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杜氏家学文化对家族成员成长的影响

杜氏家学文化对家族成员成长的影响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以滨州杜氏家族为例,就家学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试作探讨。杜氏家族不仅重视家族文化建设和家族教育,还热心公益事业,将其教育思想推向社会。由此看来,修身是杜氏家族家学中关键中的关键,已上升到关系杜氏家族成败存亡的高度来看待。
杜氏家学文化对家族成员成长的影响_家族·文化·社会:明清黄河三角洲杜氏家族文化研究

纵览中国的古代历史不难发现,大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具有家学渊源者居多,可以说,家学文化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家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对于家族成员知识的掌握,道德品行的养成,人生追求的选择,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等多方面都具有内化性、长期性的影响。下面以滨州杜氏家族为例,就家学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试作探讨。

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和锤炼,滨州杜氏家族成长为一个教子有方,家学传统源远流长的大家族,其家学文化不但内涵丰富,而且形成了系统周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家族成员的成长有着综合性的影响。在家学的耳濡目染之下,杜氏子孙学会了怎样学习、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怎样处世、怎样为官等多重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家学的濡染为他们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整个家族的长盛不衰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家学文化影响的表现

1.通过家学——习得“勉学”之道

杜氏家人深深地明白“富贵不可恃,权势不可依”的道理,以耕读传家,把延续家族兴盛的希望寄托在子弟的勤奋读书上。

正如杜堮在《忆书》中写到的:“家世无长物,所传但遗经。”他们总是把教子弟读书作为家族唯此唯大的事情,作为家族的事业来看待。读书像是一攒不灭的火种在他们父子之间、祖孙之间相互传递。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才使杜家子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勉学”之道。

杜诗在其母亲去世后,辞官守丧期间,居住在荒野的庐墓(为守丧在墓侧建筑的小屋)中,在风狂雨猛的深夜,尚正襟危坐,教二子读书。清兵入关,攻破滨州时,杜家一门英烈,杜若昧死节时留给弟弟的遗言就是:“其勿轶家训!”[127]杜彤光隐居乡间教杜堮兄弟们读书,夙兴夜寐,冰晨雪夜,几十年如一日。杜堮在《杜文端公自订年谱》中记叙了他小时候学习的情景:“父督课严,塾师亦勤。每冬月早起,呵冻作文,天明或脱稿。又自入塾夜读,至漏三下还内,与诸兄侍先君论古今事,为庭训,至膝以下皆僵直,不敢有惰容,命之息乃敢息。太夫人也严厉,虽腊散学后不敢嬉戏,小过无不惩。”杜受田自幼就受到了父亲杜堮悉心的教育。杜堮设帐蒲台盖碧轩家,就把杜受田带在身边。杜堮去京城做官后,官务之余,只有两件事,不是读书,就是教子,直到杜受田66岁去世前,杜堮仍一有机会就和他研讨学问,杜受田“品学渊淳”正是受其父影响的表现。杜堮任浙江学政时外出巡考又把孙子杜翰、杜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为他们讲解一些古代的经典著作,批改诗文。到了晚年,不仅教孙子读书,还教侄子们读书。作为极其重视文化教育的家族,杜家人极其鄙薄那些不思进取,胸无点墨的人,在他们看来,“魁然七尺”“腹负将军”,而不致力于学习,“是酒囊也,是饭袋也”[128]。“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29]杜家特别注重教育子弟读书,在教育中勉学的内容最为丰富。在《杜氏述训》中勉学讲得极为系统、细致。通过过这部家训,杜氏子弟得到了为学目的、学习态度、读书作文方法等多方面的指导。

