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其经济观念

农村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其经济观念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农村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其经济观念在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的今日,对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及经济状况的了解是乡村经济传播研究的基础。而实际情况也表明,在国家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鼓励下,J市部分农村家庭普遍只剩下口粮田,土地多数为工业企业所征用,或逐步集中给大户统一种植,而散落的农民则进厂务工或给大户进行耕种,挣取“工资”。

一、农村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其经济观念

在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的今日,对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及经济状况的了解是乡村经济传播研究的基础。我们需要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经济状况出发,把握他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知以及当前的经济观念。在此基础上,试图了解在既有经济状况与经济观念下,农民在经济传播过程中的需求与满足情况。

1.农民家庭经济状况

在调查中,如图3-1所示,60.8%的人表示自己的家庭收入水平在所在村子中属于中等水平,日子过得“挺不错的”,“都还行”,17.2%的人表示家庭经济在村里属于中上等,15.6%的人表示处于中下等,表示自身属于富裕户或贫困户的比例很低,分别为4%及2.4%。

img57

图3-1 关于家庭收入水平与本村整体经济水平相比较的统计

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富农政策高度扶持的大背景下,农村民生已经很大幅度上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被调查的J市基本上脱离了贫困,农民的经济条件开始趋于稳定且表征为上升趋势,农民对于生活的满足感较之以前有一定的提升。

在对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调查中(见图3-2),51.2%的家庭主要依靠耕种粮食作物。在耕种的同时,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对象还同时务工,其中31.2%的人在外乡打工,41.6%的人在本乡镇打工。这种情形在当前我国东部农村比较典型。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对于非农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土地收入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农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多数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投向非农产业,以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农民”身份开始向“农民工”身份进行转变。

img58

图3-2 关于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统计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收入渠道之外,在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依靠个体或合营的服务业为生的群体占到了总人数的19.6%。农村里从事小规模经营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小规模经营不仅包括日杂、餐饮等行业,也包括租赁、生活服务等行业。由此看来,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商业收入也开始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其实,农村这个概念的内涵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一直在变化。原本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格局早已被完全打破,除了在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中还有部分家庭从事着耕种工作(其耕种工作同时也会从事其他工作),只有较少的家庭,如调查中显示的4.4%栽种经济作物,6.4%从事养殖业,农村传统的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十分明显。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离开土地的农民的经济观念较之以往由土地依附形成的观念会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收入来源,我们也调查了农村居民生活的主要支出。如图3-3统计结果所示,92.4%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支,54.8%表示用于下一代的教育上,医疗开支与人情开支各以39.6%的比例排在第三,农业生产投资占了31.2%,其他的开支比例则相对较小。

由此项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目前开支还是保持在基本生活所需的层面上,日常生活、教育、医疗、人情开支较大,这与传统农村民生状况是一致的。较少涉及投资、理财娱乐消费等现代性较强的活动上。

img59

图3-3 关于家庭主要开支情况的调查统计

从家庭收入及家庭开支两项调查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民的生活收入呈上升趋势,支出也相对稳定。这与对于家庭经济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也是一致的。被调查对象中34.8%的人表示对目前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满意,14%表示较不满意,41.6%的人表示一般,3.6%表示很不满意,5.6%表示非常满意。

尽管总体上被调查对象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较高,但被调查者中仍有47.6%的人表示目前家庭经济还是有压力的。农民的压力主要来自何处?图3-4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其中50%的人表示压力来源于小孩的教育,43.1%的人表示压力来源于日常生活,39%的人表示来源于住房,34.1%的人表示来源于医疗开支,21.1%表示来自于人情开支,8.1%来自农业生产投资等。

img60

图3-4 关于家庭经济压力的统计

由此看来,在J市尽管农民税费负担减轻,经济收入来源也比较多样化,各种惠农政策的出台也给予了农民一定的实际利益,然而日常生活开支的加大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压力依然使得当前农村居民普遍感觉经济压力较大,存在结构性紧张,而且多数村民表现出强烈的致富动机与相关信息需求。

2.农民的经济观念与经济意识

农民传统的经济观念是围绕着土地而产生的,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将土地视为自身财产与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故此国家农村经济制度改革都是从农民与土地的所有权关系上展开的。我们认为对于土地的态度是农民经济观念改变的基本出发点和最重要的标志,故此专门对农民土地利用的情况、态度也进行了调查。

