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理与增长的关系

地理与增长的关系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特别关注城市的地理变量的影响。图8.4 到大城市距离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图8.4的结果表明,大城市的集聚作用在长短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到大城市地理距离对于250公里以外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这也有利于中国区域城市体系中“次中心”的形成,但这种对区域城市体系“次中心”形成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并不明显,需要长期积累才逐渐体现出来。
地理与增长的关系_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

我们特别关注城市的地理变量的影响。在方程(1)、(2)和(3)中,到中心大城市距离、到最近大港口的距离及各自的平方或三次项均显著,这说明从短期到长期,地理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都非常显著。但方程(1)中到最近大城市距离更为显著,方程(3)中到大港口距离更为显著。由于方程(3)的样本观察值最小,通常情况下,样本观察值小时解释变量的显著性会下降,但方程(3)中到大港口的距离却最为显著,因此,可以判断,在长期内国际市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重要。基于以上方程的估计结果,我们绘制了长、短期内,到大港口距离与城市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图,如图8.3所示,其中横轴表示距离的公里数,纵轴表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大港口处,经济增长率设为0,作为参照。[11]

图8.3 到大港口距离与城市经济增长

如图8.3所示,总的来说,在6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距离香港和上海这样的大港口越近,城市更靠近国际市场,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外,到大港口的距离为600公里的地方,年均经济增长率要比大港口周围低约4个百分点。而距离大港口远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在600—1 500公里的范围内,国际市场就不那么重要,距大港口远更可能发展国内和区域贸易,增加本地市场需求,从而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于是在距离大港口大约1 500公里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体系的次中心。如果城市到大港口的距离继续增大到1 500公里以外,到达国内外市场的运输成本均较高,则不利于经济增长。比较短期和长期的两条距离—增长关系曲线,我们发现到港口距离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长短期几乎同样重要,到港口距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基本上就是其短期效应的累积。

我们同样绘制了到大城市距离与城市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在长、短期内关系图,如图8.4所示,其中横轴表示距离的公里数,纵轴表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图8.4 到大城市距离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

图8.4的结果表明,大城市的集聚作用在长短期存在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当到大城市的距离较近时,由于集聚可以带来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促使中心城市吸收周边城市的经济资源,同时周边城市也能较多地分享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因此距离越远,城市的经济增长越慢。但在长期,当到大城市的距离增加到250公里以外,到达区域中心市场的交通成本上升,由于运输成本过高,本地需求和其他难以流通的生产投入因素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距离区域中心大城市越远,城市的经济增长反而越快。从短、长期的两条距离—增长关系曲线的对比可以看出,短期里区域内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更大,长期里,在区域城市体系内部,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明显缩小。[12]事实上,比较图8.3和图8.4可以发现,在长期,到大城市的距离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到大港口的距离的影响。而且,到大城市地理距离对于250公里以外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这也有利于中国区域城市体系中“次中心”的形成,但这种对区域城市体系“次中心”形成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并不明显,需要长期积累才逐渐体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