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总结回顾

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总结回顾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以来,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动能正在聚集,后发优势明显增强,区域特色开始凸现,工业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黔西南州已具备进入新型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条件。(一)资源优势黔西南州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六)对外开放取得明显进展充分发挥全州资源优势,引进一批州内外优强企业到黔西南州投资参与企业重组、收购、资源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总结回顾_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十二五”以来,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动能正在聚集,后发优势明显增强,区域特色开始凸现,工业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黔西南州已具备进入新型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条件。

(一)资源优势

黔西南州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成的天生桥一级和二级电站、鲁布革电站、平班电站、光照电站、董箐电站、兴义电厂等总装机700多万千瓦,是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全州矿产资源40多种,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21种,煤炭远景储量196亿吨以上,是贵州省的重化工煤化工基地;黄金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全州9县市区都有黄金,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二)区位潜在优势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自古以来就是三省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2015全州达到县县通高速公路。已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工业产业粗具规模

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黄金、铁合金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化肥、电石甲醇、烧碱为主的化工工业,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烟、酒、糖、茶为主的食品工业,以苗药膏贴、输液制剂为主的制药工业,以碳化钙为主的重化工工业等多种大工业门类。规模以上(2000万元口径)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95.4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59亿元,年均增长16.1%。

(四)产业结构优化,支柱产业壮大

依托通道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煤炭、黄金、电力、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建成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煤炭、重化工、煤化工基地,“西电西用”“西煤西用”取得重大突破。已打造了中国金州地域品牌,以资源为主的原材料的衍生产品如水泥、焦炭、电石、铁合金、PVC、化肥、甲醇等和烟、酒、糖、茶、民族制药、油茶、生物能源、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通过整合资源,在提高支柱产业的关联度、集群度、延长度,构建产业集群上取得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基地,接纳大型项目、科技项目、环保项目。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期降低2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7%,化学需氧量削减3.9%,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8%。实施节能降耗工程,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46.4万吨。实施环保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推行“河长制”,推进万峰湖、马岭河流域联合治污,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不断改善。建成16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兴义、兴仁、安龙三县(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推行第三方运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获批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全省唯一以市(州)为单位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六)对外开放取得明显进展

充分发挥全州资源优势,引进一批州内外优强企业到黔西南州投资参与企业重组、收购、资源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开放激发强大活力。兴义万峰林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9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从2010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30万人(次)。获准设立义龙试验区、兴仁经济开发区等开放平台,设立兴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续举办“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组建招商引资中心,开展“百团招商”“安商百日”行动,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870亿元;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3亿美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