(1)农民的土地观念

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如图3-5统计数据显示,20.4%的人拥有1亩以下土地,62%的人有2~10亩土地,1.6%的人有10亩以上土地,16%的人已经没有土地了。这个数字真实地反映了苏中地区土地的使用与分配状况。而实际情况也表明,在国家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鼓励下,J市部分农村家庭普遍只剩下口粮田,土地多数为工业企业所征用,或逐步集中给大户统一种植,而散落的农民则进厂务工或给大户进行耕种,挣取“工资”。

img61

图3-5 关于家庭耕种土地状况的调查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16.8%的家庭的土地部分或全部被征用,9.6%的家庭部分或全部承包给其他人,3.2%的家庭部分或全部承包给村里,而70.3%的家庭自己耕种,而这部分自己耕种的人里面绝大多数是家庭土地面积小于2~10亩范围内的。据实地调研,若是种小麦水稻这样的粮食作物,一年的纯收益在700~800元/亩左右,将土地转包给村里或者大户普遍每亩每年100~400元不等,若土地被一次性征用,征地补偿根据不同的用途与政策从每亩4000~50000不等。就土地的若干种用途所创造的收益看来,具有经济理性的农民则会通过转包或征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收入,用土地换回一定的经济收益。不管怎样,土地依然是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之一。

在对于土地使用方式的态度上(见图3-6),36.8%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征地或转包土地解放了农民的劳动力让农民投入到另外的工作中去,46.4%的人表示说不清楚,16.8%的人表示不同意。而对于征地或转包后土地相对集中,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这样的观点,36.8%的人表示同意,16.8%的人表示不同意,46.4%的人表示说不清;20.8%的人表示征地或转包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影响,38.8%的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这几个观点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民对于土地适度规模集中政策的理解不是很深,土地转包或者征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多数人并未认识,但有一点是客观事实,即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在现代生活逐步取代传统生活的过程中越来越弱化了。

img62

图3-6 关于农民对土地态度的调查统计

有关离开土地后农民务工谋生的问题,40%的人表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9.6%的人认为农民自己都有能力找到活计,40.4%的人表示说不清。对于转包或征地增加了农民负担的观点,27.6%的人表示同意,25.6%的人表示不同意,46.8%的人说不清。在失去土地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民解决务工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农村现有熟人人际网络或者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找到务工机会。

对于“现在农民没有想要种地的了”这个描述,45.6%的人表示不同意,这是整组对土地态度的判断中态度指向最明显的数据,多数农民表示“有土地就是有保障”,“农民就是要种地”,“有地至少肯定可以吃饱”。这其中多数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从这组数据来看,农民虽然已经原子化,村庄记忆逐渐减弱,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以土地为经济基础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并没有变化,土地仍是多数中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也是精神支柱,是其生活在村庄里唯一可以继续保留的身份标识。当问及希不希望自己家的土地被征用这个问题,30.4%的人表示同意,36%的人表示不同意。由此可见,农民们在土地经济、土地价值实现这个问题上已经出现了两种观念,这两种观念分别为带有历史遗留的保守经济观,和充分利用土地价值的现代经济观,想用其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两种观念在农村并存的现状就构成了我们所理解的“传统经济理性主义”。

这里所谓经济理性主义,是指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试图获得的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经济理性主义是福利经济学范围的概念,意思是说现阶段的经济收益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效果,改进资源的配置方式还会有更高的效率。这样的经济理性主义是充满着现代性的经济观念。但就被调查对象所在的苏中农村这样的环境背景,结合调查数据,我们倾向于将农民的既有的经济观念认作是“传统经济理性主义”,即他们追求着物质性补偿最大化的同时,也不肯放弃心理和生活所依托的历史价值观,即传统保守的经济观念。此两种观念相互交织,就构成了今日被调查对象经济学层面的群体特征,构成了他们特殊的经济观念。

(2)现代性经济观念

土地是农民们自古以来所依存的经济来源,在市场化、城乡二元流动发展起来之前,农民们的经济观念和生活基本上是围绕土地展开的。考虑到在J市农民们的经济观念已在当地市场化的影响下有所转变,因此,考察传统经济观念与现代经济观念的融合程度及发展趋势成为了我们考察农民们的总体经济状况及其经济观念的重点。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3-7),对于炒股/基金8.4%的人表示比较了解,37.6%的人表示有些了解,54%的人不了解;对于投资/理财8.4%的人表示比较了解,35.2%的人表示有些了解,56.4%的人完全不了解;对于近两年城市金融话题如通货膨胀等专业术语或经济现象9.6%的人表示比较了解,30.8%的人表示有些了解,59.6%的人不了解。相比之下,对近几年媒体报道比较多的“金融危机”概念了解的人比较多,56.2%的人表示有些了解,13.3%的人表示比较了解,只有30.5%的人不了解。

通过对这些现代性很强的经济名词或术语的调查我们明显地发现,被调查的农民对这些名词概念并不熟悉甚至陌生。有限所知也是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如87.7%的人是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到以上名词,32.4%的人通过报纸杂志,20.7%通过网络,15.1%通过返乡农民获知,其余所占比例极低。由此可见,被调查群体的现代经济理念相对薄弱,也很少参与相关的经济活动,如投资理财,他们的经济观念是相对传统与务实的。而对于这些经济类名词概念农民是否有必要去了解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2.1%的人表示很有必要,29.3%的人表示比较有必要,17.7%的人表示无所谓,表示不太必要及不必要的人群为30%。34.8%的人表示曾经主动获取过这些现代经济知识,65.2%的人没有主动获取。从此数据可见,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了解、学习并形成这样的现代经济观念。

img63

图3-7 关于是否了解现代性经济名词的调查统计

关于现代消费投资观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31%的人认为家庭的消费水平比较高,58%的人认为一般,10.8%的人认为比较低。在这样的消费认知之上,消费观念也呈现出了我们认为的传统经济理性主义特征。

