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国际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国际的思考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至少有两方面的必要性: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利于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才能掌握和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二是以文化形态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有利于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国际的思考

全球传播是随着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特别是卫星通信技术、跨国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新媒介的发展和普及,而形成的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传播系统。全球传播的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意识形态传播,目的是服务于本国利益。在国际战略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希望通过国际传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影响。美国历来十分重视美国之音等电台的国际广播宣传活动,认为国际广播是非常重要的对外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宣传的渠道。美国之音的宣传任务曾被确定为“利用广大的无线电网与共产主义作斗争”。美国前新闻署署长爱德华·默罗说,“美国之音的广播是阻挡不住的”,它“能够促使一个国家团结起来,增强他们的信心,也能够煽动人们起来暴乱”。[41]1992年12月27日,英国《星期日快报》发表题为《BBC动员起来对红色中国进行大规模“入侵”》的文章,说“BBC正在加紧其对共产党中国精神和思想上的全方位‘入侵’的战斗”。[42]20世纪后期,国际卫星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展,为全球传播插上了快速发展的翅膀。

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流动趋势呈现两个突出特点,即信息传播的不平衡与文化霸权的突现。由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造成了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日本新闻协会研究所曾发表一项对亚洲14个国家29家主要报纸的“国际报道”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国际新闻的主要提供者是西方信源。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在世界上生产、处理、储存、输出的信息最多,这个国家,从电视节目到数据库,支配着全世界的信息。美国通过赢得技术上的优势,今天已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信息社会。美国控制着世界上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并且将美国的文化和思想深深地渗透到全世界人的意识当中。”[43]席勒在1971年写道,美国“强大的传播通讯系统构成了一个帝国网络,这个网络反映出其强大的技术经济实力,它构成了一个权力金字塔,美国处于控制地位的塔尖,底层则是经济薄弱的新独立国家”。[44]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平衡性和世界信息流通的单向性,许多国家认为本国文化有可能被外国文化支配,担心外来信息会破坏本国的道德系统或政治系统,一些外来传播内容存在着将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或价值观扭曲,有动摇本国文化的统合性的危险。事实上,个别传播大国也是把对世界信息流通系统的支配看做是推行其文化扩张主义的过程。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曾指出,“美国更微妙的比较优势是包括文化、民主政体、自由市场吸引力和信息优势等等的软力量。”[45]在美国人看来,霸权不仅仅是展示和运用金钱、市场规模和武力,更是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综合运用,其中自然包括“使一个民族受到赞美和尊重的无形的东西”。约瑟夫·奈曾这样写道:“美国应利用自己庞大的软力量工具,把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经济模式和社会政治制度投射出去。”[46]美国在以军事、经济力量压服人的同时,也要用自己的说法去让人信服、心服。在各种贸易谈判中,美国总是以“贸易自由”为由,千方百计迫使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开放文化市场。这种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对全球性文化的控制,并不是以明显的政治手段,而是基于把文化产品(信息)作为可售商品来实现的,使得西方文化帝国主义表面上看是一种商业结果。

全球传播不仅影响国家的内政外交,也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意识。由于对全球传播在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我国信息传播中出现了“跑洋车”、“送洋货”的现象。这容易使我们在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主动攻击面前处于不利地位。面对西方的信息传播强势和文化霸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找准位置,面向世界,积极应对,这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全球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全球立场上看问题。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关系非常密切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要置于信息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环境下来研究人们的思想、行为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办法,同时也要不断吸取和利用他国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成果。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性。在以阶级国家构成的国际社会中,人总是有政治倾向和政治观念的,不存在没有政治观点的中性思想。即便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抓得最突出、最紧的是政治教育而不是道德教育,其成效也是最突出的。美国政府在政治教育方面以“硬性”行政措施来保证其贯彻实行,其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确定不移的,其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文化性。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作为国家力量的精神资源和政治合法性的精神机制已备受各国重视,文化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领域,既可以赋予强权扩张以虚伪的合法性诠释并提供进行政治渗透的手段,同时也能为进行政治抗争的民族及国家提供精神动员机制和组织手段,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化主权已被提升到国家利益的战略层面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至少有两方面的必要性: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利于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国文化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才能掌握和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7]使中国文化在融合西方文化精华、摒弃西方文化糟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新。二是以文化形态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有利于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统一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利用文化传播的特点,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通过创造和传播大量优秀的文化产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的交流,更能体现世界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多元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展示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魅力。

【注释】

[1]《论语·颜渊》。

[2]《论语·子路》。

[3]《论语·卫灵公》。

[4]《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3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0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5页。

[9]《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10]《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2页。

[1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0~602页。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13]《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85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15]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270页。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9]转引自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20]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第206页。

[2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9页。

[22]《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8页。

[2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页。

[24]刘继南:《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5]《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8页。

[26]《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7页。

[2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28]《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29]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178页。

[30]陈作珊、许国峰:《浅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3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3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120页。

[33]陈万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再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3月。

[34]转引自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页。

[3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3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196页。

[37]《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3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39]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40]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41]毕波编:《美国之音透视》,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页。

[42]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4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44]〔美〕罗伯特·福特纳:《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45]李环:《浅析美国国家软力量》,《国际关系学院报》2002年第1期。

[46]李环:《浅析美国国家软力量》,《国际关系学院报》2002年第1期。

[4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