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样化致贫原因

多样化致贫原因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因婚返贫”现象目前十分普遍,很多男青年多年都是光棍一条。
多样化致贫原因_精准扶贫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农村扶贫不能忽视因懒致贫

农村中目前存在一种致贫原因:因懒致贫。根据一年多的贫困村走访,笔者发现当前农村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农户,既不愿意外出务工,也不愿意下地种田,平时游手好闲,一心只想求得政府的救助,实在让人束手无策。尽管这类农户并不算多见,但也足以代表贫困户的一种类型。

笔者在农村中曾遇到这样一个农户,30多岁的单身男性,由于几年前一次意外,导致左手一根手指断裂,然后就以轻微残障为由申请到了低保,自此就没有再进行任何务工,每个月就等待低保金过生活,平常就在村里到处游荡,打牌玩乐,消磨时光。但据笔者与他的交流发现,他手指的伤对他正常的务工行为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并不会因为一根手指有问题就不能干活,但是这位农户由于每月有了低保金作为固定收入,就开始游手好闲,不愿再付出劳动。

因懒致贫的情况,关系到的是农民群众的尊严问题,这种现象也是当今农村真实情况的一种折射。笔者所在的贫困村,有2200多人,28岁以上有劳动力的单身汉有近100人之多,很多人常年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平常打点零工,挣点小钱,然后很快就挥霍一空。这其中有起码30人以上常年不愿意出门务工,不愿意找一份稳定职业,也不愿意在村里进行养殖、种植,凑凑活活过日子,这部分人,就应该划入因懒致贫的行列,约占到全村152户贫困户的9%左右,虽然比重并不算突出,但是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只是笔者所在扶贫村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农村,具体差异根据每个村的不同情况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由于主观能动性不足导致的贫穷现象确实真实存在。通过笔者在基层农村的工作经历,笔者发现农村虽然相较于城市十分冷清,但是各种社会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农户个体,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的人发奋读书,或是自学成才,通过掌握一门技术或手艺达到了勤劳致富,但是也有的人并没有什么人生目标,缺乏自力更生的精神,或是早早辍学没有什么文化,或是不愿意自食其力,每天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出现这些现象,与当下社会体系发展肯定是分不开的,究其原因,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第一,信仰的缺失,农村社会价值观加速扭曲。信仰在当今社会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用说农村人口的信仰,城市人口也在逐渐失去原本的信仰,“一切向钱看”已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信仰。笔者所在的农村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管是贫困农户,还是相对富裕的农户,只要一走进他们的家中,在门厅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一副毛主席的画像,这似乎已经成为农村家庭布置的一种标配。虽然这可能只是农村的一种传统,可你仍然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在城市中感受不到的信仰力量,但是这挂在墙上并且越来越符号化的信仰,似乎也无法挽救正在土崩瓦解的传统农村社会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巨轮之下,随着城乡人口的加速流动,各类信息的不断摄入,农村地区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正在土崩瓦解。基层政府资源严重缺乏,缺少人力、物力、资金支持,导致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一度不受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更是流于形式。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的功利主义,信访不信法的能人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的自私自利,盛行的攀比之风等等,已经让我们从前印象中那个充满人情味的农村逐渐消失,冷漠的邻里关系可能才是当今农村的真实写照。很多农民不以懒惰为耻,甚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滋生。

第二,发展落后,农村经济结构崩盘。外出务工已经是当前农村人口的主要工作途径,没有之一。多年来的市场经济发展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都市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不要忘记了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大国,如今农村经济的日渐衰败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的农民想在家门口赚点钱过生活已经越来越难,农村经济资源的逐渐枯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谋求生路。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从事各类低端服务行业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农村来的年轻人都可以在城市扎稳脚跟的,很多人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又在农村家乡找不到有效的致富途径,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失去了信心,开始混日子。

第三,缺乏有效管理,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混乱。农村社会保障性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操作不当,非但不能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更容易让农民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性。国家推行农村低保等惠民保障性政策时,部分地区操之过急,地方政府更是想着急于表现政绩,导致低保发放标准不严,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导致农村地区吃低保的农户过多,低保金额随之降低,低保申办也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低保成了许多农民群众眼中的救命稻草,部分农户更是托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获取低保名额,部分地区低保甚至成了基层干部眼中的利益产品。