杜氏家族还把子孙的教育当做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处理,认为家学文化教育要从小开始。前文已述,“启蒙教育”“家塾”等曾是杜氏家学传承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这种早期教育和家塾的陶冶,杜氏子弟大多很小就较有名气,在康熙《滨州志》、咸丰《滨州志》等资料的记载中,杜伯达、杜曦、杜杲、杜坊等人都“少负奇才”。等到成年,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杜氏子弟在文学等各方面的优异就逐渐呈现出来。虽然他们之中很多人在早年就打下了良好的学业基础,并且成年之后功成名就,从家庭要求和他们自身养成的习惯角度出发,他们却都丝毫不放松学习。如杜堮一生手不释卷,退隐之后,在体力不支,视力渐衰的情况下,自称“蚕老吐丝”,仍笔耕不辍,直至95岁去世前的一刻,还令杜检视几年前自己撰写的遗疏稿。这也体现出了杜氏家学中“人之于学,终身焉而已矣。谓其身既终,则学亦止也”[130]。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论的深远影响。

杜家教子,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他们,用至理名言去引导他们,用肺腑之言去感召他们,处处留意,时时当心,真可谓用心良苦。

杜氏家族不仅重视家族文化建设和家族教育,还热心公益事业,将其教育思想推向社会。杜氏家族成员为官之处无不兴建学宫,振兴一方学风,关心家乡教育,就连在家务农的杜彤光还捐资修建了原滨州城内最早的官办学堂——培风书院,这对清中后期滨州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首创之功。可以说,在家学的影响之下,杜氏子弟个个实践着祖辈交给的读书目的,读书方法,以及其他一些丰富理论,并且大而化之,推己及人,将兴学、办教育当成是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家学文化在杜氏家族成员身上散发出了迷人的魅力。

2.通过家学——学会“修身”之术

杜氏家族充分认识到修养身心、提高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因此,把身心修养放到家族教育的重要位置之上。在他们看来“修身之道,即教子也”,“教子之方,即齐家也”[131]。由此看来,修身是杜氏家族家学中关键中的关键,已上升到关系杜氏家族成败存亡的高度来看待。因此他们重视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又严于督促子弟修身。通过这种家学的濡染,家学的传递,杜氏子弟大都养成了“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的良好道德情操。

杜氏家族成员充分认识到修身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既是对于个人道德品质完善的过程,又是对后代进行道德品质培养的过程,所以《杜氏述训》中强调“教子以身不以言”,身教的作用远远重于言教。家长的行为对子孙的影响,是从他们幼小时开始的,潜移默化的,因此根深蒂固,虽“贲育之勇”不能改变。因此强调长辈要加强对自我修身的要求,以身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子孙。如有“不美之行”,念及后代,应“幡然改悔,迁善改过”[132]。为着子孙将来能够成人、成才,为着家族的兴盛,子孙的修身工程和学习一样,也得从小抓起,即《杜氏述训》强调的“教子婴孩”的思想,这与民间“树大自直”的说法迥异,显示出杜氏家族的长远眼光。“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133]在家族教育实践中,他们认识到,好的习惯要尽早培养。如果等到子孙年龄渐长,受到社会各种不良的影响时,家长这才想到施教,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子孙幼小时培养“知敬知爱”,将来他们才能“始家邦终四海”。同时,对不良行为不能姑息,坏的念头要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人生在世,不免会有私心,有了私心,就不能明白事理。一定要克服私心,彻底清除杂念,才能光明正大。据《杜氏述训》第三则记述:小孩子在玩耍时,如果指着某物说:“这是我的。”杜彤光就会愤怒地指责他,这是要将他的私心杂念消除在萌芽之中。而要想做到孩子消除私心杂念,家长就必须为孩子做出榜样。每一个曾经做过官的杜氏家族成员在他们的宦海生涯中,都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们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泰昌元年(1620),杜诗任湖广驿传道。他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上任不久就大力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惩治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驿站车马无节符不发,彻底戒绝徇私舞弊现象。认真核实属下各驿站巧立名目多收的银两,收齐后如数上交朝廷;主管湖北财赋期间,把原来收缴的无名杂税47万多两白银全部上缴国库,就连崇祯皇帝也为之感动。十世孙杜漺同样为官清正廉洁。他任淮海备兵副使时,检验放行盐船是一“肥差”,他却坚决放弃这一职责。在任开归道参政时兼管驿站和盐务,这在外人看来也都是能聚敛财富的职位,但是杜漺奉守廉政爱民的宗旨,勤勤恳恳为民办事,自己却没有一点私蓄。杜堮之祖父杜鼒为官娄县时,正值征调民夫疏通运河以利漕运。在征夫时,按当时的规定可以以钱粮代工,他的下属献计让他趁此机会捞些钱财,被杜鼒严词拒绝……这样的事情在杜氏家族可以说不胜枚举。《杜氏述训》第二十则中强调:“第一下手功夫是克己。”由此可看出杜家人在教子上用意深远。“幼习勤苦者多成,生处安乐者多败。”为把子弟培养成于家于国有用的人才,他们不溺爱孩子,因为过度而无原则地爱,会成了害子,所以要“导之以贫贱”,“促之以夭觞”,不然会酿成败家丧生的恶果。他们置子弟于勤苦之中,苦心教之以树立之道。“贫贱忧戚,玉汝于成。”[134]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杜氏家族更确立了系统的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子弟,如《杜氏述训》第九则云:“一言一行,不出于恩,即出于礼;不由于义,即由于情。”《杜氏述训》第十则提到按照《弟子》《曲礼》《少仪》所规定的孝悌、言行、处身、接物的标准要求子弟。《杜氏述训》第二十二则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杜氏述训》第四十二则又谈到《尚书·皋陶谟》中讲的“九德”等。杜堮则在《时文变体·跋》中谈到:“端正,明白,和平,谨慎,此四者植品之目。志节贞纯,规为远大,识虑周敏,体气坚强,此四者立事之资。”在杜堮看来,培养良好的品德包括四个方面,即正直不阿、纯洁清白、心平气和、谨言慎行,而志节坚贞高洁,谋事卓有远见、思维周密敏捷、体魄健康强壮,这四个方面是建功立业的基础。

