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蒙古族的民俗

蒙古族的民俗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族生活的地域、生产方式、历史文化及其民族信仰,共同铸就了蒙古族的民族习俗。“郭尔罗斯”是蒙古族古部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别是吉林省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在婚嫁时,通常要用歌唱去表达这种喜庆和悲伤,于是产生了婚礼歌。娶亲,蒙古族的娶亲非常隆重,并保留着娶亲队伍到女方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
蒙古族民俗_吉林省民俗节庆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的辽阔塑造了他们豪放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游牧民族的饮食习俗和其生存延续的地域环境赋予了他们强健的体魄。蒙古族生活的地域、生产方式历史文化及其民族信仰,共同铸就了蒙古族的民族习俗。清代对蒙古族的宗教政策,使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迅速传播,使蒙古族的习俗中又融进了宗教的元素。

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松花江,嫩江交汇处。“郭尔罗斯”是蒙古族古部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自古以来,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渗透、交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郭尔罗斯文化。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族部落众多,各地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均有不同。

一、蒙古族的婚俗

蒙古族的婚俗汇聚着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和北方古代民族婚俗的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间的交融,蒙古族的婚姻习俗也在不断的演变,既继承了民族的传统,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习俗,时至今日已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无太大差异。

在氏族社会时,蒙古人认为氏族内所有成员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氏族内不能结婚,特别是王公贵族都隔旗结为婚姻。蒙古草原广袤辽阔,居住分散,娶妻或嫁女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女儿出嫁后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与父母兄妹再见面,因此娶亲成了男婚女嫁的喜事和亲人分别的悲事。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别是吉林省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在婚嫁时,通常要用歌唱去表达这种喜庆和悲伤,于是产生了婚礼歌。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半职业性的婚礼祝词家,男方和女方“贺勒莫沁”,双方都有歌手和“贺勒莫沁”,并逐渐形成了按照婚礼活动顺序、歌声贯穿全过程的婚礼习俗。

蒙古族娶亲场景

1.婚姻形态的演变

蒙古族是由东胡族系的蒙兀室韦发展而来,其早期的婚俗也继承了室韦的特点,采取抢婚的形式“婚嫁之法,二家相许竟,辄盗妇将去,然后送牛马为聘,更将妇归家,待有孕,乃相许随还舍。妇人不再嫁,以为死人之妻,难以共居。”男女双方都已同意,那么“盗妇将去”就是保留抢婚的形式而已,此后又“更将妇归家,待有孕,乃相许还舍”是典型的早期北方民族妇女“不落夫家”的想法,即女子婚后长时间住在娘家,等到怀孕生子才回男方家里。蒙古族这种抢婚的习俗从蒙兀室韦那里继承下来,一直盛行至12世纪,曾是蒙古族早期重要的婚姻形式,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一形式逐渐退出历史,只是在婚礼仪式上做一些象征的事情,以此记忆古时抢婚之婚俗。

除抢婚外,蒙古族的婚姻形态大体上还存在过入赘婚(服役婚)、收继婚、表亲婚、转房婚、以及抱斧婚、碾子婚、童养婚、指腹婚、买卖婚等。

入赘婚大多是男方家穷,“亦有入赘女家,与女同寝处,称夫妇。故有聘逾数载乃能备礼迎娶者,往往子女成行随母入门,而翁姑受拜,仍你新妇称之。”这种入赘婚也被称为“合力玛”。有的女方家特别富足的也采取这种形式,可以不让女儿过早地当上新媳妇。结婚的一切费用由女方负担,男方只是把新郎送到女方家,婚后的新郎可自己回家操持正常家务。这期间女婿可随意去女方家,而媳妇只是住在娘家。有的甚至等到女方生子后才随夫回男方家,回去时男方还要举行正式婚礼仪式。

收继婚是古代北方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婚姻形态,或称“烝报婚”主要形式是“妻后母、报寡嫂”这中婚姻可以减少损失,是典型的奴隶制时代的婚俗,在元朝统治时,政府律法是禁止的,但是惩治的不严格,在蒙古族中仍然存在。

各种婚姻形态都是蒙古族历史的遗存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产物,都曾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带有历史和时代的印迹,是蒙古族由野蛮迈向文明过程中的演进过程,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蒙古族的婚姻形态已摒弃了传统的婚姻形态中的陋俗。

2.婚礼程序

蒙古族婚礼的程序主要有:求亲、聘礼、嫁妆、择吉日、娶亲、求名问庚、行婚礼、拜火等。

求亲,是男方到女方家里求亲。有的是男方的父母直接到女方家求亲,但通常是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如此女方才能更受尊敬,如果女方同意,就可以定亲。早期蒙古族定亲时男方一般送女方马作为定亲礼,有的通过定亲宴定亲,后来发展为以送哈达作为定亲礼,女家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聘礼,是男方在迎娶女方前,送给女方家里的礼物,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取决于男方家的经济情况。牧民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蒙古族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认为“九九”是长寿的意思。如牧户家贫不具备九数牲畜的聘礼,也可以三、五、七头牲畜为聘礼,但绝不能择偶数。农户则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

嫁妆,是女方父母家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说明蒙古族的女方父母配送嫁妆之多,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

择吉日,又称择喜日。男女两家定亲后,要选择吉日,确定结婚日期。解放前,多是请僧人占卜,择定日子,吉日择定后,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商谈成功后,男女两家开始筹备婚事。一般是装点新房,或新搭蒙古包,杀牛宰羊,准备聘礼、嫁妆及其他结婚用品,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光临贺喜。

娶亲,蒙古族的娶亲非常隆重,并保留着娶亲队伍到女方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娶亲一般是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跨骏马,佩弓箭,腰掖白色“哈达”,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在伴郎、四名骑手和一名能言善辩者的陪同下,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迎亲。如果娶的是牧户家的女子,娶亲者至女方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品。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辈逐一敬酒,并行跪拜大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如果娶农户家的女子,娶亲队伍将至女方家里时,女方家用桌子挡在大门口,桌上放一壶白酒,两位少女和两位少妇分站桌的两侧,桌后站一位能言善辩者。女方发问,男方应答,问答中经常会有一些狡辩、怪问、挖苦、吵骂等情况,如答词一一被女方认可,即向新郎敬酒三杯,第一杯祭天,第二杯祭地,第三杯新郎一饮而尽,然后女方移开桌子放迎亲队伍进门。当然这些细节只是为了给娶亲场面增加更多欢乐的氛围。

求名问庚,是求问新娘的姓名,又称讨封,是一种传统的仪式。实质是一场有趣的戏耍活动。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参加此宴的都是同辈,如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们等。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们也不作答,故意拖延时间来戏耍新郎。此间,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求名问庚,实际上是一场智力竞赛,以此表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聪明智慧。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娘由四位少女陪伴乘坐一辆车,在迎亲、送亲队伍的簇拥下前往新郎家。送亲队伍少则百余人,多则三百余人。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

