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精益求精的思考

关于精益求精的思考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精益求精的思考[1]——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一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语言的运用和研究,人们都希望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三精益求精,首先要坚持本土传统文化的血脉,这是民族之魂、传播之根。精益求精,最重要的是强烈的人文关怀。四精益求精绝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一个坚实的理念,是一个广阔的空间。精益求精,是一种美学理想。

关于精益求精的思考[1]——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一

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语言的运用和研究,人们都希望好上加好、精益求精。这是理想的召唤,历史的共识,当然,这“好”,这“精”,会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质量。然而,今天的情况,似乎发生了某些变异,很值得我们重视。

在“好”和“精”的价值取向上,本应以客体的期待为指认,以本体的积淀为基准,以主体的责任为依托,以精神的升华为目的,这样,才会有真正的人生价值,也才会有真正的传播价值。可是,目前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只以主体的满足为尺度,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感觉良好”,根本不用“吾日三省吾身”,更不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客体的要求,竟提倡“知足常乐”,哪怕心并不足反“欲壑难填”,乐并不足竟“得寸进尺”也毫不在意。这种引导,已经属于“垮塌”状态,哪里还有“好”和“精”的影子?

传播者理应注意对“好”和“精”的追求,建构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完善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美学理想。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以正确的态度、积极的热情、科学的精神、深厚的底蕴完成“由己达人”的使命。现在的问题正是由此而来,怎能认为这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居然置之不理呢?

由于任何传播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映照着本土的风貌、大众的心态、文化的走向、世界的变化。它反映世界情况,也为世界反映情况。从它的运作过程中,人们会毫不费力地认出它的属性,明白它的意图,了解它的水平,从而决定取舍、判别高下。正因为如此,“好”与“坏”、“精”与“粗”,便成为传受双方的共同判别分野。传者可以制作出不好不精的节目,受众也可以不听不看。

所谓“好”、“精”,有下限也有上限。下限较模糊,就是“可听可看”,上限无止境,就是“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重在一个“求”字,就是不满足可听可看,而追求更高、更美的层次。那么,怎样才算更高、更美呢?

首先,是立意。有闻必录、有话必说是不行的,要区别其价值高低、角度新老。没有什么价值,或价值不大的事情,角度不新,或离不开老套数的事情,干脆不录、不说也罢,即使是“独家新闻”,哪怕是“个性语言”,也不一定就价值高、角度新。

其次,是思路。以事为线、以时为序是一般思路,应该有所变更。事物的发展变化,条条道路通罗马,并非只有一条;时间的转瞬即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并非仅此一刻。四维之中、六合之内,任我选择,关键是思路的清晰和独特,何必一筹莫展、作茧自缚?

再次,是材料。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总会有某些人物事件收入眼底。把那些符合立意的材料选出来,加以调整,形成鲜明生动的景观,恰似随手拈来,却会令人如沐春风。这材料,因主体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而显露其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深刻。

最后,是升华。这是关键的环节,是决定成败的最后一搏。全部立意、思路、材料的组织和凸现,都经过这个环节变得清新、完美,这是极具眼光、极具功力、极具理念、极具情趣的质变过程。懒惰和怯懦与他无缘,迎合和媚俗与他为敌。

这里要强调的是,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纵横捭阖之中,不忘受众的期待,上下求索之时,牢记人民的嘱托。尽管节目有宗旨,群体有共识,有时仍不免受环境和潮流的影响,发生偏差,甚至误入歧途。当前,特别要警惕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袭。

所谓拜金主义,是指对金钱的追逐,遇事首先考虑经济收益的高低,而不考虑社会效益的大小,因而干扰了创作思想,削弱了精品意识,制作出了格调低下的节目;所谓利己主义,是指对自我的夸大,一事当前,唯我为上,处处表现自己、显示自己,不顾节目的需要,不管受众的期待,从而影响了立意和思路,制作出了品位低俗的节目。今天,作为传播者,有责任排除干扰,精益求精,完成自己的使命,不辜负历史赋予的机遇和岗位

精益求精,首先要坚持本土传统文化的血脉,这是民族之魂、传播之根。历史上有两种倾向:一是国粹主义,即使是痈疽,也觉得“艳若桃花”,丝毫改动不得;一是民族虚无主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自惭形秽,崇洋媚外,不惜照抄照搬,步步爬行。这两种倾向完全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阻碍着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

精益求精,必须善于广采博收、兼容并蓄。一个优秀的传播者,应该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见多识广、勇于创新的行家里手;是善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善于把人类文明的精华传之当代、播于后世的专门人才。井底观天、孤陋寡闻、浅尝辄止、孤高自傲当然不适合这一岗位,也不可能生产精品。

精益求精,最重要的是强烈的人文关怀。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在节目中贯注人文精神,进入社会的深层,在内容上融入人文内涵,开启感情的源泉,在样式上彰显人文诉求,才可能比较充分地表达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目前,有些节目人文关怀极为欠缺,传者(编导、撰稿、解说、播音或主持、制作、音响、灯光等)不是冷漠的看客,就是毛躁的演员,似乎受众的冷暖、人间的是非都不值一顾。如果不得不进行一些诠释或者讲解,也是敷衍一番、虚与委蛇,鲜有真正的倾情投入。其实,强烈的人文关怀是可以从各个方面给以表现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间奏、一个镜头……无一不在传达某种人文精神。问题是有意或无意、真用或假用,以及根据什么样的价值观进行主次配置、陈述铺排。而这,完全取决于传播者的道德责任,任何主观或客观的“理由”都是解释不通的。

精益求精绝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一个坚实的理念,是一个广阔的空间。作为大多与生活同步传播的广播电视,即使有一部分进入信息高速路之后,那观察、认识、辨别、选择和表现的范围,也是非常辽阔广大的。比起古圣先贤、仁人志士,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果坐失良机、志得意满,就将追悔莫及、时不再来。我们只能发愤图强,使出浑身解数,创作时代的经典,以之惠及今日、流传后世。

精益求精,是一种美学理想。她的起点就在脚下,她的远景就在明天,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劳动,磨砺自身,融入集体,竭尽绵薄,终会收获。经典是历史长河中时代的闪光点,她属于甘于寂寞、志存高远的智者,我们期待着。

【注释】

[1]原载《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