杜氏家学教育涉及的道德范畴相当广泛,很难以用一两句话作一个恰当的概括。杜氏家人在长辈的教诲、监督下,在自我亲身实践下,将这些道德规范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做人准则和行事标准,特别是对于忠与孝的修养杜家人做得尤其到位,杜氏一门,代代贤孝,个个忠臣就是最好的回答。

3.通过家学——认识“齐家”之理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其建设非常重要。人们都希望家庭和睦,人寿年丰,杜家同样渴望“一门之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人和睦,老者寿康,少者亲逊”[135]的家庭生活与家庭环境。基于对“凡人修身,即所以教家”的深刻认识,杜氏家族首先挖掘传统思想中的微言大义。其家风曰:“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大端也。勤学好问谨言慎行,所以善其用也;父兄率之,子弟从之,内外大小化之,是谓家风。”在这种家学风气的影响之下,杜氏子弟认识到教育是兴家之本,而勤俭是持家之道。

如《杜氏述训》第四十八则语:杜氏家族以此殷切地嘱咐子孙后代,把家族兴盛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同时,杜家人善于从一些大家族的衰败中总结教训,引以为戒。如杜漺为官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曾耳闻目睹一些大家族的衰败,在重修《杜氏世谱·序》中,他谆谆告诫族人不要“自矜族大不自敛饬”,要“读书兴行”,刻苦自立。

人家无长盛不衰之理,所望贤能子孙,毋迷其途,毋绝其源,若涉大川,守正持坚,以达彼岸。

杜氏家族持家肃严,家风整饬缜密,在滨州有口皆碑。杜家教导子孙调理家政的方法也很值得称道。杜堮在《家塾绪语》中总结道:“教家者,先教子弟,教子弟必以身先之。”[136]《杜氏述训》第三十六则讲到了杜家的齐家之道:杜氏家族认为:管理好家政,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子孙作出表率。同时还要克己、宽容,做到家庭和谐。杜氏家族的治家理论正是对《易经》“作善降之百祥”的最好诠释。