婚礼,蒙古族很重视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新娘娶到新郎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举行拜火仪式,即两位新人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从而使他们的爱情更加坚贞不渝,生活幸福,携手终老。拜火,是蒙古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是婚礼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尽管其形式不一。新郎新娘进入新郎家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等待婚宴的开始。蒙古族牧民对婚礼的评价标准是肉多酒多为上等,谁喝的酒多,表示谁对婚礼祝贺诚心。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还有各种奶制品和糖果。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推杯换盏,开怀畅饮,女孩子们载歌载舞。席间,新郎手持大碗敬酒两巡,并有四五个人在旁边高唱祝酒歌予以协助,客不饮则新郎长跪不起。因此,客人往往酩酊大醉。婚宴一般持续两三天,亲友们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察看新郎新娘婚后的感情是否融洽,以安其心。如果是新娘的母亲陪留则多至十几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达不舍之情。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婚俗最突出特点就是整个婚礼过程由《婚礼歌》和一些固定的程序贯穿起来,1978年秋,前郭县文化馆与草原文化馆在民间采风中遇到一位著名的老贺勒莫沁,名叫宝音达赉,当年他60岁,年轻时得一《婚礼歌》手抄本,他下功夫,完全记忆下来,经采风同志整理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轰动,《内蒙古日报》记者撰文报导,“我国第一部蒙古族婚礼歌在前郭尔罗斯发现”。1994年草原文化馆挖掘整理了一部蒙古族婚俗全部过程,在内蒙古少儿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草原文化馆编写了蒙古族《婚俗剧》,并把它搬上舞台,演出百余场。

吉林省蒙古族婚礼由于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因而显得独具特色。一般多在结婚前一天到女方家迎亲。迎亲的人数5、7、9人不等,富豪贵族多时可达17、19人。人数无论多少,男方最少要有一位祝词家,女方也要有一至两位善于周旋的女祝词家(姑娘们称她为嫂子)。迎亲人到女方后,双方祝词家要按照婚礼程序开始明争暗斗地对歌。当然,女方如无女祝词家,也有的用男祝词家。

迎亲人从男方出发时带“袖瑟”(给女方婚宴上用的酒和肉等食物)。

迎亲人到了女家后,婚礼习俗活动开始。

1.迎亲

迎亲人到后,女方向男方迎亲人献茶,在此阶段要唱盛装赞、祝箭歌、赞马歌、贺喜歌曲等。

2.求名宴

是女方的头道宴,招待接亲人队伍。宴席开始之前女方的嫂子们和弟弟妹妹们耍闹,为难男方的“贺勒莫沁”求名问属,这时有献奶酒、对唱求名问属歌等。

3.献茶

求名宴后,盘古开始,穿插盘古歌、劝戒歌、贺喜歌

4.沙恩吐宴

是女方家的二道宴,把女方为新郎做的袍靴献上,新郎要换装。这时女方的嫂子妹妹弟弟们耍闹为难新郎和伴郎让他们给嫂子弟弟们点烟敬酒,唱歌等等用各种游戏为难。这时沙恩吐宴期间歌手唱告别宴,报宴歌、祝酒歌、论酒歌、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的歌、报时歌。一直延续到送亲时辰。

5.送亲

报时歌催促人们起程,男方接亲与女方送亲人开始上路,一路上欢歌笑语,抢新郎帽子,赛马等。路上遇到敖包要祭拜。迎亲与接亲队伍快要到达男方家时送亲队伍等候休息,新郎与伴郎先回到家,给家里人报上所有的人数,车数,男人和女人的数量都要各个报上。然后新郎伴郎回到送亲队伍处围绕送亲队伍逆时针绕三圈后,带领送亲队伍直到进入男方家头道门,男方的“贺勒莫沁”手持木叉(木叉上有三色和五色的哈达)堵在门口和女方的“贺勒莫沁”进行头门对歌(从古至今的历史,民族习俗等等问答)以此来难为对方。这些程序后把送亲队伍请到屋里献哈达和荷包。这时男方的歌手献上赛马歌,头门歌,荷包歌等。

6.婚仪

正式举行婚礼之前,女方还有一位梳头妈,为新娘进行梳头仪式,要唱劝嫁歌。这时男方的祝词家报拜天时辰,贯穿揭帷幕、拜火歌、拜双亲、祝愿歌。

最后,一对新人拜火、拜天、拜双亲,结束了整个婚礼。

在蒙古族的社会文化习俗中,蒙古族婚俗始终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习俗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它的丰富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民俗,始终得以流传,并对当地的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抢救和保护蒙古族独特的婚俗,许多蒙古族聚居区政府都已制定了并正在实施保护措施和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战略计划,并采取了抢救,挖掘,整理古代蒙古族传统婚礼,使蒙古族婚礼得以保护,传承。

二、蒙古族的丧葬习俗

1.蒙古族的葬式

蒙古族的丧葬一般有天葬、火葬和土葬三种葬式。

天葬亦称野葬或弃葬,是露天葬的一种。给死者穿上新衣服,用白布裹身,放到荒野,任鸟兽啄食。几天后,如尸体不见,就认为已经升天。若尸体还在,就得请僧人念经,替死者消灾、忏悔,而且把黄油涂在死者身上,以便吸引鸟兽来吃。也有的天葬和此种葬法略有不同,死者放在牛车或驼、马背上,抑或放在有人驾驶的车上,让其在高低不平的荒野和深山空谷中奔驰,任其颠簸,尸体所坠之地即为葬地,也不掩埋,只是用土地或碎石把尸体圈起来。尸体坠地时,如面部朝天,家人就认为死者“升天”了;尸体坠地时,如背部向天,家人就认为死者生前作了很大罪孽,“不得善终”,家人就痛哭,请僧人念经,替死者赎罪。隔数日去看,不论死者面部朝天还是朝地,只要被鸟兽吃尽,死者家属就放心。这种葬法体现了“求天卜地”的思想。解放后,这种葬式已敛迹。

蒙古族天葬

火葬是用火焚化尸体的一种葬式,多是王公贵族等富贵人家采用的。人死后,擦净尸体,用布缠尸骨,涂以黄油,烈火焚尸,请僧人念经超度,然后将尸体投入火中焚烧,焚后三天或七天用筷子拣出骨灰,装入木盒,埋入地下,上面堆土作出坟茔标志。骨灰送至僧人寺内,火葬与佛教的输入有密切的关系,佛教主张火葬,蒙古族笃信佛教。而对于贫苦牧民火葬主要用于得重病而亡或孕妇及未婚姑娘。对孕妇要剖开腹部,取出死胎一起焚化,焚尸的柴禾要挨家挨户去要。