如果说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是导致贫困的客观原因,那么因懒致贫就是导致贫困的主观原因,这是关乎农民自身尊严的问题。我们作为扶贫工作者可以竭尽全力帮助贫困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经营环境,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最大可能的为农民群众创造致富的条件,但农民的致富之心还是要靠农户自己去培养,只有改善了农户的心,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贫困农民的斗志,再加上党和政府的努力,在内因与外因的双重作用下,才能有效推进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换一个乡风文明,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

二、因婚致贫需警惕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逐步实施,许多过往的致贫原因正在被逐渐消灭,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致贫原因也在出现。农村“因婚返贫”现象目前十分普遍,很多男青年多年都是光棍一条。近年来,“结婚致贫”“结婚返贫”在中国贫困农村屡见不鲜,绝大多数农村父母将“适婚儿子娶不到媳妇”归为自己的“无能”,因而催生出来的农村嫁女攀比之风令人大跌眼镜,据笔者在农村的观察,有的家庭甚至可以通过嫁女完成一夜脱贫的神话。由于多年来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农村男多女少的情况十分普遍,女孩子更易嫁到城镇,进一步造成农村男女比例失调,农村男孩只要家庭条件不行的,就很难在当地娶到媳妇。湖南十八洞村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由于贫穷,条件差,婚姻问题成了村里最让人着急的事情,就连习近平总书记都对该村大龄男青年脱单问题一直挂念着,还特别在2016年两会期间对湖南代表团进行了询问。

据统计,“80后”人口的婚姻调查结果分析显示,“80后”选择结婚的主动性略低,父母意见对其择偶观念具有较大影响。笔者发现,面对高额彩礼,农村待嫁女青年一般都会表现出完全顺从父母意愿的态度。由此,家境窘迫的农村男方家庭不得不将“娶媳妇”的心愿寄托于其所能承担起彩礼的价格。更有甚者,已经尝试接受“跨国婚姻”“异国买妻”,高额彩礼已经逐渐成了贫困地区男青年不能承受之重。随着农村待嫁姑娘的身价逐年攀升,两三万基本已经拿不出手,七八上十万是比较常见的金额,攀比之风较重的地方甚至更多。“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多数农村父母为完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不惜借款、贷款,也要张罗着把儿媳妇娶到家。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把儿媳妇娶到家后,甚至变得居无定所,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已经较为普遍。

究其原因,因婚致贫主要还是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作祟。高额彩礼的陋习在农村还有攀比泛滥之势,成为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中不和谐音符,成为当下农民新的隐形负担。这种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的不良结婚风俗,既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投入,又使部分年轻人养成了压榨父母,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这种以金钱衡量婚姻幸福指数的方式,无疑为男女双方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了祸根,成为婚姻不稳定、破裂的主要原因。因此,警惕农村高额彩礼带来的因婚致贫倾向,摒弃不良婚俗陋习,遏制婚嫁彩礼攀比之风,已刻不容缓。要破除农村高额彩礼这一陋习,一方面要教育、引导群众,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农民不大办宴席、不大收彩礼,把有限的钱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全社会应倡导文明婚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激发群众树立文明、健康、良好的婚俗新风。

三、读书致贫

这里所说的读书致贫与因学致贫不同,读书致贫主要是经济条件尚可的家庭由于过分追求文凭、盲目推崇学历,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与日本境遇相似,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普遍对学历的不断推崇与就业形势的越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一直在校园读书。部分年轻人一口气读到了博士甚至博士后,毕业时候已经年近三十,有的更是依然面临就业的难题,这样一部分年轻人成了相对贫困群体,没有存款、没有房子、没有工作、没有家庭,对未来的迷茫让很多“高龄”大学生迷失了方向。

出国留学热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高烧不退,自费出国的学生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家庭条件较好,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深造,这还可以理解,但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本身条件就不算好,还是勒紧裤腰带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让孩子在外面高消费,父母在国内艰难度日。更重要的是,目前出国留学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很多出口留学回来的学生依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高投入低回报的教育盲从,让很多家庭都扛上了债务重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