身为家长,宜率先子弟,各执其业,修孝弟(悌)忠信之行。一门之内,奉令唯谨,燕居温恭,朝夕毋傲、毋怠。婢仆端肃静听,执役有过恕之,教之不听遣之;寒暑体之,劳逸均之。此谓教家有法。蔼然而和,秩然而序;毋迫急、毋惰弛;内外整齐,上下协穆,此谓不严而治。

在“齐家”教育中,杜氏家族还非常注重勤俭戒奢的教育。他们虽然官高位显,但都注意培养子弟勤勉自立、朴素节俭的品德。杜氏认为把清白的家风传给子孙,远比把爵位、财产传给子孙要重要得多。这一点前文已述,在此不再详赘。通过“教育是兴家之本,勤俭是持家之道”的家学教育,杜氏家族成员对于“家”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对于“家”的责任感也愈发强烈,他们秉承着这种家学传统,以教育起家、发家,以勤劳、朴实持家,以至于使杜氏家族五百年而不褪色

4.通过家学——深谙“处世”之法

杜氏家族的成功,不是靠高官厚禄标异于其他诸族,也不是以族大人众而区别于其他诸姓,其家族赢得前世的尊重和后世的崇敬,其中主要的一个因素是其家族成员的宽厚、和谐、低调,又不失灵活的为人处世之道,而使他们获取这些处世之法的途径正是家学。

首先,杜氏子弟通过学习参透了处世的哲理。杜堮曾云“君子处世无论境遇如何,只一意自修为主,自一话一言以致百学万事,总持此意”[137]。他在《石画龛论述》中还进一步阐述到:可以说,学习和加强自身修养使子弟领悟为人处世哲学的精髓。

为人处世接物皆是学问中事,学问进得一步,则诸般俱好一层,只要日进不已,自不可限量也。

《杜氏述训》更言“为学,先要拓其识见,所谓放开眼孔是也”,所以家族成员在饱读儒家诗书的基础上,大都“放开眼孔”参透禅机,熟读各家理论,对待现实、人生能够有一种超脱的认识。例如关于“孝道”,杜氏家族与以往的封建世家一样,都对其加以推崇。虽然强调“孝”,但杜氏家族的做法却是“行莫大于孝,而愚孝则断不可”。又如与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优而仕”的思想不同,杜氏家族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吾人为学,固有大者、远者,非功名所能囿,时运所能拘”[138]。《杜氏述训》中有许多内容是与当时大环境大不协调的,但今天读来,却发现它有着高瞻远瞩的目光,不少内容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不谋而合之处。《杜氏述训》开篇明言“自见之谓明”,要求人有自知之明,后又说“材质有高下,赋禀有强弱”,根据自身的条件不同各尽其才,所以杜氏家族强调读书悟道,但却不求人人读书求官,兄弟之中有的为官、有的务农,做到“学而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杜氏成员不但参悟到人生的道理,处世的哲学,还造就了杜氏家族成员轻名淡利的随缘心态。

其次,通过家长的教诲使子弟牢记“力戒倨傲,勿恃贵凌人”的道理。杜氏家族成员有很多曾是朝廷重臣,有着宦海沉浮的经历,他们目睹了太多的家族兴衰,生怕家人子弟依靠自己的权势凌人傲物。也正因此,他们用“力戒倨傲,勿恃贵凌人”的处世思想感染和教育着后来者。杜漺重修《杜氏世谱·序》云:杜漺作为一个朝廷命官能对族人提出如此的告诫,难能可贵。在杜漺身后,他的子孙们很好地遵循了“勿以族大人众为可恃”的祖训。杜家人总是扶危济贫,从不恃强凌弱。当年滨城南街杜家扩建,购买地皮时,虽然价格公道,但有一户姓刚的乡民不愿意搬迁。尽管杜家人很想建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但并没有依仗家族的势力逼迫刚家迁走,还解释说刚家是杜家的钢柱子,一定要留下。宋徐园杜受田墓园,原有一座牌坊,有一年牌坊上一边的龙须被一个顽童扔砖头打掉了,这件事当时就惊动了地方官,要严加处理。后经杜家的族长出面说情,象征性地从轻处理,只让顽童家绕着墓园栽了两圈松树。作为一个显宦之家,能够做到这样,非常可贵!这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家学文化的血脉在杜氏子弟身上的流淌。