土葬是目前最主要的葬式,农区多采取这种藏式。其葬法与汉族的土葬方法很接近,在墓葬选址上,一般是选择背靠丘陵、面临平川的高处,既后有靠前有照。墓坑挖好后,墓室内不留人的足迹,死者穿普通衣服,放在底宽而上窄的棺中,将棺置于所掘之墓穴内,并于放棺材之前放置斧头、镰刀意即防止墓穴被鬼魂侵占,上盖以土。富贵人家的葬俗略有不同,“其富而贵者,并有尸缠白布纳诸坐棺,卜地砌坟,成一上尖下方之塔形,高丈余,卑或数尺。”富者用模板制成,上端尖型,尸体缠白布,坐尸其中,用砖砌坟。贫者用柳条编制立棺,尸体略缠白布,坐尸筐中,用土掩埋。送葬时,家族之至亲及好友皆随棺到墓地,向死者致哀。近代以来,由于民族交流的加强,游牧经济向半农半牧模式的转变,蒙古族由游走改为定居,丧葬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牧区多沿袭野葬的方式,农区则采取土葬的方式。

2.丧葬内容

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原因,旧时蒙古民族的平民百姓,特别是牧区的贫苦人民,其葬礼是比较简单的。人死前,全家人以至诸亲好友都守在其边。死后,全家举哀,通常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不摆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但是也有打幡、摔盆、路祭等仪程。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蒙古族经济的发展,丧葬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丰富。至解放前,蒙古族的丧葬主要包括指路、丧服、停灵、入殓、出殡、杀牲、合葬、烧纸、服丧等。

指路,人死后要请僧人念经,让死者到“德博占”去,民间认为那里是没有灰尘,享福的地方。丧服,一般为蓝裤子白布衫,蒙古族以白为纯洁,以蓝色为民族主色。用平纹布,不穿棉衣,给女不可以给死者穿衣,故去者的衣物留给为其穿衣的人。停灵,蒙古族人去世后,停灵时间一般是一个时辰或两柱香的时间,然后出殡。入殓,蒙古族入殓时,死者不从门抬出,而是用秸秆拼成门形从窗户抬出。杀牲,是人死后杀牲祭献,无论穷富,所献之物可大可小,祭献的鸡,多留给送灵下葬的人出殡归来后食用。合葬,是夫妻都去世后,将他们葬在一起,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女左男右。蒙古族丧葬的内容保持了民族的传统习俗,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习俗,如烧纸、服丧等。

葬礼结束后都要摆丰盛的酒席,蒙古语称之的“宝音”,乡亲们都来吃“宝音”饭。多数人家宰杀牲畜,做“都胡瓦”(肉粥),如果死者生前遗嘱不杀生的做“阿木斯”(奶油稀饭),“宝音”饭需准备充足,能剩下为好。但剩饭不能留家过夜,当天须分给乡亲们。“宝音”宴上忌醉酒打架。

葬礼百日内家人不理发、不剃须、不娱乐、不宴请宾客,不办婚事,路遇亲朋好友不请安。葬后逢七祭祀一次,直到七七。百天还要祭祀,蒙语称之为“宝音卫乐德乎”,即造福之意。另外,对长者在除夕或正月初一还需烧纸以祭祀。

在解放前,蒙古族的殡葬仪式,既有蒙古族的传统部分,也有受到藏传佛教影响的部分,还有受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部分。一般来讲,属于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部分的,比较纯朴。而受藏传佛教影响的部分,则具有较多的宗教迷信色彩,如请僧人念经超度,向寺院及僧人赠送牲畜、布帛、钱财以及其他物品为死者祈求冥病等皆是。

三、蒙古族的杂俗

1.蒙古族的寿诞

蒙古族老人从六十岁开始,每逢十便过寿,主要由儿女们张罗为父母过寿,先请僧人选定祝寿之日,待祝日选定后,邀请亲戚、朋友设宴准备。祝寿之日,待客人到齐后,开始举行贺寿仪式,先客人,后儿女,为老人拜寿、敬酒、献哈达、端寿礼。子女们首先用银碗给老人敬酒祝寿,有的也敬奉鲜奶茶拜寿。其他人也为老人敬酒祝寿,长寿老人也斟酒对亲戚朋友表示谢意,同时也祝福他们平安长寿,酒碗酒杯由子女递过去。接受老人祝福的人都表现的兴高采烈、欢乐异常,众人非常高兴。寿礼一般有牲畜、钱物等。拜过寿后,主人向客人献奶茶,之后敬酒、唱歌,最后摆羊背子,款待客人。

2.蒙古族的生育

在蒙古族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增长是缓慢的,有生活环境的因素,也有政策等的影响,使得新生儿存活下来的比较少,由此在女性生产期,有一些习俗和禁忌。

“妇女生产期,蒙古包前(或住房门外)都挂以标志,如生男儿,门前挂特制的榆柳条弓箭,以示男儿之勇,驱除豺狼:要生女儿就挂红色布条,以示女儿之巧,刺花绣缎。”产期一个月内不能从产妇家借物品,以免带走奶等。而且和其他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样,都有使用“悠车”的习惯,从森林走出后,有的开始使用晃车。

蒙古族人生了小孩后,也有如汉、满民族相类的各种礼仪习俗。如“洗三”、“满月”等。新生儿满百天,要为孩子举行“过百日”。过周岁时,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抓岁”,二是“打拌脚线”。蒙古族小孩到三五岁时,要在奇数年龄时举行剪发礼,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剪发时,第一剪子须请属性相合、年纪大、子孙多或弟兄多的人,余下的远亲和朋友先剪,近亲次剪。被推为动第一剪的长者所拿的剪刀要系上哈达,剪时还要口念祝词。被邀来给小孩剪发的客人还要向小孩赠送各种礼品。剪发毕,主人煮整羊置于大铜盘,宴请客人。

3.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骑马放牧曾是其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同时北方冬季漫长寒冷,蒙古族的服饰自然又要适应其生存的气候环境,蒙古族早期的服饰自然是依托于早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

蒙古族的前身蒙兀室韦“男女衣白鹿皮襦袴”即身着兽皮,围一护腰,这种装饰很便捷。随着社会的进步,蒙古族牧民逐渐发展为长袍束腰,蒙古族束腰的腰带被视为一种装饰,腰带长约一丈左右,由布或绸料做成,经常被装饰的很漂亮,一侧挂刀,一侧挂烟袋,腰带还具有防寒的作用,冬季冷时,蒙古族还在袍子外边加穿坎肩、马褂或者直接穿皮袄。蒙古族的妇女多穿宽松的长袍,或者穿两侧开口的衣服。蒙族古族喜欢穿皮靴,蒙古族的皮靴精致美观,轻便一直为牧民所钟爱,除皮靴外,半农半牧区的农户也穿靰鞡。

