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的难度

研究的难度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研究的难度、方法与价值探索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属于学术史的大范畴。将具有相关性的事物通过比较发现其异同,在研究中将比较中国的和外国的研究的不同,也比较在不同的学术资源背景下理论与方法的不同,通过比较以期发现共有的原理、规律,认识各自的特色、个性;3.交叉学科方法。

四、研究的难度、方法与价值

探索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属于学术史的大范畴。目前,对新闻学“研究的研究”的自觉意识,相对而言还不够充分,专门的、完整的新闻学术史研究还是空白,可直接借鉴的内容相对不足。新闻学研究的演进涉及到这一学科观念、方法、方向、文体、体制等不同方面,涵盖面广,同时它们不是平行孤立的,而是相互嵌套,形成有机的系统,操作起来较为复杂。此外,文献资料(尤其是近十年来过于庞杂)的收集与整理也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

学术史的核心要义是“直面已有(已存在)的哲学家、思想家、学问家、科学家、宗教家、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等已有的学说和方法系统,并藉其文本和成果,通过考镜源流,分源别派,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血脉和趋势”。[8]新闻学术史的研究工作是围绕着新闻学术活动的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从历史、起源、发展、环境背景、流派人物、思想传承、史实梳理、成果品评等方面展开。通常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史与思想史研究起步晚但起点高,对研究者的鉴赏力、判断力有更高的要求。对当代部分的研究还存在时段过近等因素,缺乏历史的观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研究的盲点,影响材料与观点的把握问题。因此,这种学术史研究理想的状态是建立在众多学问家的基础上,有大师级人物担纲、领军进行,是一种大师与大师的对话。对照现阶段新闻学领域研究的实际状况,似乎客观上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主观上作者个人学力不逮,难以对这一学科的知识增长、学术流变,洞若观火、出入无碍。

由于本领域研究要求高、难度大的因素影响,一方面作者需要有大量的精力投入,广泛学习请教,同时也导致了作为一种研究策略,本书研究的定位不是正面地、系统地就学问家及思想主张、学术成果进行学术史梳理评析,而是尝试分析与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相关的问题,具体有三个方面:1.以新闻传播发展史为依据,勾勒出与之相应的学术研究的不同阶段及特点;2.结合有关学术理论、观念与方法,分析新闻学研究文本的语言体式、结构模式、论述方式特点等;3.从研究的取向和研究的影响要素,探讨促成新闻学研究演变的内外路径问题。主要从学术研究环境和思路的视角来考察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变。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突出点在于采用历史的叙述和逻辑的演绎相结合、史论统一的指导原则展开。在历史的描述中不拘泥于时段的限制,有时跳出来,就某一问题或现象内在逻辑上的联系进行前后时期的比较,发现其中的变化和意义;同时,对有些问题又从不同时期、不同的方面去观照,形成一种多元的视角。通过这种叙事策略,试图实现触角四处延伸,视野上下贯通,来认识和把握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对于这五十多年来新闻学研究中的理论、观点、方法等的分析,不是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提取出来进行抽象概念上的价值判断,而是将问题还原在历史的情境中加以审查,既考察理论、观点、方法本身,也考察它们产生、演化的情境和条件,使我们的研究更加接近研究演变的“历史的真实”。

在探讨新闻学研究的演变过程中,具体采取以下方法:1.文献与历史学方法。收集、研读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新闻传播研究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有关对研究的评价、综述的文献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2.比较方法。将具有相关性的事物通过比较发现其异同,在研究中将比较中国的和外国的研究的不同,也比较在不同的学术资源背景下理论与方法的不同,通过比较以期发现共有的原理、规律,认识各自的特色、个性;3.交叉学科方法。不同学科的研究有各自的特点,这里有深厚学术渊源的文学、史学等的研究可以为年轻的新闻学研究提供养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经过独立的发展又有走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新闻学研究中工作式、应用性的影响相对而言根深蒂固,使得学理基础薄弱的问题也相应地突出,对此,运用跨学科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本选题的丰沛史论内容和已有的类似研究,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新闻学研究进程的相关问题为中心,将一些研究成果、现象等放在某个问题中动态地、历史地加以考察,力求达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在一个通观层面,侧重于考察学术研究环境的转化和研究思路的演进,作个人认识上的梳理,勾勒出新闻学研究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以及影响方面的分析,其中对三个研究阶段的新闻学研究内涵加以概括,提出三个方面学术研究资源的借鉴,对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路径分析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由此而来的是,在体例上本书与目前主要按专业、人物、著作的同类研究也有所不同,力求体现出史论的有机结合。

探索新闻学研究的演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于:

第一,开拓研究新领域,显示出学术研究的张力。在新闻学术研究中,重复现象屡见不鲜,如有关媒介的“双重性”(即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被在同一层次反复论述过,成为一种简单劳动,而媒介集团化研究的推出,一时又被跟风狂炒,众多的大同小异,甚至观点、材料都雷同的文章,不仅原创性被湮没,而且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被工作的行政思维所替代。本选题触及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同时,又是新闻学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新颖,不炒冷饭,也不追赶时髦。从研究选题的角度分析,这其中有大量的史论内容,可供挖掘整理,是个研究的“富矿”,具备在材料与观点结合方面形成高水准研究的可能性,有学术研究的张力。当然,即便选题能算得上“取法乎上”,而研究的开展和水准的保证绝非易事,它对研究者的心性与心智都是个考验,如何把握好这种史论的结合是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二,凸显专门史的研究价值,提升学科建设内涵。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具有专门史的性质,其资料与阐释、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守成性、反思性。一门学科的建立需要有自己的历史积淀,需要有理论体系上的升华。当下的某些研究有种芜杂感,即使是指出新闻传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是列举现象,点到为止,缺乏深入的分析,更谈不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长期以来新闻学的探索习惯并形成一种“机构——记者——作品”的研究模式,其实还应包括它们不断被阐释的历史,概括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评价,否则,会因为缺乏学术史的内涵而显得肤浅苍白。探讨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可以从学术史角度对新闻学的整体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第三,在探讨新闻学研究演变的过程中,本书结合具体研究文本的语言体式、结构模式、论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特点及其利弊得失,从操作及影响层面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有助于克服新闻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如仅停留在叙述式介绍和一二三条经验总结式的不足,使研究脱离感性化的描述,突出学理上的内涵,增强新闻研究领域学术文化的底蕴。

20世纪中国以百年左右的时间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学术研究也与此发生了同步的变化,新闻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开始向纵深领域发展,对于新闻学研究演变的探讨应该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的出场,是21世纪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应有之义和历史任务,本书所涉及到的当代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当然本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通过本书研究在文本中所能构建出来的意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就后者而言,个人对新闻学研究演变的认知和反思,连同研究中的缺陷和盲点也都一并存储在目前的文本中了,可供参照,某种意义上讲也可算是构成本书研究价值的另一方面。

【注释】

[1]孙旭培:《中国大陆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文中提到“根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至1989年,全国共出版新闻书籍1080种,这是1949年至1978年30年的10倍”,以后新闻类书籍的出版在此基础上还有进一步的发展。

[2]赵靳秋:《国际传播协会第53届(2003)年会综述》,《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

[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5]参见陈彤旭:《英语语境里的中国传播史》中“北美以中国传播史为题博士论文总览”。引自《新闻春秋》,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日〕佐藤卓己著,诸葛蔚东译:《现代传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7]钱钟书:《谈艺录·序》(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

[8]张文立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总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