勿以族大人众为可恃,而以凭藉骄溢为可虞。各修尔身,各务其业。父以之教其子,兄以之勉其弟,读书兴行以安吾素。

再次,在杜氏家学文化中,儒、道、释等多重内容是混合在一起的,正是在这种多重文化的影响下,杜氏成员在处世中表现出了一种少有的阔达和释然。

杜氏家族成员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具有追求上进和积极进取的一面,无论是他们的奏章还是其他文章,都直接陈述他们的政治见解,表达他们济世治国的思想,自始至终走一条“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士子之路。他们进入仕途社会也都秉承儒家的“勤政爱民”“尊主泽民”的儒家思想。但是杜氏家族思想又是开放的,不仅仅包含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杜氏家族成员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几乎每一个人都曾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每个人都有被谪免的经历,但他们文学作品中看不出丝毫的不满和牢骚,他们都能以坦然的态度对待这些磨难。更确切地说,虽然杜氏家族成员饱经仕途忧患、目睹官场倾轧,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的却是一方净土。应当说,这与家族思想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

不仅如此,透过杜家文学作品还能使体会到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的作品中,谈论的问题涉及范围之广令人震惊。如杜漺《慰子昭兄用储光羲韵》:

万物何自生,为言春复春。

荣悴当有时,饮酒及良辰。

杯榼适天性,陶然阅我真。

送住戛幽籁,候至莫能陈。

泥丸握元钥,尾闾殿河津。

守黑兼守雌,谷神与我亲。

可以说在这首诗中,杜漺将老子的精神化用自如。而另外一首《闲居作示子晋弟》:将易理参透得淋漓尽致:万有本于太极,太极归于无极。杜漺诗集中的《松下读焦贡易林》《读苏颖滨老子新解》以及《马在天深于易者》等诗歌,充分显示出杜漺绝不仅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在它的思想中,还充分融入了禅、道、释的思想。其他家族成员亦是如此,应当说,一个家族几代成员均表现出这样的共同思想特征,其家学的影响可见一斑。

业忘空燕垒,动息比蜗居。

静游金光典,盥受玉晨书。

韦编先圣秘,简易合元初。

析理始有万,嗒焉乃无余。

身心强有名,此外尽空虚。

另外,由于杜氏家族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其中一些独特的处世哲学也自然而然的深深地影响着其家族成员。如在遇到时事变化时,他们大都能够深刻认识到福祸相依的辩证关系,按照《杜氏述训》“凡自任自是者,同则受之,异则拒之”的指导,做到齐物我、任运随缘。既可以身在仕途而心向山林,身受衣食之役使而精神保持淡薄清静,又可以“优亦不必仕”。这种处世哲学和中庸之道有相同之处,但中庸又不能完全概括。他们在处世时,总是力求顺应着规律——顺应时势、顺应天理(自然)、顺应人情,总是在追求一种适度。他们有长远的眼光、超前的意识,总能审时度势,顺应社会潮流。当社会的发展和他们的认识相违背时,他们就表现出叛逆,如杜诗逆魏忠贤,抵制为魏忠贤建生祠。当社会的发展和他们的认识相一致时,就表现为顺应。1642年清兵攻打滨州城时,杜家子孙誓死围城,城破后城中的杜家人几乎满门被害。被害者中包括杜漺的伯父、父亲、长兄。但是顺治二年(1645),也就是清政权建立后的第二年,杜漺就积极参加乡试,较早地接受了清王朝。出仕后,在一次处理抗清农民军时,又从宽发落。由杜漺先后的行为可以看出,杜家人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他们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吸纳各种处世理论,又不拘泥于某一种,处世善于灵活变通。杜家人信奉忠孝节义,滨城南街三宗二支的杜家人是家族传统较好的继承者,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杜氏继承人杜禾生的妻子在杜禾生去世后,孤身一人难以生活,是杜家族人商量着帮她改嫁。这大概也是对祖上处世哲学的继承吧。