蒙古族是长于装饰的民族,经常用一些珍贵的饰物装饰自己,蒙古族还善于刺绣,蒙古族的刺绣主要分为绣花、贴花和辑花。

蒙古族还善于装饰自己的头发,早期蒙古族男子多为髡发,女子注重头饰,用美丽的绢帛包发;满清时期,男子剃发结辫,垂于脑后,女子则多仿效满族女子的发式。

时至今日,蒙古族的服饰已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五大异,只是在民族节日的庆祝活动上穿着民族服装,为演出民族歌舞之用。

蒙古族服饰

4.蒙古族的饮食

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最具特色的是剥皮烤全羊、炉烤带皮整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

5.蒙古族的交通

蒙古族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畜类和车类两种,畜类以马为主,还包括牛、骡、驴、骆驼等。马是蒙古族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蒙古族的女子都善于骑马,而且马是蒙古族狩猎时最好的坐骑。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耐干渴,是蒙古族重要的运输工具。蒙古族车的历史也很悠久,蒙古族的车叫勒勒车,这种车的车轮、车身都是木制的,蒙古族四处游牧,主要就是靠这样的勒勒车运物资,经常几辆勒勒车前后连接在一起迁移。

蒙古族勒勒车

四、蒙古族的礼仪

蒙古族作为草原上发展起来的民族,有粗犷豪放的性格,有好客乐施的美德,同时也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对老人的孝顺、对客人的尊敬、对祖先和神灵的供奉、对陌生人的礼遇,都彰显着蒙古族的礼仪文化。

1.献哈达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哈达长短不一,有的一尺三寸到三尺,也有的三尺以上,最长的可达九尺至一丈二尺,称“朗翠”大哈达。哈达以白色为主(也有蓝色和黄色的),大部采用丝绸为料(也有绢纱或普通的白布),有的上面要绣上“八宝”、“云林”等花纹。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的双手要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哈达要对折起来,折缝向着接受者,否则,即为失礼。献上哈达后下半跪请安礼,接受者也可以再将哈达回献主人,意思敬重。近几年来东部地区蒙古族,特别是吉林省地区的蒙古族除正规接待时候和商务、旅游等特殊场合仍保留传统的敬献哈达外,在民间已经很少敬献哈达,个别地方只在订婚换礼时出现。[1]

马上献哈达

2.献“德吉”

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茶)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这就是献德吉(蒙古族称为“德吉乌日根”)。如果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己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蒙古族人饮酒前,在接受别人敬酒时,用无名指蘸酒先弹向空中,再弹向大地,最后抹在自己额头,然后再一饮而尽,这也是属于献德吉的内容。

节日时,有的家庭悬挂成吉思汗像的,则是将“德吉”献于成吉思汗和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尊者、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3.敬茶

蒙古族饮茶风俗盛行于元代以后,明清时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到牧民家做客多为奶茶,农户家则多为红茶,客人来了必须沏茶,先要把壶用水“暖”一下,然后沏茶。沏好茶,如果喝茶人多,不能把茶水一两碗倒干,要均匀地倒入各碗,茶壶续上水后,再依次填满。如此时再有客人来,壶中的茶即使是新沏刚喝的,也必须倒掉重沏,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敬,不礼貌。客人接茶时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待客,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端上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4.敬烟

解放前,蒙古族人多喜鼻烟。鼻烟是1582年(明万历十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进中国来的,清康熙、乾隆年间为盛期。到蒙古族家庭作客时,主人常常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鼻烟壶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中倒出一点“烟末”,用手指捻搓后用鼻吸入。

鼻烟壶(蒙语称呼呼尔)为大约一寸高的长扁状小瓶,从形状上看,有佛手的、茄形的,莲蓬型的、梨形的。从用料上看,有玉、象牙、琥珀、玛瑙、翡翠、水晶、陶瓷等。玉制的又有白玉、黄玉、籽玉等;玛瑙制的又分花玛瑙、红玛瑙、胆青玛瑙、珊瑚玛瑙、碧玉玛瑙;水晶制的品种更多,有紫晶、藕荷晶、鬃晶、发晶等。鼻烟壶不但因料器而名贵,更为可贵的是它那径寸之内千姿百态的内画,使之成为收藏界重金争购的珍品。

随着黄烟、纸烟的盛行,吸鼻烟者渐少,在吉林省的蒙古族中,到50年代末,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客人来了则以黄烟或卷烟相敬了。

5.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6.敬神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藏传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藏传佛教的轨迹。

7.待客

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8.尊老爱幼

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9.唱歌

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10.问候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五、蒙古族传统歌舞

蒙古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千百年来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歌舞,极富有民族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长调、呼麦、安代舞、马头琴等,是蒙古族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和典型的民族符号。

1.安代舞

起源:安代舞从《蒙古族大辞典》中相关资料考证,应是缘于古代蒙古部落祭祀舞蹈。庆祝战争胜利时跳之。《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的祖先忽图刺汗“英勇著名当时。进击篾儿乞部时,在道中曾祷于树下。设若胜敌,将以美布饰此树上。后果胜敌,以布饰树,率其士卒,绕树而舞。”其动作以踏足为主,粗犷有力,欢腾热烈,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古代蒙古部落许多祭祀性集体舞蹈,一般都是在部落首领统率下,围绕着高大的神树而舞,与萨满教神树崇拜有关。蒙古人至今用五颜六色的布条装饰神树和敖包。踏地舞是蒙古族古老而又简单的舞蹈形式。《蒙古秘史》校勘本第57节载:“众达达泰亦赤兀惕百姓,每于豁儿豁纳川地面聚会着,将忽图刺立做皇帝。就于大树下做筵席。众达达百姓喜欢绕这树跳跃,将地践踏成深沟了”。安代舞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世代流传,并且正在普及发展壮大。1989年第4期《民间文学》发表了由特木尔巴根讲述,苏赫巴鲁、王迅采录的安代舞的起源,从中得知安代舞最初是起源于郭尔罗斯前旗,发起在库伦,盛行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并有着一个美丽的起源传说在郭尔罗斯前旗流传着。这个传说是:

很久以前,在郭尔罗斯前旗,有一对老玛拉沁夫妇,40岁上还无儿无女。人们说:不知是因为给佛爷烧香磕头了,还是给贫人布施舍善了,有一年这株枯树终于生出了枝芽嫩叶,得了一女,索性叫她娜布琪(叶儿)。

