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捍卫电视新闻的严肃性,拒绝娱乐化

捍卫电视新闻的严肃性,拒绝娱乐化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捍卫电视新闻的严肃性,拒绝娱乐化!广播电视的节目,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性质,硬是让新闻报道承担娱乐综艺节目的任务,是南辕北辙的,是毫无道理的。二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在国外早有先例,并不是我们有些同志的发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主持人丹·拉瑟,长期以来坚持新闻的严肃性,反对新闻的娱乐化。

捍卫电视新闻的严肃性,拒绝娱乐化![1]

电视新闻,在全世界都有它的可识性,并非难于认知、不易把握的,新中国的电视不过四十几年的历史,但已积累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新闻的传播规律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

真实性——必须是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包括事实背景、事实过程、事实因果、时间地点、人物言行、价值观念,不能虚构,不能想象,必须完全符合实际。

准确性——必须尽量客观公正地叙述、描摹事实的来龙去脉,不夸大、不缩小、不矫饰、不遮掩,不应以主观失察填充真实景象,不应以认识偏颇顶替现实存在。

权威性——必须在掌握了全局、估量了形势的前提下,进行择优汰劣、举重若轻的遴选,保证新闻的价值和质量,达到发布的率先和高效。

可信性——必须严肃认真地、一丝不苟地传播,规范庄重地、真挚坦诚地报道,不轻飘、不随意、不敷衍、不马虎,表现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负责精神。

在以往的观念上,只强调“新鲜”,而忽略了其他,这就容易造成追新求异、集怪猎奇。其实,大千世界的广远时空,既有闻所未闻之事,也有司空见惯之事;既有突发事件,也有预知领域,怎么可能都是新奇怪异的天方夜谭呢?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但有偿新闻泛滥,新闻本体越来越泛化,而且,为了迎合受众的,特别是商家的关爱,竟然把新闻的根本性质改变了,使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生活的真实反映似乎可以是任何个人的道听途说、随意铺排,甚至可能是传播者的主观想象或者精心制造。有的貌似自我解嘲,有的近乎私塾讲古,有的好像编顺口溜,有的竟如调侃玩笑,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信息共享,哪里有一丝一毫的言之凿凿?

广播电视的节目,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性质,硬是让新闻报道承担娱乐综艺节目的任务,是南辕北辙的,是毫无道理的。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高低深浅,一切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严肃的、负责的传播者应有的态度。

的确,广播电视传播的所有节目都应该贴近受众,“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毛泽东语)。但是,并非一律走娱乐的路,更不能进入固定模式。娱乐综艺节目轻松愉快,往往使人们接受某些刺激、获得某种满足,解除身心疲劳。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收听收看,当然有其道理,无可厚非。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电台电视台娱乐综艺节目五花八门,雅俗共存、嬉笑同在,也有大批稳定的受众群。不过,这类节目终究不同于新闻报道,不同于真正的新闻节目,两者怎能同日而语,又怎能泾渭不分呢?

真正的新闻节目,以发布法令、政令,公布文件、文告,传递消息、资讯,传播事件、情况为己任,而不以“取媚于人、取悦于人”吸引受众,更不应以“招欢买笑、矫情邀宠”进行交易。否则,新闻就会变成任人玩弄、改头换面的稗史野文,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了。

真正的新闻节目也要注意角度、讲究形式。角度新颖、形式完美,自然会给人以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的魅力,可感可信,回味无穷。但这同娱乐性完全是两个范畴的事,不应混淆。

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在国外早有先例,并不是我们有些同志的发明。值得深思的是,我们有些同志一贯欣赏外国的做法,甚至崇拜得五体投地,好像国外的东西只要拿来就是宝贝,无须取舍扬弃,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走过弯路,内部也没有什么分歧。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显得有些凝固么?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外国。

先看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主持人丹·拉瑟,长期以来坚持新闻的严肃性,反对新闻的娱乐化。他说:“如果像好多台一样让新闻和娱乐节目界限模糊不清,我想那样是比较危险的。”他还说:“在CBS,质量永远比收视率更重要。”[2]为什么我们只欣赏他的主持能力,而忽略了他的这一观点呢?

再看德国。不来梅电台的电视总编米歇尔·盖耶尔说:“我们所做的,就是不使‘今日新闻’被那些领导新闻娱乐化的人引入歧途。他们说那样可以使新闻更有趣一些,但这种做法最终与那种献媚取宠的新闻活动并无多大区别。”德国记者协会主席赫尔曼·麦恩指出:“我们不能不承认,当信息‘包装’服务于市场推销目的,因而‘包装’比信息本身更受重视之际,信息对公众的告知功能也就名存实亡了。”[3]

连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都明白的新闻规律,为什么我们倒置若罔闻呢?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传播,应该更加重视真实可信,更加令人心悦诚服,绝对不允许滑入暴力、凶杀、色情、怪诞的轨道。