如图3-8统计结果显示,70%的人认为家庭大部分收入应该用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吃穿住行的条件,但也有20.8%的人表示不同意;83.6%的人同意大部分收入应该提高教育花费,把钱用在下一代身上;74%的人认为应该把钱存入银行,其中14.8%的人表示不同意;50%的人认为部分收入应该购买保险等经济保障,30.8%的则持相反的意见;对于将收入拿来投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37.6%的人表示同意,但也有44.8%的人表示不同意。从这些关于消费投资观念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民们既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尽量改善吃穿住行的条件,同时也希望经济状况可持续发展,将钱存入银行,并为下一代做考虑。对于保险及投资这样的现代经济行为,农民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只有少部分的人愿意从事这样的风险投资活动。既想迈向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又无法理解与接受带有风险的经济活动,这是农民现代经济观念的本质与矛盾之处。

img64

图3-8 关于是否赞成相关消费观念的调查统计

(3)无处不在的经济意识

“改革开放农村实施联产责任承包制,解放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刺激了农民的责任心,提高了产量,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三十年之后,这个联产责任承包制通过实际来看,却又变成了社会生产力低下了,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一家人,人均五分田到一亩责任田,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两亩、三四亩的面积,所以导致农民都在打工,很少有专门在家种田的,这些田实际上就是一种浪费。”

“在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目前这个水平的情况下,每家每户分散的耕种小部分的田亩,实际上是增加了成本,应该像美国大农庄似的那样运作。所以我们某些村子已经把大片的农田集合起来给几个人种,变换品种,种蔬菜,种西瓜等,做高效农业,种田的几个人收入则很高,土地租金分给农民,农民根本不用自己去种地。”“工业搞好了,村子经济就好了。”[3]

“我们村经济属于中等水平,而三丰、忠爱等算是经济先行村了。而这些经济上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四个字——集体工业。分为两块来理解:以前有集体经济底子的村子则厂房多,固定资产多,好发展,也好发包给别人;另外一个就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工厂数量的减少,经济水平就与招商、承包给别人土地办工业的数量相关。大桥镇政府具有考核指标,每个村每年都有招商任务,我们佘板村任务就有三个,而这指标就与村干部的待遇,业绩直接挂钩了。我们村子经济状况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厂子。”[4]

由上述访谈资料可以发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在以J市为代表的苏中地区已经发展的逐渐成熟和稳定。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的土地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培养和强化了传统小农的平均主义意识,“有饭一起吃,有地一起种”。而在乡村不断城镇化的如今,多数农民在见识了多数工业致富的例子、外出打工的经验以及村级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不断发展的现状,他们现代经济理性意识不断生长,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逐渐表现出无处不在的“经济意识”。

“现在只有办厂子,包工程才能算是挣钱。”[5]

“现在只有老年人要种地了,年轻人都是打工,进厂挣钱才比较多比较快。”[6]

“没有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怎么上得去?这些东西只能靠经济来带动,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好办事。”[7]

“农民想富也得有资金,没钱只能靠劳力打工,别想创业或做其他的事情,创业说的容易,没钱你怎么创业。”[8]

在和农民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言必谈金钱的“热情”,所有问题的症结都落脚在“钱”的上面。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意识使得财富、挣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认知与判断工具。而且随着现今农民们收入渠道的增多,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已经逐渐习惯围绕着挣钱为核心的乡村生活。加上苏中地区农村环境的日益变化,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土地的用途开始转型,乡镇的主要工作从日常行政管理向招商引资等战略发展方面转变——在这些改变的熏陶下,农民形成了以经济意识为主的价值判断体系,不论是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认定都从“经济”的私我角度出发,乡土社会的熟人圈子、社区凝聚力已经慢慢消弭,原来的以宗族、地缘为联系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已经慢慢地被解构了。

综上所述,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增长,生活条件也随着收入的增长得到了改善。传统的乡村社会已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间的二元流动,农民经济状况及观念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既有经济观念可以被认作是“传统经济理性主义”,即他们追求着物质性补偿最大化的同时,也不肯放弃一些传统保守的经济观念。而在现代经济观念的影响下,农民们基本已经认可了“农业不挣钱”这样一个基础事实,认为出门打工是改善生活质量最直接与快速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农民们普遍认为从商,不论是个体开店还是办厂创业,是获得财富的好方式。就此,形成了“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现代经济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