美丽俊俏的娜布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天上的月亮,门前的灯笼;心灵手巧的姑娘,描龙龙能飞,画凤凤会舞。日月轮换着,转眼娜布琪长到了17岁。在媒人穿梭之中,娜布琪渐渐消瘦了。不知是病魔缠身了,还是心中有了思念的情人?病一天天地重起来。也不知是“招”了一个笑不完的魔呀,还是“冲”了一个吃不饱的鬼?有时不吃不喝,一旦吃起来就没有个饱;平常不说不笑,一旦笑起来就没完没了。老玛拉沁愁得吃不下睡不好,请了一个萨满教的“博”也没治好。这里的人都说,“蒙古贞的大夫,喀喇沁的先生”,老人无奈,只好拽出花腰子犍牛,套上大轮子的勒勒车,在没有路的草原上,寻“敖包”查水向,直奔西南,向蒙古贞(阜新)走去。

大轮子的勒勒车呀,骨碌碌地伴着日月地转动,不知是过了洮儿河呀,还是过了西拉木伦河,花腰子牛车载着娜布琪父女二人来到了库伦旗境内。绕过镜子般的泊尔湖,已经见到了富饶的白音花村。此时,正是夏历七月水草丰美的季节,过河就可以在白音花投宿了。花腰子牛在过河的时候,不料车辕子突然断成两截。老玛拉沁用尽余力勉强把车赶到岸上,车轮子像铜钱似的两下滚去了,车厢拖在地上,真是老佛爷留客的地方,只好在这里过夜了。

面对此情此景,到了这个举目无亲的异乡,老人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娜布琪在车厢里哭哭啼啼,喝过一碗酸奶子之后,悲切的哭声停了。老玛拉沁虔诚地想到:难道女儿的病真地减轻了吗?苦闷的心里好似打开了一扇窗子,豁然亮了起来。于是,一边给女儿轰赶着蚊虫,一边唱了起来。这样,歌声随着晚风传到了村里,白音花的牧人听到奇怪的歌声,好奇的少男少女们赶来,也同情地跟着唱起来。娜布琪见到这些陌生的男女,和自己的年龄一样,那么他们为什么这样欢快,这样自由,这样幸福呢?不知是因为兴奋而忘了病痛,还是病魔羞愧的逃走了,她觉得身上有些舒服。于是,她手扶车辕坐了起来。

不知是娜布琪感动了这群青年,还是这群青年感动了姑娘;娜布琪也走下了车厢随着唱起来。青年们高兴了,老玛拉沁更高兴了,围着没有轮子的勒勒车,围着花腰子牛,围着娜布琪姑娘跳了起来。

男女们这样唱道:

把你的黑发放开吧,啊,安代,

不要坐着发闷了,啊,安代!

你同辈的朋友到齐了,啊,安代!

该到欢舞的时候啦,啊,安代!

把你的脚步迈开吧,啊,安代!

跳起来心情才痛快,啊,安代!

把你的手臂甩起来,啊,安代!

跳出汗来才能免病灾,啊,安代!

人们这样唱着、跳着、劝着。娜布琪精神爽快起来,浑身也有了力量,缓缓地加入了这个欢快的歌舞行列之中,姑娘久医无效的病真的好了。神妙的消息不翼而飞,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库伦、郭尔罗斯两旗内外。从此,凡是姑娘或新婚不久的媳妇得了类似病症,人们就都仿效这种方法为她治病。“安代”就这样流传开来。神妙的消息不翼而飞,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库伦、郭尔罗斯两旗内外。从此,凡是姑娘或新婚不久的媳妇得了类似病症,人们就都仿效这种方法为她治病。“安代”就这样流传开来。解放后,又经民间艺人的挖掘、整理、创造,剔除封建迷信部分,安代舞已变成健康向上的民族艺术奇葩。

表演形式:安代舞是随歌而舞,边唱边舞,歌舞结合的一种舞蹈。

安代舞在发展中,由原古朴踏地舞的喜庆内容,融合了蒙古博文化的内容。可分为“阿达安代”、“乌茹嘎安代”、“色勒格道勒呼安代”,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从规模上,又可分为“大安代”(在野外举行)、“小安代”(在室内举行)。“大安代”人数最多,可达上百上千人。在“安代”的唱词中,既有民歌、好来宝:也有祝词、咒语,以及讽刺的歌谣。把几种传统的民间文学形式都糅合到舞蹈与音乐之中。安代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节奏强烈的踏地舞步,翻飞飘荡的彩巾,边唱边舞,边唱随编,高潮迭起,朴实,火爆,富有感染力。是蒙古族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安代演唱有一定的程序,古老的、中期的和近代的演唱内容基本相同,形式略有差异。传统安代的唯一舞具是歌手的领舞铃鞭,后来参加者效仿铃鞭的舞动,甩起手帕、腰带、袍襟,以至挥舞绸巾。传统安代演唱时无器乐伴奏,舞者随歌而舞,歌曲节奏鲜明,舞蹈动作简单。后经老艺人、第二代艺人和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加工,揉进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作和韵律,增加“向前冲跑”、“凌空踢腿跳”、“双臂抡绸”等动作。这些动作以“踏足”、“顿足”、“甩巾”及自然圆圈队形为特点,仍然具有蒙古族古老的绕树而舞的习俗,动作粗犷豪放,又不失抒情、优美。其风格特点为“甩巾轻搭肩、起步必踏足,头身随手摆,舞姿爽且美”。

安代舞有强烈的自娱性,明显地体现了舞蹈者对大地依恋的心理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气氛。它一般是在主人们感到“歌之不足”,只有“舞之,蹈之”才足以抒发内心的欢乐时,才入场欢跳。安代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载歌载舞,简单易学,唱调随跳随编,朴实、红火、富有感染力,男、女老少均可入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舞圈内热烈欢腾的歌声,节奏强烈的踏地舞步,翻飞飘荡的彩巾,使跳舞者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多达成百上千人。“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的思潮影响冲击了安代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安代逐渐从宗教迷信中解脱出来,内容上进一步发展,形式上更完善、多样化。

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对弘扬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然而,由于现代文化生态的深刻变化,脱胎于原始宗教驱邪治病手段的安代舞,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抢救、保护安代舞,有关部门制订了并正在实施保护计划。凭借着各级政府关于保护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战略计划,各个地区许多个部门联合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在蒙古族中小学也组建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安代舞表演队伍,不断扩大安代舞的社会影响。

