎么来解决呢?具体实施问题又怎么办?资金应该是真正尽其用,现状才能够得到真正根本的解决。”非常感谢听众朋友的支持和关心!还有一位永州的听众说:“我真的希望国家能够多建立这样的寄宿制学校,因为在很多乡村,那里的环境很差,道路非常坏,连拖拉机都开不进去,更别提孩子们去上学了。”王娟,我也知道你这次采访时也看到很多学生的现状和当地的生活条件,我看到有篇采访报道的是云南丽江宁浪彝族自治县一个中学的学生,他说:“我住在草坪村,上学步行要3个半小时,多半还是山路,还要过一条河,有宿舍之后,再也不必每天披星戴月奔波在家和学校之间。”像这种情况,在当地是不是非常多见?

王 娟:非常多,而且我去的一个学校,其中几乎全是寄宿制学生,如果每天要上下学的话,有一个学生最长需要6个小时奔波在路上。

主持人:当地现在建立这样的一些寄宿制学校,他们的生活条件到底怎么样?是不是让孩子们能够生活起来非常舒适和愉快?

王 娟:应该说在当地和他们原来那种条件相比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像他们每个月有的发25元,有的发12.5元这样的生活保证,基本上已经够这些孩子在学校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了。

主持人:而且除此之外,我也特别注意到,现在在当地很多人都这样感慨说,在西部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这次我们提到两基攻坚工程,不仅是建立这种寄宿制学校,让孩子进得来留得住,还能让他们学得好。因为,现在我们在这样一些西部地区非常欣喜地发现,当地开展了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在昆明时,一个中学老师就告诉我说:“非常高兴看到我们云南丽江宁浪那里的孩子们盼望每周上两次多媒体教学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很好。”和城里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的教育资源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一些地方就实行远程教育这个办法。宁浪当地的学生采用这个办法收效怎么样?我们先听一听周厅长给我们介绍相关的情况。

周厅长:实施两基攻坚工程,中央除了投入100亿以外,还配套实行了国家免教科书费,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我们云南省也是受益的省之一。按照国家的规划,我们已经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现在为止,2004年在农村364个学校设置了计算机教室,还在农村的完小和农村小学设立了3800多个卫星收视点,在4500多所村小设置了光盘教学点,这样使得我们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设施设备大大改善。通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这些设施设备可以使我们农村的中小学接受最新的教学资源,对于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是这样的。现在在城里,很多大城市的孩子们对于这种远程教育已经不陌生了,甚至很多中小学生在大城市上网,对通过电脑来学习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却不容易,可以说电脑和网络为偏远闭塞的小山村的孩子了解世界神奇之窗架起了一座桥梁。王娟,你去采访的时候,看到当地的孩子们通过这种远程教育学习,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王 娟:我觉得这种远程教育在极大程度上开拓了这些学生的视野。我去他们学校机房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非常熟练地在那儿上网查信息,包括查阅和他们学习有关的东西,而且很多老师通过电脑自己制作了教学用的课件,通过电脑多媒体来演示,效果非常好。我可以这么说,他们可能在物质上比较贫乏,但是在精神上他们是相当丰富的。

主持人:一位海口听众发来短信说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认为资金保证寄宿制的这种教育,还有远程教育等只是实现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的一个方面,此外,我觉得还应该通过一些相关的手段来监督和督促他们的家长,让自己的子女能够去上学,因为在农村这个问题也很关键。”周厅长,当地有没有这样一些措施和办法?

周厅长:广大农村中小学虽然盖了房子,有了设备,也配置了教师,孩子能不能进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由于贫困,必须要给他一定的生活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同时要免去他的教科书费和杂费,就是中央提倡的要使广大农村贫困中小学这样的孩子实现两免一补;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广大农村地区,有不少家长思想观念比较陈旧,送孩子念书的困难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是要通过当地的乡、村广大的干部和老百姓去做孩子家长的宣传动员工作,要让他们自觉地把孩子送到我们的学校来。同时,也要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让它吸引农村的孩子,特别是让他念完初中以后,能够觉得对家乡有用,对家庭有用,对自己将来的成长有用。

主持人:一位云南听众说:“非常高兴听到咱们云南的消息,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农村教师力量也是严重不足,这有可能是制约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想了解一下,云南省在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周厅长:农村的教师除了数量不足,还有一个教师素质需要提高的问题。就数量不足的问题来讲,我们没有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光教师的缺口就是1.3万,这1.3万我们已经做了规划,制定到两基工程的实施规划当中,教师的补充是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教师的补充,要从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合格的教师中吸收一部分;另外,要严格教师的编制管理,对省里的编制财政厅和教育厅制定了重要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第三,还要实行对口支援,让我们高校新增的教师,还有青年志愿者支援这些地方;第四,就是要清退我们教师编制中一些不合格的教师,或者是占用编制的其他人员,通过这些渠道来补充我们的教师。

主持人:在节目结束之前我再念一条听众短信,一位北京听众说:“我曾经在云南工作过一段时间,那里的农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村里面最好的建筑不是政府,而是学校,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希望两基攻坚工程能够越做越好。”

国家打响两基攻坚战以来,西部各省都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两基攻坚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信云南省实施的这些好办法,也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实施。在今后节目当中,我们还将继续为您报道这方面的相关情况,我们也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所有西部地区的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享受到很好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