杜家与社会总是保持一定距离,保持独立的人格,生活相对封闭,和外界交往相对少,所以杜氏家族成员一直保持着低调,不张扬的个性。例如:杜诗在明朝党争激烈的时候,不参与任何一派,保持独立。杜堮在京城做官,在外应酬较少,官务之余,总是在家读书教子。杜受田在任咸丰皇帝的师傅之前,在京任职,其一退朝就回家守候父亲,每遇来约会者,总是婉言谢绝。因此在他死后,咸丰皇帝亲临吊唁,竟然很多人不知道杜受田何许人也。家学的影响可谓深矣!

当然,上文所述,只是杜氏家学文化影响其成员的一些主要方面,但并非是影响的全部,家学的很多影响是隐性的、内化性的,因此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表述清楚。但可以真切感受到,在内涵厚重,形式多样的家学影响之下,杜氏家族成员不但学习了知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陶冶了性情、规划了人生,学会了处世、学会了生存等等。杜氏家学的这些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家学影响的典型体现。可以说,家学文化业已成为杜氏家族昌盛不衰的不竭动力,是其家族成员标异于其他诸族,五百年来没有出现一位不肖子孙的重要原因。

(二)家学文化影响的特点

上文就家学文化对家族子弟的影响作了大体介绍,下面将结合杜氏家族的教育情况对家学文化影响的特点试作分析。

1.长期性和内化性

家学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其一,就个人而言,它的影响不仅仅是在人的青少年时期起作用,而是影响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其二,就整个家族而言,家学影响到家族的所有成员。只要这个家族在延续,其家族成员就会受其家学的影响。从这两方面讲,家学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从家学对杜家子弟个人的影响来看,这一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杜家认识到儿童“幼时肫然赤子,惟父母是听;迨其渐长,因物而化,随习而迁,虽父母之命将不能行”的特点,以“学贵始基者”为指导思想,实行的是早期教育。在启蒙教育后要求孩子“自七八岁,即当亲师傅,就理义,浅近处,日为讲解,渐进渐加,至二十岁,不可一日旷闲”。害怕“此时任其悠忽,既冠,而人事纷矣,乃始作平地一篑,不独其迟而无及,恐嚼蜡无味,亦格乎不相入也”的结果,因此,在家族教育实践中,他们认识到,好的习惯要尽早培养,如果等到子孙年龄渐长,受到社会各种不良的影响时,家长这才想到施教,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子孙幼小时培养“知敬知爱”,将来他们才能“始家邦终四海”。同时,对不良行为不能姑息,坏的念头要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人生在世,不免有私心。有了私心,就不能明白事理;一定要克服私心,彻底清除杂念,才能光明正大。这种早期教育的必然结果就是,每一个杜氏家族成员在其一生中,都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们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每一个成员一生中生活、学习习惯都在延续着早期教育对他们的深刻影响。杜堮活到老学到老,杜漺身处偏僻之地仍旧坚持读书创作不辍等等,这些都展现出鲜明的家学特色。

另外,家学的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对于子女的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是内化到家族成员的身心之中,从而物化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因此说,家学的影响又具有内化性的特点。体现杜氏家学教育思想的《杜氏述训》强调“教子以身不以言”,身教的作用远远重于言教。家长的行为对子孙的影响,是从他们幼小时开始的,潜移默化的,因此根深蒂固,虽“贲育之勇”不能改变。因此强调长辈要加强对自我修身的要求,以身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子孙。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所有家庭成员都会不由自主地延承家学的理念,并且传承到更下一代的身心中,所以才造就了杜氏家族五六百年的清白家史,成就了一个山左世家。

