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杜氏家族的发展阶段

杜氏家族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杜氏家族是滨州和黄河三角洲名副其实的科举世家,以“一门十二进士”“父子五翰林”的辉煌,“一门之盛,甲于天下”,成为明清五百多年里国内罕见的知名家族。[2]根据科举统计情况,笔者把杜氏家族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一)耕读阶段:第一至第三世杜氏家族的始祖杜雄飞于洪武二年从河北枣强分发来到山东,定居滨州城内北街。自此,杜氏家族呈现出三支竟秀、阖族昌盛的局面,成为明朝中后期鲁北地区的名门望族。
杜氏家族的发展阶段_家族·文化·社会:明清黄河三角洲杜氏家族文化研究

杜氏家族是滨州和黄河三角洲名副其实的科举世家,以“一门十二进士”“父子五翰林”的辉煌,“一门之盛,甲于天下”,成为明清五百多年里国内罕见的知名家族。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移民区域,杜氏家族也在明朝初年的移民浪潮中迁入滨州,在此后的时间里,它能成为黄河三角洲首屈一指的科举世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个阶段性的发展,正如杜氏家族十三世的代表人物杜彤光说:“吾杜氏自方岳公以来,为滨文献已二百年,既盛复微,微而又振,凡以心源不易种德深故传序远也。”[2]根据科举统计情况,笔者把杜氏家族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一)耕读阶段:第一至第三世

杜氏家族的始祖杜雄飞于洪武二年(1369)从河北枣强分发来到山东,定居滨州城内北街。杜雄飞仅生一子杜榆,杜榆生两子杜钟、杜镛,其中长子杜钟迁居外地,与家人失去联系,这说明杜氏并不富裕。杜镛于1468年去世,距离杜氏迁居滨州正好一百年。在这段时间里,杜家与大多数移民家庭一样,并不显赫,处于传统的耕读阶段,属于一般的百姓阶层。从杜氏家族的发展史来看,这个时期的发展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作为一种教育传统和文化定势,耕读传家宣扬儒家的道德规范,强调以孝悌仁义维护家族的和谐,让族内子孙在尊师重教、崇文慕学、勤耕上进的人文环境中耳濡目染,顺利完成文化的濡化过程,由此造就了大量出自乡野而文化底蕴深厚的杰出人才”[3]

(二)发展阶段:第四至第十一世

杜氏家族传至第四、五世时,进入发展时期,表现之一是形成三宗十二支,奠定后世发展的格局。杜墉有三个儿子:杜森、杜敖与杜景和,这就是杜氏家谱中所列的“三宗”。杜森有四子,取名杜慕、杜经、杜纶、杜统;杜敖有三子,分别是杜梅、杜桂、杜棠;杜景和有五子,依次是杜勤、杜勋、杜励、杜勣、杜敕。第五世共有堂兄弟12人,这就是杜氏家谱中所列的“十二支”。表现之二是通过科举考试,杜氏家族开始摆脱百姓的身份,进入仕宦阶层。长宗三支杜纶、三宗二支杜勋、三宗四支杜勣均考取秀才,杜纶还以岁贡生身份被保送到北京国子监学习,经过选拔,在嘉靖初年任直隶(今河北)文安县县丞,正八品,杜氏家族从此步入仕途。在这个基础上,第六代子孙增至23人,中举者增至6人,其中三宗四支杜勣的长子杜其萌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三宗二支(勋)八世孙杜诗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长宗三支(纶)七世孙杜承式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官至甘肃巡抚。自此,杜氏家族呈现出三支竟秀、阖族昌盛的局面,成为明朝中后期鲁北地区的名门望族。

(三)鼎盛阶段:第十二至第十七世

(四)衰落与转型:第十八至第十九世

民国之后,“新政叠兴”,随着政治地位的降低与清末民初的剧烈变革,杜氏家族内部的离心力也在加速,曾经盛极一时的杜氏家族出现衰落的征兆:第一是科举上的受挫,第十八、十九两世中,杜氏家族一共考取22名秀才,没有举人和进士,这与鼎盛阶段的情形有天壤之别。第二是仕途的困顿,从第十七世开始,除了杜庭珏、杜庭琛、杜庭璆、杜庭璞之外,杜氏家族担任的官衔基本在五品以下,而且很多属于“钦加”,官职大多属于“候补”、“候选”,即使这兄弟四人,在文学和影响力方面也比他们的父辈逊色很多,不复原先的鼎盛气象。第三是家族内部的涣散,表现为辈分的混乱,杜氏家族第二十一代孙杜建生在九修世谱序中提到,“由于种种原因,族人自二十一世始,取名均未按族谱,现名延用久者,已逾五十龄,且人亦有数百之多,今欲按族谱更名而实难”[5]。面临世事的艰难和内部的涣散,杜氏家族也开始转型,从科举世家转向以军功为主的家族。1905年科举制废除,绵延一千余年的选拔人才和官员的标准被终止,新式学校不断建立,尤其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下,杜氏家族相当一部分后裔从文转向武,如第十七世、长宗三支杜介棣以军功、守备用,杜介兰、杜九初、杜恩曜、杜恩承等均为军功五、六品衔。三宗二支第十七世的杜荣恩秀才出身,曾任民国二等军需正,东北陆军第六军参议;十八世的杜赐琪为毅军千总,五品衔;杜赐瑢为毅军军官,正五品;杜品靖为山东督办公署卫队第一团军需正。根据《滨州杜氏家族研究》一书“附录三”可知,表中所列杜氏长宗三支和三宗二支第十七世58人中,明确记载军功头衔的23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