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供给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供给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业要以民族化、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来科学定位。黔西南州旅游要实现历史性跨越,旅游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黔西南州旅游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创建独具特色且具吸引力的功能。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供给_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资源富集,民族特色鲜明,自然景观独特,为把旅游业培养成支柱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现代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度高、关联度高、投入产业率高等显著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黔西南州旅游资源数量富集,种类齐、品位高,特色鲜明,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发展旅游业潜力大。但从整体看,黔西南旅游业仍然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初期,还需要足够的政策供给。

(一)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确定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实施科技兴旅,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大山地旅游业定位于区域战略增长极。在未来的发展中,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业要以民族化、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来科学定位。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实施以人为本的旅游业发展战略、以人才为本的旅游业科技新战略,以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的旅游业开放带动战,以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为本,资源、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发展战略,把黔西南建成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大山地旅游精华之地”。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遵循统一规划、科学保护、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原则。克服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的随意性、盲目性,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大山地旅游建设项目库

建立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旅游建设项目库,这是为避免低水平、近距离重复建设,在名胜景区乱建项目、减少资源浪费、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旅游资源,保证旅游建设项目的特色和旅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在项目库的框架下,分期、分阶段,有重点地对每一个项目逐步落实,要注意保护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切忌走“先发展后维修再保护”的畸形发展道路。

3.编制大山地旅游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要体现新世纪、新体制、新机遇的特征,体现大力培育旅游业作为支持产业的主题,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重视规划目标与政策引导的结合,在规划思想、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体现创新精神;要制定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包括产业政策导向、社会环境营造、旅游市场开拓、生产力要素配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的产业型发展规划,而不仅仅是景区点开发和基础建设规划;要改变在规划中重资源、轻产品,重建设、轻市场的倾向。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调研论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重视旅游市场的分析研究,把握旅游需求的变化,推出“卖点”抢眼、富有新意的产品项目,防止雷同、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突出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的保护性开发。

(三)寻求切入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大山地旅游商品系列,形成比较优势

旅游商品的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是黔西南州大山地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品牌策划的总体思路包括定位、整合、展示三个环节,定位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策划先于规划,规划先于计划。必须找到一个独特的地区识别符号,才能使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具备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并借助一个旗帜鲜明的理念和口号推介出去。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游离必须跳出金州看金州,跳出贵州看金州,站在整个中国区域竞争乃至世界版图上来定位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

(四)实施大山地旅游人才培养战略

创新用人机制,盘活全州旅游人力资本存量。黔西南州旅游要实现历史性跨越,旅游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旅游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是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竞争。旅游形象的创立、品牌塑造,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设施、设备技术的应用,旅游服务的提供,都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投入,并且人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业的竞争力。

(五)黔西南州旅游产业的“大数据+”发展对策

“互联网+大数据+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黔西南州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逐步完善大山地旅游业产业体系,革新传统旅游经营模式,加快“大数据+”助推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1.转变传统旅游观念

要加快“大数据+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旅游观念,充分认识到旅游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强对“大数据+旅游业”的认识。旅游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在旅游业与大数据的接轨。二是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黔西南州旅游业与大数据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旅游相关企业应将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大数据有机结合,实现旅游业内部运营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系统化,丰富其运营方式和营销手段,培养和引导用户的消费观念,培育顾客的忠诚度。

2.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是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业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发展的基石。首先,建立内容丰富、实时更新的动态旅游信息数据库。其次,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黔西南州旅游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创建独具特色且具吸引力的功能。通过集成游客信息,准确了解游客的兴趣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根据游客的消费档次、旅行时间、兴趣爱好等设计智能化的旅游路线;建立大数据游客超市,方便游客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旅游项目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最后,建立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单一景点或一个旅游企业很难吸引顾客,黔西南州旅游企业应通过大数据联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大山地旅游品牌,实现大山地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打破地域的限制,提升旅游企业的网络化经营。

3.打造安全的互联网交易体系

通过打造安全的互联网体系,为其旅游业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加强法律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业在互联网领域存在的欺诈、欺骗以及泄露用户信息等行为,规范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互联网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网上交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买卖双方的利益,安全问题已成为黔西南州推广大山地旅游在“互联网+大数据”中发展的关键。最后,建立互联网信用体系。

(六)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大山地旅游业的投入

增加各级财政对大山地旅游产业的引导性投入。大山地旅游业不仅综合性强,而且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为了扶持大山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把大山地旅游业投资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和贴息贷款,主要用于重点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促销。州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财力作为引导资金用于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逐年有所增加。资金来源为:预算内拨款发展旅游的资金,中央财政、省财政的支持,社会捐赠和其他收入等。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要按照“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州外、州内、外商、个人一起上”“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支持和鼓励多方向社会力量兴办旅游业,形成多元化的大山地旅游投融资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