2.查玛舞

起源:查玛舞,原是一种以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蒙古族面具舞蹈。“查玛”汉意为“打鬼”或“跳神”,主要以驱鬼除魔为主题。“查玛”起源于西藏。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到西藏,与西藏原有的宗教并行传播。元世祖时(1280年-1294年)佛教传入蒙古,称“藏传佛教”,蒙古人多由信奉萨满教改为信奉佛教,由于藏传佛教的广泛传入,“查玛”也就随之进入蒙古地区,为使藏传佛教扎根于蒙古地区以求得更快发展,传教者们必然要吸收蒙古族固有的传统习俗,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从内容到形式也都充满着文化交融的绮丽色彩。

种类:查玛的种类有“依和查玛”,“巴格查玛”,“弥勒查玛”等。查玛的主题是镇邪除魔,传播佛教的普渡众生,改恶从善,促成太平盛世的思想。据说,上场表演的奇形怪状的角色,就是曾大闹人间的精灵,后被佛教点化皈依,反过来驱鬼除魔有功而成神。

蒙古族冰上查玛舞

由于教派不同,寺庙的规模不一,“查玛”的形式大同小异。如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格鲁派各自的“羌姆”内容、形式都有所不同。

查玛”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主要神祗)和“小查玛”(泛指鸟兽及侍从)两大部分。有殿堂舞、米拉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一般是“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乖巧多变,灵活敏捷。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如《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劲拔犷悍,举手投足极富雕塑性;《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强,带有竞赛性质;《骷髅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进行喜谑表演,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韵味。

表演形式:查玛的表演者身穿各式各样的服装、头戴特制的牛、鹿、鹰、羊、鬼脸、蝴蝶、黑白无常等面具登场表演。伴奏的均是吹打乐,乐器有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唢呐、鼓和大钹。道具有兵器和旗幡、罗、伞等,都是根据剧情和角色的特点制作的。具体出场顺序、装饰特点、人员结构及道具是:

(1)道格希达(猛烈的意思)有13人。面具是大晓布拉(脑颅骨)的样式,上面有5个小脑颅骨,小颅骨上面三红色宝石有铜圈,穿没有领的袈裟,脚蹬长筒布靴子,其中袈裟是黑色带大钱花的蟒袍两件,带各种花的蟒袍两件,鸭蛋色各种花的两件,紫色两件,蟒袍浅绿色、有水纹和各种花的两件,蟒袍兰色有花的一件、黑色蟒袍两件,手持的各个武器是有藏语传下来的术语。

(2)达月额赫(女佛的意思)有21人参加,及戴面具戴头匝,有在收上面戴盏,手持掏独把,身穿黄色有各种花的三件蟒袍,红色有各种花的蟒袍三件,又有黄色的有花的两件蟒袍,鸭蛋色有花的蟒袍两件,兰色蟒袍一件,这些长袍的花多数是大钱花,水纹花和各种花类的,都没有领子,另外,还有女一件肩垫,脚蹬长筒布靴子。

(3)阿苏日(苍天的意思)有4个人参加,面具、颈部红色的脑颅骨象人头那么大,有五绺黑髯,头上有黑色大盘头,红色短衣裤,腰围短裙,裙外有网状裙子,脚蹬长筒靴子,看起来特别雄壮。

(4)查干额布根(白男)面具就是土地爷面具,身穿羊皮塔乎(毛向外的白色长袍子)手持龙头拐杖,脚蹬龙头长筒靴子,看起来特逗人的样子。

(5)阿日哈柱(这个查玛中叫伊日根查玛就是汉族的查玛)两个人参加,雄壮性的面具,头上有散发,身穿黑色缎子短衣裤,上面有大钱花,腰围各种艳丽色彩的长条裙子,裙子外围着网状护腰,脚蹬黑色有团花的长筒靴子。

(6)图赫英(好英海,意思主管骷髅)有四个人参加,两大两小,面具脑颅骨白色,头上什么也没有,身穿白色短衣裤,手持红色棍棒。各种颜色的璎珞,脚蹬白色长筒靴子,跳查玛时主要就是起丑角的作用,最逗人,场面上非常活跃。

(7)恶日波海(蝴蝶)有8个人参加,面具脑颅骨,上面有5个小颅骨,小颅骨上面红色宝石(外围铜圈的)小颅骨和大颅骨之间有箍上还有宝石,身穿条花短衣裤(白色上黑花)戴手套(手套手心是红色,手背是白色)一手持摇鼓,一手持小敲棒。

(8)哈兴汗(皇帝)面具人脑颅骨,光头,身穿黄色蟒袍,皇上打扮,脚蹬龙头靴子。

(9)6个女儿(哈兴汗的女儿,四女、两男)6个人参加,有面具秃头,身穿各色艳丽绸缎,有花的长蟒袍,跟哈兴汗出场。

以上9部分人物都是包含着佛的形象,跳法和动作都是离奇古怪的形象。

查玛是通过独舞、双人舞、群舞的形式来完成的。整个舞蹈,有的见工夫于腿部,有的见工夫于腰部,有的见工夫于肩部,也有的见工夫于臀部。如阿拉哈柱的双人燕碎抖肩,达日额赫的碎步,阿扎拉的拖转下腰,查干额布根的摔克等等。这些舞蹈动作,既优美,难度又很大。跳查玛的场地主要是在寺庙的庭院内,距寺庙半华里处有一个场地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庭院内,庙名前画有直径分别为15米、11米的大小两个圆圈,小圈在内,大圈在外边。跳查玛的僧人都从寺庙中且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这两圆圈线上或圈内完成。就是说,场地的圆圈线对表演者有严格的限制,戴面具是查玛在装扮上最突出的特点。除21个达日额赫戴头盔外,其余各个角色都分别戴着神态各异,形神兼备,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面具。查玛反映了人们娱神、破灾、图腾崇拜的一种心理。他们都是用舞蹈的形式来宣传宗教教义,通常在宗教节日进行表演。既娱神又娱人。所以在佛教盛行的蒙藏地区“查玛”久跳不衰,流传广泛。是一种典型的宗教舞蹈艺术。

1956年,在吉林省首届业余文艺汇演中组织了尚存的僧人,把查玛由寺庙的庭院搬上了舞台,并且命名为查玛舞。近年,蒙古族地区又将查玛舞进行了艺术性创编,并在一些地区举办民俗旅游节、冰雪捕鱼节时进行表演。查玛主题中的宗教意识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而以申张正义战胜邪恶的精神,凝聚着民族传统舞蹈艺术精华,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保留,日益具有迷人的魅力。

蒙古族盅碗舞表演

3.盅碗舞、筷子舞

起源:传说,盅碗舞(最早叫作打盅舞、顶碗舞)、筷子舞都起源于古代战争获胜时,人们在庆典宴会上拍掌击盅、敲打筷子而助兴。早在200多年前,流行在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一带。但其击节食具为歌舞伴奏形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最初只是坐在席间,伴随歌声击打酒盅、筷子,可渐渐地人们感到歌之,敲之已不足以宣泄内心的激情与喜悦了,于是盅碗舞、筷子舞便应运而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筷子舞自娱而歌,即兴而舞,广泛流传在蒙古族地区。