2.全面性和综合性

家学不仅仅影响到子女文化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还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治生、为官、为人等多方面的生存技巧。可以说,家学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如果说,学校教给了我们知识,社会教会了我们生存,而家学则塑造的是一个既有知识,又有道德,既懂得追求,又善于处世和生活的具有全面生存本领的人。在对人的综合性、全面性的影响上,家学与学校、社会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杜氏家学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注重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教育,还非常注重以学问为基础的处世教育。家学中传统教育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个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家族成员在政治生涯中个个为官清正爱民,为民谋利,重视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体现出深刻的民生、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家学教育要求子弟“放开眼孔”“宏其器量”,从更加全面综合的角度教育子弟,例如杜堮就教育后代“为人要气局阔大,志意高远,然不可错认放荡,狂易为阔大高远也,要知惟其阔大,是以谨慎,惟其高远,是以规矩,须从源头辨认”[139]。学会“敦厚、和平、光明正大,此八字者,居心、处世、持己待人无往不宜此”[140],凡事“须早作夜思以求无负于当世,无愧于吾心”[141],做一个“座中四面春风,怀里一轮朗月”的“有道之士”[142]。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人事有着清醒的认识,“问何以知人,曰:理也,情也,时也势也,以其言与事察之,无有外焉者矣”[143]。而恰恰是这些家学教育内容的影响使得杜家子弟在仕途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例如杜诗“踏虎尾”却“百口保贞操”;杜漺能够保全反清之士而见爱于上司;杜受田能够帮助四阿哥奕詝扭转乾坤,登上宝座。不仅如此,杜诗教学教育中儒道释兼收并蓄、“耕读并重”等思想也都对家族子弟坦然面对各种坎坷挫折提供了理论基础。

3.感染性和易于接受性

家学的传承范围,大到家族,小到家庭。但无论是家族还是家庭,其成员之间都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的存在就使得家学在传承过程中充满了亲情,充满了真爱。因此,这种用真心,用真爱去传递的家学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强烈的感染性和易于接受性的特点。

对于家学影响的感染性和易接受性,古人早有认识,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曾经有过精彩的论述: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虐,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这一席话是说,同样的话,人们更信任亲人的;同样的命令,人们更相信令人信服的人。要想禁止孩童的打闹和不良行为,老师的劝诫还不如家庭师傅和奴婢的话有用。要想制止一般人之间的争吵和斗争,别人用尧舜的道理来劝告,还不如妻子的教诲。这就表明,家学具有的亲情性、感染性和易于接受性的特征,也是家学远比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施加的影响易于接受,其教育效果也更为显著的原因。

杜氏成员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杜氏述训》有言:“何以教子?修身之道,即教子也;何以齐家?教子之方,即齐家也。一言一行,不出于恩,即出于礼;不由于义,即由于情。子生而见之、闻之,以为理固如是。”既然情理恩义在家庭教育中有如此巨大作用,所以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身为家长,宜率先子弟,各执其业,修孝弟忠信之行。一门之内,奉令唯谨,燕居温恭,朝夕毋傲、毋怠。婢仆端肃,静听执役,有过恕之,教之不听遣之;寒暑体之,劳逸均之,此谓教家有法。蔼然而和,秩然而序;毋迫急,毋惰弛;内外整齐,上下协穆,此谓不严而治。入其门者,谓之太和;同其里者,以为法则。不特自治,亦且及人。”在这样一个“蔼然而和”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怎么能够不受到感染呢?大概这也是杜堮为什么一直坚持自己亲身教育儿孙,尤其是在嬉戏中教育孙子的重要原因吧。

当然不可否认,家学文化也像其他事物一样不是完美无缺的,家学文化也存在弱点和不足。比如,家学影响的范围比较狭窄,除了本家族外,对于其他人少有影响,更甚者,有的封建士大夫为了保持本家族的昌盛,对于家族文化密不授人,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了家学的封闭性。同时,家学文化对子女影响的程度如何,还取决于家族长辈的文化水平和认识程度,对于家长的过度依赖,也使得家学文化对子女的影响表现出某些随意性甚至是不可确定性。因此,要发扬光大家学文化的优良传统,就必须打破家族的界线,克服家学文化封闭性等弱点,辩证的吸收其内容和做法,创造性的加以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