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异常困难,何况讨论具体问题。结果发现,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5个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的制造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中西部地区却比较分散,这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集聚促进了城市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集聚地区与不集聚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的相关理论_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区域经济理论是在消除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因此,消除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发展问题始终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国内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异常困难,何况讨论具体问题。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众多,但是缺乏解释力,结论纷繁复杂。我国地区差距具有明显地域特征。东部资源匮乏,西部资源丰富,资源的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差距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区域经济理论

1.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和区位差异

该理论用于解释与地区差距类似的国家间的差距时,问题不大。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或增长较快的国家都拥有良好的海上运输线,多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内陆地区。这似乎支持该理论。但是它无法解释以色列、奥地利和瑞士为什么会发展快,为什么许多拥有海洋位置的国家或地区依然落后。而且,这种观点无法解释资源丰富的西部为何落后[1],资源相对贫乏的东部发展迅速。

2.发展理念转变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大的难题是发展理念上的迷茫与困惑,这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会出现失误和偏差,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路决定出路”。刘培明(2008)认为,欠发达地区应该以发展理念转变为先导,指导政绩评价体系改革、政府职能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

3.欠发达地区经济技术水平差异

颜鹏飞、王兵(2004)利用DEA指数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发现由于我国技术效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但是技术进步的减慢,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出现差异。[3]朱勇、张宗益(2005)构建了2000—2003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列数据,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8左右,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远低于发达地区,因此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4]朱承亮(2009)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我国1985—2007年经济增长效率,认为我国的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这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5]

4.欠发达地区经外商直接投资(FDI)水平差异

张欢(2007)使用1986—2001年各省数据分析,认为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的原因是FDI,并且FDI的制度变迁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东部地区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推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6]许冰(2010)认为FDI是通过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但是投资有挤出效应。因此,吸引FDI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要看FDI对国内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7]

5.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

刘海英、赵英才等(2004)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强调人力资本“均等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增长。[8]吕忠伟、李峻浩(2008)认为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提高都具有推动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的作用都不显著,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9]姚先国、张海峰(2008)认为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但与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的差异不是地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10]朱承亮、师萍(2010)对我国1998—2008年人力资本及其结构进行分析,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力度不大,但是,在人力资本构成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改善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11]

6.欠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市场一体化水平

管卫华、林振山等(2006)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联系,城市化率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就高,反之则相反。[12]徐现祥、李郇(2005)利用回归方程,定量地分析了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结果发现,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如作为长三角地区“领头羊”的上海,于1997年开始带动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13]

产业结构水平与区域经济差异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中最核心的结构形式被经济学家们高度关注,如钱纳里、库兹内茨、弗莱明、克拉克等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王启仿(2003)研究了我国1978—2000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第一产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不大,第二产业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第一因素,第三产业是对地区差异的影响在不断扩大。[14]

蔡昉、都阳(2001)认为东西部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禀赋、制度、市场开放度的差异,其所处的经济稳态不同,实施西部大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于西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最终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15]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2009)认为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5%,这也促使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趋同。[16]李国璋、张唯实(2011)认为制度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影响,即对外开放、金融发展、市场化、城市化、外国直接投资、“东部优先发展”等制度变量是我国三大区域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些制度变量的自我放大效应促使区域间差异进一步扩大。[17]

周兵、蒲勇健(2003)以西部交通运输产业集聚为例,证明了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呈正相关关系。[18]范剑勇(2004)认为改革以来我国大部分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但国内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总体上仍较低,导致集中于东部沿海的制造业无法向中部地区转移,进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19]杨洪焦、孙林岩、高杰(2008)对我国18个制造业1988—2005年的产业聚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5个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的制造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中西部地区却比较分散,这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20]朱英明(2009)认为产业集聚导致的城市经济与规模经济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促进了城市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集聚地区与不集聚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21]刘军、徐康宁(2010)认为产业聚集一方面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22]

7.资本差距、技术差距、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市化程度

资本、技术、产业、所有制、城市化等变量在与经济发展水平做回归分析后,都能得出结论:它们都与地区经济差距有显著相关性。但因果关系似乎需要再检验。就城市化程度而言,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非经济发展的原因。要注意哪些是内生变量、哪些是外生变量,要注意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显著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自然条件与要素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差异、所有制结构差异、二元结构差异、经济发展战略差异、政府能力与政策差异、知识进展与人力资本差异等多方面,但就区域差异形成及其强化的关键原因而论,产业结构与制度方面原因对我国区域以及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

(二)国内外经济结构理论

1.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是滞后于因收入引起的需求结构变动,或者说供给结构(产业结构)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动;二是产业结构本身不合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过程中还应当把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与系统理论相融合,对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系统分析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就是对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专家学者们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以及钻石理论等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到了具有定量分析的客观分析层面;再结合定性分析,使得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法,前者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后者是一种主观赋权法。虽然因子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似,也是一种客观赋权法,但是,如果最重要的信息和其他信息相关性较弱,采用因子分析法可能会使最重要的信息遗漏。层次分析法利用判断矩阵进行赋权,然而该判断矩阵是一种主观赋权的方法,不同研究者的权阵有可能差别较大。

2.比较优势理论

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某一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它可划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指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动态比较优势是指可以由人类的经济活动创造出来的比较优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静态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而东部地区则具有动态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但在静态的比较优势上就相对较弱。

【注释】

[1]总体上,西部自然资源丰富是公认的事实。除耕地和总播种面积同东部大体持平以外,其他资源禀赋都大大超过了东部。参见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11。

[2]刘培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路径——以河源市为例》,《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52-55。

[3]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12)。

[4]朱勇、张宗益:《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11)。

[5]朱承亮、岳宏志等:《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85—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

[6]张欢:《从FDI看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路径差异》,《经济问题探索》,2007(5)。

[7]许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产出效应——基于路径收敛设计的研究》,《经济研究》,2010(2)。

[8]刘海英、赵英才:《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4(11)。

[9]吕忠伟等:《R&D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统计研究》,2008,25(13)。

[10]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8(5)。

[11]朱承亮、师萍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中国软科学》,2011(2)。

[12]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经济研究》,2006(6)。

[13]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12)。

[14]王启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分解》,《经济地理》,2004,24(3)。

[15]蔡昉、都阳:《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中国工业经济》,2001(2)。

[16]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经济研究》,2009(9)。

[17]李国璋、张唯实:《制度差异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7)。

[18]周兵、蒲勇健:《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

[19]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4(6)。

[20]杨洪焦、孙林岩、高杰:《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分析——基于1988—2005年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5)。

[21]朱英明:《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

[22]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