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革命老区传双捷

革命老区传双捷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旗内其他地区相比,在油气资源方面,城川既有油,又有气,是目前唯一油气两全的地区。规定每年与驻地企业定期召开一次油气协调工作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包括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在内的联席会议,定期进行嘎查村农牧民走访调查洽谈。据统计,城川镇油气协调办成立以来,领导和工作人员共赴现场4000多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000多件。
革命老区传双捷_城川镇油气勘探开发服务纪实_从苏里格西部扫描大地之“肺”的故乡

城川镇地处蒙陕宁三省交界,无定河(萨拉乌苏河)流域上游,素有内蒙古自治区“南大门”之称。全镇总土地面积2418平方千米,人口8472户23916人,下辖3个社区、29个嘎查村、126个农牧业社。镇内蕴藏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与旗内其他地区相比,在油气资源方面,城川既有油,又有气,是目前唯一油气两全的地区。其中,天然气分布在苏南区块和苏47区块,以及定北和长南区块,石油分布在蒙陕边界地带。这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闻名中外的“河套人文化”遗址坐落于无定河畔大沟湾村。宥州古城位于城川嘎查。清朝末年,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反洋教运动。这一带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中,当地人民群众与王震部队一道,军民团结,艰苦奋战,结下了鱼水深情,遗留在黄海子村的革命遗址“王震井”及其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颂。

2006年,鄂托克前旗进入油气田大面积、大规模开发阶段。城川镇境内的苏南区块和苏47区块,分属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长庆油田采气三厂的开发区,还有中石化定北项目区和长南项目区,石油开采主要由长庆油田采油四厂进行。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大中小型车辆穿梭在草原和农田间,打破了农村牧区的静寂,钻前修路队、平整场地队、打井压裂队、试气试油队、地震勘察队,前前后后有近百支队伍在境内作业施工。面对这样史无前例的开发,老百姓一时间难以接受。企业与百姓间的矛盾之尖锐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尤其是在2008年,一方面,企业要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把清洁能源——天然气输送到北京,保证北京的空气质量,因而在生产和建设上只能追求时间和效率,忽略了农牧民补偿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群众面对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造成的破坏和利益受损存在不满和抵触心理,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围堵企业施工车辆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候,一队车辆围堵5、6天不能前行。期间,企业和农牧民之间也发生过人员伤亡的冲突。如何消除和妥善处理企业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企业顺利开发,又保障好群众利益,找到企业和农牧民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是摆在城川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做法,收效十分明显。

在总体谋划上,镇党委、政府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规范和管理开发行为上,由一味注重服务,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制定了《城川镇油气协调管理办法》,出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油气田开发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管理和服务到位。规定每年与驻地企业定期召开一次油气协调工作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包括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在内的联席会议,定期进行嘎查村农牧民走访调查洽谈。

在具体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首先从领导抓起,成立专门由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任主任的油气协调办,由6名熟悉农村工作、蒙汉兼通的干部任成员,专门负责各项管理办法的落实和执行,规范和管理企业,教育和引导农牧民,处理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各类矛盾。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规定,要求企业进入城川境内施工,必须持企业相关证件、旗政府准入证、相关批准文件到镇政府备案,镇政府指派专人到现场勘验,联系农牧民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并通知嘎查村,在此前提下,企业方可进入场地施工作业。

在企业施工中,要求企业必须尊重民族习惯,不扰民,发生矛盾必须上报镇政府,不得擅自给予农牧民钱物。对于违反规定的施工企业,镇政府通知相关甲方企业予以清退出场。在规范企业的同时,也注重保护农牧民利益,并耐心细致地对农牧民进行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和教育引导。避免老百姓遇到企业就漫天要价,狮子大张口。鼓励和帮助农牧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意识。既不能把企业一棍子打死,也不能对农牧民一味纵容。加强政府作为,对农牧民反映的问题,原则上保证在1小时了解清楚,1天内进行现场调处,重大疑难问题当日上报旗相关部门,联合调处、确保处理问题及时、有效、不拖、不等、不靠、旗帜鲜明。要求工作人员在牧企双方之间做到公平公正。对于企业损坏农牧民利益的,责令在24小时内必须明确答复,达成协议;对于个别群众肆意敲诈,制造事端的坚决予以打击处理。

在工作重点的掌握上,采取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办法,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珠和社区是苏南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场,为了更好地协调解决好企业与农牧民间的纠纷,为天然气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珠和社区专门设立了油气协管小组,配备专用车一辆,由三名当地有影响,做事公道正派的蒙古族干部组成,联系珠和10个嘎查村支书嘎查村长,专门负责该10个嘎查的油气开发协调管理工作。对所有协调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熟知法律政策,民俗习惯,并约法三章:矛盾不拖延,当天矛盾当天到场处理;原则要分明,做到“合情、合理、合法”;作风要正派,做到公道、公平、公开。

《管理办法》还规定,施工作业完成后,由旗收费局、镇政府、企业、嘎查村与农牧民一起丈量作业区面积。企业到旗收费局结算后,再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到收费局请款,最后由农牧民确认后,将农补资金直接打到农牧民的一卡通账户上。之后,企业到政府开具无遗留问题证明方可离场。

7年过去了,如今,走进城川镇油气田建设现场,井架在蓝天绿地间耸立,井场在花草丛中隐没,集气站与牧场为邻,伴行道在油气田和草牧场间穿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发企业与驻地群众友善互助。当人们回首城川镇油气田开发的历程,不难发现,有一群忙碌的身影,总是在油气田开发现场闪现。他们在为开采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既要保证油气田开发建设顺利进行,又要让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他们的心里有一杆秤,以此把握着一个灵敏多变的平衡点,称出了他们通过辛勤工作,为政府排忧,为企业解难,为百姓操劳所体现出来的质和量。据统计,城川镇油气协调办成立以来,领导和工作人员共赴现场4000多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000多件。哪里有矛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奔波到哪里。有的工作人员还自己垫付补偿款,暂借资金达20多万元。

正是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协调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油气开发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并使企业与驻地嘎查村、农牧民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当油气企业得知城川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革命老区时,纷纷为老区换新颜奉献力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地方修路,方便企业和当地农牧民通行。截至2013年年底,共计新修小油路5条170多千米,升级改造砂石路200多千米。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还投入200多万元,对珠和社区街道进行改造,每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救助当地大学生105名,资助教师奖励基金30多万元。同时,驻地企业与各嘎查村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达成村企共建18对,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企业在为驻地嘎查村发展和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上慷慨解囊,做出了贡献,对一些因灾因病陷入贫困境地的弱势农牧民,从危房改造、资助医疗费用等方面予以帮扶。

截至2013年,全镇境内各类油气井已达225眼,集气站8座,气井管线500多千米;老百姓拿到企业的补偿款共计达21223311元。一个企地双赢的和谐局面已经在当年的革命老区形成,油气田里老区新貌,企、地、农、牧尽开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