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启示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启示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对我们进行生态文明的理论构建以及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呢?4.倡导节俭、少私寡欲的生活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人的生活要节俭。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体现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态智慧。当前,面对人类面临着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的挑战,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精华,对丰富和建设当代生态文明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启示_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对我们进行生态文明的理论构建以及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五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属于同一本源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代虽有不同的解读,但其基本含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与天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周易》写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道家也有“道生万物”的说法,这里的“道”指天地万物之始。这些思想说明了,人与自然是同一本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仁爱万物,尊重生命的价值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从“仁者爱人”扩展到“仁民爱物”,体现了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待母归”。这种人类对生物的关爱不能仅仅被看作一种科学的认知,而是人类情感归属的需要,儒家把这看作“孝”和“义”的体现。这些思想应该成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支撑。

3.顺应自然,完善人生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道生万物,德育万物”,为此要尊“道”、守“德”,厚德载物。这种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对人自身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4.倡导节俭、少私寡欲的生活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人的生活要节俭。老子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人要心地纯正、生活俭朴、知足常乐,才会有幸福。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追求名利等身外之物,必被其所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多为社会奉献、努力丰富精神生活的绿色生活理念。它也应该成为我们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5.天人相分,参天造天

中国古人不但讲“天人一体”,还强调“天人相分”。就是说既要顺天,更要掌握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为人类谋福利。《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最有说服力的是,中国超过5000年的农业发展史,许多符合生态规律的耕作制度,如秸秆粪便还田、桑基鱼塘、兴修水利等。不仅生产出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养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能长期保持土壤的肥力,形成了众多人杰地灵的区域。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体现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态智慧。正是这一智慧,指导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开发自然、保护自然中繁衍生息,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当前,面对人类面临着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的挑战,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精华,对丰富和建设当代生态文明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