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_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3.4.2 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探讨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议题。一方面,过去探讨产业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许多以经济增长为指标,认为经济增长与国家竞争力有相当类似的内涵。可见,人力资源和教育的质量是我们的劣势,影响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3.4.2 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探讨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议题。一方面,过去探讨产业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许多以经济增长为指标(如WEF的世界竞争力评比等),认为经济增长与国家竞争力有相当类似的内涵。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也都认为衡量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应该能够促成经济的增长,这样的竞争力才有意义,否则竞争力充其量只是一个描述经济活动的指标。就经济增长而言,与经济发展、一国的生活水平乃至整体国力息息相关,政府和学界对此议题一直相当关注,探讨经济增长过程与原因的文献相当丰富。目前对于促成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大致趋向两种主要的说法: 要素累积与总要素生产力提升。支持要素累积比较重要者,多强调有形资本(physical capital)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对经济增长的贡献(Mankiw,Romer and Weil,1992;Lucas,1988)。而Romer(1990)与Grossmanand Helpman(1991)等学者则认为总要素生产力的提升才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Romer 认为研发会带动经济增长;Grossman and Helpman 则认为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率与其研发水平直接相关,而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率则决定于该国人民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而国际贸易与分工正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过程。Chuang(1995)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指出,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提升具有显著的贡献。而无论是强调要素累积还是总要素生产力提升,过去经济增长理论中所探讨的各个因素,多与本书中探讨竞争力文献中相关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特别是关于钻石结构中生产要素的部分。Locus(1988)更认为,经济增长率其实就取决于学习效果(learning by doing),在开放贸易以后,各国由于比较优势会专注于特定商品的生产,因而学习效果会有所不同,使各产业的生产效率与国际竞争力都有所不同,进而会影响各国的经济增长。从这些文献的观点来看,凭借要素累积与总要素生产力提升,应会使该国中产业或国家的竞争力有所提升,进而反映在经济增长中,而这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论点之一。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但是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却依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2000—2007年中国竞争力排名: 2000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31位,2001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28位,2002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31位,2003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29位,2004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24位,2005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31位,2006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8位,2007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5位。虽然在2007年中国竞争力的排名从2006年的第18位上升到第15位,首次超过日本,但是许多反映教育和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是弱项,比如文盲率、熟练劳动力的已获得性、大学教育对竞争性经济的满足程度、合格工程师在劳动力市场的已获得性。这些人力资源水平和发展的指标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排名仍然相对靠后。可见,人力资源和教育的质量是我们的劣势,影响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到了2008年中国竞争力下降了两位,排名第17位。

2008年排名前20位的经济体依次为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瑞士、卢森堡、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荷兰、挪威、爱尔兰、中国台湾、奥地利、芬兰、德国、中国内地、新西兰、马来西亚和以色列。

一个国家的科技基础设施、政府行政效率、教育素质和劳工的生产力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过来的竞争条件,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较高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在科技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因此,对于这些方面的投资不能够短视,要能够看到它们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推动影响。

【注释】

(1)此部分理论很早被提出,参见A. Smith, D. Ricardo, Heckscher and Ohlin 等学者的论著。

(2)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Ricardo 的比较优势理论、Solow的成长模型以及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等。

(3)WEF参考的经济增长方面的相关文献相当多,如Sachs and Warner(1995)、Barro(1991)、Schumpeter(1912)等。

(4)UNIDO, 2003,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2003: C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Vienna: UNIDO.

(5)UNIDO, 2004,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4: Industrializ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New Frontier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Vienna: UNIDO.

(6)王勤,“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7)刘欣英,“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即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与成本结构改变,原先以最终消费需求为主的进出口形态转变为以生产与贸易为主,因而会增加国际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并促成国际水平分工。

(9)该理论强调东亚各国间经济发展其实是由日本带动“四小龙”,再进一步影响其他东亚国家,而各国间同时存在特殊的复型追及(multiplex catching-up)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