表演形式:盅碗舞是自娱性的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亦称打盅子,原是喜庆节日中由男艺人表演的单人舞蹈。表演者双手各持一对盅子(极小的酒具),用食指、无名指夹位上面的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碗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使两盅子之间留有空隙以碰击作响,当表演者和着乐曲的节拍轻抖双腕时,盅子即发出细碎、轻脆、银铃般美妙的声音,是一种技艺性很高的表演形式。

盅碗舞的特点是肩部动作多。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白天骑马、套马、剪羊毛、挤奶、摔跤等动作都要动肩,所以形成盅碗舞的动作多以上半身为主。过去,在草原上表演开始时,艺人坐在地毯上轻击盅子,徐缓起舞;站起后双臂或伸或屈,或在胸前环绕,并在时进时退或绕圈行走的表演中,让动听的碰击声始终不停,节奏转快后,则更为精彩。表演中,人们常唱着当地民歌为之助兴,使环境气氛更为热烈融洽。

在郭尔罗斯,筷子舞已经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慢舞稳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原本以男性艺人表演,后来,经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加工,将单手执筷子改为双手执筷子。

盅碗舞、筷子舞是蒙古族传统艺术中,源于生活又得到较好升华的典型舞蹈艺术。既有普及的大众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其音乐旋律优美、令人振奋,是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这两项舞蹈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盅碗舞、筷子舞是蒙古族传统艺术中,源于生活又得到较好升华的典型舞蹈艺术。既有普及的大众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其音乐旋律优美、令人振奋,是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这两项舞蹈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来自民间的盅碗舞、筷子舞一步步地登上了社会文化的大雅之堂,逐渐发展成为那达慕、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传统文艺节目之一。但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舞蹈艺术形式不断涌现,更新速度加快,盅碗舞、筷子舞也像固有的民间歌舞艺术一样,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4.马头琴

起源: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精细、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人形的半身像。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叫它“潮尔”,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马头琴从它产生那天起,就成为蒙古民族喜爱的乐器而广为流传。它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1300百多年的历史,已成为蒙古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千人齐奏马头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关于马头琴的渊源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蒙古族学者、郭尔罗斯人苏赫巴鲁先生就作过研究,在《乐器》1983年5、6期连载的《火不思——马头琴的始祖》中,苏赫巴鲁考证马头琴形成世系是弹拨乐器火不思—诺门图·火不思—抄兀儿—马头琴。这一观点现今已被乐器学术界认可。

表演形式:早期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马头琴的音色淳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按弦法颇为独特,食指和中指伸入弦下用指甲顶弦,无名指用指尖按弦,小指用指尖顶弦。有颤指、滑音、双音、拨弦、揉弦、泛音等技巧。右手有顿弓、击弓、碎弓、抖弓、跳弓等技巧。现在马头琴曲目在技法上借鉴小提琴的技巧,创造性地采用了半音演奏、拨弦演奏、倒弓、分弓、震弓,连跳弓等演奏法,使马头琴演奏技巧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马头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场合演奏,也出现在民间的婚典仪典和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为歌伴奏,亦可独奏曲目。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可分为五类:(1)原生民歌,如《朱色恋》、《八雅铃》;(2)英雄史诗曲牌,如《奔马调》、《打仗调》;(3)马步调,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4)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如《荷银花》、《莫德烈》等;(5)汉族古老曲调,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现代的马头琴,可以进行独奏,也可以齐奏或伴奏。既可以表现蓝天白云、风和日丽的大草原上的宁静生活,表达牧人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蒙古族骁勇彪悍,铁骑冲天的英雄气概;还可以表现万马奔腾、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可以说,马头琴伴随着蒙古族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一路走来,其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当代,马头琴教育、培训和演出更加活跃。1997年12月24日中国马头琴学会吉林分会在前郭县成立。郭尔罗斯人色日古棱今年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马头琴专业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马头琴专业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头琴专业研究生。

郭尔罗斯马头琴演奏正在广泛深入的发展下去,2006年在前郭尔罗斯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有1199名马头琴手在大会上演奏,经审定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5.长调、短调

长调,蒙古语称为“乌日汀·道”。短调,蒙古语称之为“宝古尼·道”。二者为蒙古族民歌典型的演唱方式。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短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

起源:根据《魏书·高车传》等史书的记载,蒙古族长调很可能产生于迄今至少也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高车人中的乞袁氏。蒙古人占领历史舞台的蒙古帝国及其鼎盛时期,蒙古族民歌的长调、短调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蒙元时期或前后影响到了很多其他民族、地区和国家。千百年来,郭尔罗斯草原上的蒙古人喜欢用长调、短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那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深邃的意境,无愧为蒙古族音乐之魂。

表演形式:(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长调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蒙古族长调民歌受不同地区习俗、语言、语音、方言的影响在演唱技巧、意味等方面各具地方特色,甚至记录曲调的风格也有所不同。郭尔罗斯地区至今沿袭古老的习俗,在聚会宴请和举行各项仪式时,通常首先要唱长调歌曲,开场的长调要求悠扬、舒展、辽阔。有力度、有层次、有秩序。在蒙古族长调演唱技巧中“额格希格诺古拉”(优美曲折音)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是个重要课题。通常,人们将蒙古族长调“诺古拉”分为“好来诺古拉”(嗓子曲折音),“腭柔诺古拉”(下颌曲折音或重音),“膛耐诺古拉”(腭部曲折音)三大类。

蒙古族长调的唱法、技巧、修饰手段很多,如:舒日古拉呼(假声唱)、柴如拉呼(真声唱)、额格希格诺古拉、额日古勒特、图日力格(长调中女声伴唱法)。布如拉呼、哈图诺古拉、左愣诺古拉、希荣海拉呼、杰木日勒、哈依拉格(甩腔)、呼格扫力格得勒(转调)。耐日森耐日斯和、清晰发音、膛耐诺古拉(腭部曲折音)、腭柔诺古拉等等。所以,蒙古族长调并不是没有章法可循的艺术,而是一种具有高超大型演唱技巧的传统艺术。

(2)短调民歌。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统称为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演出者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线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节奏规范多采用单一节拍,曲式多为对称的方整性结构。除大量上、下句乐段结构之外,也有三句、四句、五句乃至更多乐句所构成的复杂曲式。歌词多为四句一段,形成分节歌形式,在不同音韵步上反复叠唱。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题材十分广泛,几乎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情歌、酒歌、婚礼歌、祝寿歌、叙事歌、摇篮曲等歌种。

