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相关理论探索

相关理论探索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相关理论探索创新桥梁层是学界、政府关注的焦点。从以上界定可见,毛良虎、赵国杰等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科技集群的研究只属于科技领域范畴,遵循科技自身的规律,与产业无关;而钟书华则用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技术-经济体系对创新集群进行了界定。

第一节 相关理论探索

创新桥梁层是学界、政府关注的焦点。就嘉兴乃至全国的现状来看,不少地方在进行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科技成果转换费用高、创新型企业融资难、企业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等问题,导致创新成本过高。这就需要增强各种创新资源的可得性,使创新资源集群化,而创新资源引导机制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关于科技集群概念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

毛良虎、赵国杰(2009)认为科技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在创新过程中由于群体技术的内在关联性和技术势差的存在,特定领域的科学技术资源(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等)相互关联、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具有科技创新功能(有利于科技人才的交流、流动以及大量的科技信息的共享,从而促使科技创新)的系统,并与技术相关的社会各种要素反馈互动,形成以集群为特征的集合。这个界定是国内学者的普遍观点,与之类似的还有刘慧、陈光给技术集群下的定义。

而钟书华(2008)给创新集群下的定义是: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体系。

从以上界定可见,毛良虎、赵国杰等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科技集群的研究只属于科技领域范畴,遵循科技自身的规律,与产业无关;而钟书华则用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技术-经济体系对创新集群进行了界定。

而在研究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模式方面,国内学者们论述颇多,毛良虎、赵国杰总结了三种模式:科技集群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发展下的科技集群配套模式及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孙丽芝通过对深圳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度分析后认为,产业集群与科技集群在各自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逐渐融合,两者呈现正相关。从这些论述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均有自身的规律,自成体系,至于两者的互动、融合则没有一定的规律。

从目前我国高科技园区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来看,笔者认为,研究科技与产业按照特定规律融合而成的科技集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是科技集群化研究方兴未艾的基本初衷。在高科技园区,科技与产业并非自成体系,而是可以用知识经济的有关理论统一为一个体系,并遵循知识经济有关规律的集群。从这一视角来看,知识是投入生产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研究的着眼点是知识要素的投入、产出所构成的完整统一的体系。因此,笔者可以将科技集群定义为:由于地理邻近性与组织接近性,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形成较强的社会网络资本,促进集群中知识溢出的传递及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研究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是科技集群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显然,知识溢出、吸收能力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发展动力的根本原因,而集群社会资本对这两个因素均具有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