毋庸讳言,广播电视的吸引力、亲和力,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能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只有深入钻研、不懈努力,高瞻远瞩、特立独行,才可能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凸显特色、独树一帜。

但是,当内容贫乏又懒于开掘的时候,形式便跳出来诱惑你了。不管什么内容,也许陈旧,也许粗俗,只要在形式上玩出花样来,也会叫你心跳。这是捷径吗?否,这是一种浮躁心态下无能的表现。

当前,打着改革旗号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的现象并不少见,节目制作过程也会偷工减料,自诩时尚,要不,为什么真正的精品如此之少呢?新闻节目似乎更难于出精品。原因是: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做切实的采访搜寻,只凭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地走马看花,或等待请柬,或选看来稿,对形势、对事实一片茫然,对政策、对行业一知半解,怎么会有精深、精湛、精良的新闻报道呢?

天下新闻一大抄,早已不是新闻了。独家新闻确实不易,出色新闻更是难得。因为那要求相当苛刻,于是就在形式上做文章吧。先是对现有新闻传播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扣上呆板、单调、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帽子;然后,又推崇港台的模式,赞颂他们如何亲切自然,如何个性鲜明。不知道这是改革呢还是倒退?

首先,新闻播报的基本样式在全世界都大同小异,把新闻事实推前,使播报者隐退,让受众直接感受新闻本体,让事实显现自身价值。任何一档新闻节目如果播报者自己一味表演个性、显示自我,甚至掩盖了新闻价值、抹平了新闻形态,那么,这档新闻节目就是失败的。

其次,有声语言的传播过程,对于新闻节目有特殊的要求,例如: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等等,从而保证了新闻的明晰、规整、流畅、迅捷,也为自如平实、由己达人的播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打破这种播报样式,企图借助别样的播法去吸引受众,虽然远离了播报,却也远离了新闻。

再次,新闻必须概括叙述,言简意赅、词约义丰。而在事实的话语中夹入个人的见解,在叙述的情境中叠加自己的认识,不但是画蛇添足,而且是自我膨胀,确实可以满足张扬个性的愿望,却也低估了受众的水平。不是让受众自己去领会报道的内容么?怎么又忍不住指点迷津了?其实,越是重要的新闻,才越应该发表议论呢,不过,那议论是需要点真才实学的,掌握不好分寸、把持不住身份是要出丑的。至于那些不重要的新闻,大概就不需要什么议论了,啰唆几句倒也无妨,可是那又何必呢。有人认为,只有发表一定的议论,才算是进步,才算是改革。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观点,是误入歧途了。有谁希望某个个人发表什么议论,完全悉听尊便;广大受众可是要了解形势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并且自有主张、自有倾向,如果没有极大的启发和重要的价值,只是传者一点浮皮潦草的看法,就更不想耽误工夫欣赏个性表演了。

最后,殖民地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仰附性。要充分表白自己的忠诚和驯服,就一定把最时髦、最前卫的东西奉献给殖民者,以乞求施舍和封赏。为此,不惜数典忘祖,不惜背井离乡,不惜哗众取宠,不惜阿谀奉承。我们的港台文化中就有这样的印记,至今仍然红颜不老、声色不衰,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悲哀,感到羞耻。可是,作为泱泱大国的子孙后代,有些人反而津津乐道、照猫画虎,并且大力推行、乐此不疲。君不见:有气无力者有之,站立指画者有之,旁设电脑者有之,慢条斯理者有之,眉飞色舞者有之,胡说乱侃者有之,啰里啰唆者有之,怪腔怪调者有之,鹦鹉学舌者有之……哪里还有一点中华民族的作风和气派?哪里还有一点新闻传播的氛围和味道?从中我们不是感觉到了某种酸涩和凄凉吗?

任何存在都有其现实合理性,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主流文化的历史走向,还是应该高扬民族传统的旌旗大纛,以真正的传播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我们的优势,不辱我们的使命。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进入新闻传播的前沿阵地呢?现在的新闻播报,样式比较单一,缺乏共性基础上的个性风貌,甚至存在某种固定腔调。这在内容不够丰富、稿件不够鲜活的条件下,尤其需要改变现状,充分发挥播报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较强的语言功力、较高的驾驭本领,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审美性、亲和力、竞争力。新闻传播即将走向国际互联网,在那里,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真实、准确、密集、迅捷、高超、美感,将成为竞争的焦点,稍有不慎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或被遗忘,或被淘汰,很难“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所迷惑,不要被浅薄的狭隘认识所束缚,坚持新闻的严肃性,抛弃新闻的娱乐性,尽力放开目光,加快步伐,遵循新闻的规律,敞开鲲鹏的胸怀,朝着科学的峰巅勇敢地、坚定地向前走去,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都扔进太平洋里去!

【注释】

[1]原载《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

[2]丹·拉瑟答美国《广播与电视》杂志记者问,见《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99年第6期。

[3]赫尔曼·麦恩:《联邦德国大众传播媒介》,第166 ~1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