蒙古族长调、短调是蒙古民族文化遗产中最具有鲜明特色的宝中之宝。长调悠扬、舒展、辽阔,有力度、有层次、有秩序。二者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蕴涵着厚重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千百年来,郭尔罗斯草原上的蒙古人喜欢用长调、短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那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深邃的意境,无愧为蒙古族音乐之魂。

6.好来宝

好来宝又译作“好力宝”,系蒙古语译音。语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是蒙古族传统的曲艺形式之一。

起源:好来宝是“潮尔”(马头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陶力”(专门说唱诗史的艺术形式)一起发展而来,一般以“胡仁”(四弦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大约公元12世纪,蒙古草原开始出现好来宝。民间有“一个人,一把琴,一台戏”的说法。好来宝与乌力格尔是姊妹艺术,且先有好来宝,后出现乌力格尔。

表演形式: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运用十分普遍。从而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又酣畅淋漓的特点。好来宝题材多样,除一般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识性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

蒙古族好来宝表演

好来宝音乐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活泼,唱词朴实优美,语言形象动人。用蒙古语演唱,表演者均为男性,以四胡伴奏,有三种表现方法:

(1)单口好来宝。演唱者自拉自唱。

(2)对口好来宝。双人表演。演唱时,二人对面,双脚轮流踏地,犹如歌舞动作,以便加重节奏和增添气氛,两臂也随之舞动,配以形象动作。

(3)群口好来宝。是根据传统好来宝的演唱特点创作的一种曲艺形式,由4人-6人齐唱、领唱、对唱等形式表演。其题材内容多以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为主。

20世纪初以来,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出现多样化,徒口表演的简单形式称为“雅布干”;有乐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雅布干”形式,也因表演者人数的不同而有一个人的单口表演和两个人的对口表演两种形式。在节目内容上,也形成了叙事、嘲讽和赞颂三种类型。除表现本民族生活的节目如《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等之外,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内容也被好来宝艺人进行编演。

在蒙古族地区,按照好来宝的表演内容和基本形式又可以分为:

“当海”好来宝,即叙事式的单口好来宝。其数量较多,多以赞颂、讽刺、比喻等手法描绘一个或一件事物,也常用以渲染烘托、夸张想象、细腻刻画等手法叙述情节、表达感情。

“比图”好来宝,即回答式的对口好来宝,也称为“谜语好来宝”。问答内容广泛,有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天文地理和自然万物等。

“代力查”好来宝,即论战式的好来宝。双人对口演唱,往往在宴会、集会及婚礼仪式上演唱,是一种以智慧和辞令比赛决定胜负的民间曲艺形式。

“额勒古格”好来宝,即由多人集体演唱的叙事好来宝。其曲调丰富,由单一的马头琴或四胡伴奏发展为综合性的小乐队伴奏。这种好来宝多由乌兰牧骑或群众业余文艺队演出。

好来宝的形式除了单口好来宝、对口好来宝、群口好来宝之外,还有好来宝剧、好来宝音乐剧。因为好来宝多是即兴创作,所以其唱词近似于民歌,都是押“头韵”,但尾韵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那就是最有典型的一词重叠;这种同一词的反复出现,多是名词性的醒目标题,如英雄的名字,特定的地点等。好来宝有一套定型化的曲调。说唱者都根据形式、内容、情绪等任意选用。

蒙古族的民间有“一个人,一把琴,一台戏”的说法,其娱乐性和表演性较强,深受群众喜爱。至今,在前郭尔罗斯的城区和蒙古族村屯,每逢那达慕、婚庆、查干萨日等重大文化活动时,民间艺人或文艺工作者都要表演传统的好来宝节目。他们的传承活动世代沿袭,已经成为本地区民族文化艺苑的奇葩。

7.蒙古族民歌

吉林省蒙古族多聚居在郭尔罗斯地区,蒙古族民歌以郭尔罗斯民歌为代表,是蒙古族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关于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渊源,《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中作过研究,认为,清代的郭尔罗斯前旗是哲里木盟(包括科尔沁六旗、郭尔罗斯二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盟府的所在地,是十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这里蒙古族各民间艺术的高手云集,名人辈出,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产生、发展、兴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而且,由于清朝政府“移民实边”的推行,促成“文化北移”、“移民实边”。“文化北移”现象的冲击,郭尔罗斯蒙古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毡房到土木房,这时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也随之从室外音乐进入室内,“长调”变“短调”,语言形式由蒙语为蒙汉合璧。

表演形式: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可以清唱,也可以用乐器伴奏演唱,有的演唱者边唱边奏,也有的是演唱者演唱,多名乐手用乐器伴奏。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精辟的诗句,艺人和民歌手动听的演唱,深深地居于蒙古族人们的胸中,藏于心灵之中,成为生活的踪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或憎或爱,缓解情绪,抒发内心情感,靠着民歌慢慢地梳理,最后,终能成为宴席上的醇酒,奶茶中的咸盐。

特点: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有两大特点:

(1)文学特点。可分为“图林道”和“育林道”两种。“图林道”即雅乐,也称正歌。它是在正式的庄重的场合演唱内容严肃的歌曲。“育林道”即俗乐,也称副歌。是与图林道相对而言的,除在庄严活动的正式场合演唱的歌曲以外,都属于育林道。

章法,分单段体、复段体和多段体。凡每首以四句组成的民歌,可称单段体。它的手法多用白描、夸张。以四句为节组成的2段或4段的结构形式,称复段体。4句以上称多段体。

结构。分平行式、因果式(果因式)、归结式等。平行式是其结构是喻体与本事相同平行并列。因果式是因果和果因关系并列,归结式是把提炼出来的最概括、最典型、最有意的语句,作为每段的开头和结尾。

表现手法。产生在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民歌和内蒙古以及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民歌一样,章法严谨,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如比光、也叫比喻,包括直喻、暗喻、借喻。即“比方与物,托事与事。”还有排比、旁描、排序、复唱、衬托等。另外,它都以对仗的副段体出现。如上一段是金,下一段必须以银对仗,三五、山水等都是对仗的素材,形成了蒙古族民歌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2)音乐特点。可分为“乌日图道”即长调,“宝古音道”即短调。但是产生在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中长调极少,短调甚多。这也是与聚居在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民歌,从游牧到定居,从毡房到土木房屋,自然环境,人员结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所致。

调式,蒙古族民歌普遍采用五声音阶,也有大部分在五声音阶基础上的六声。大部分是徵调式和(五音名称:宫,徽,商,羽,角)。

曲式,民歌的曲式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段体。

唱白结构,艺人和歌手在演唱时,都要采取唱白结合的方法,叙述情节。

节拍,多用2/4、4/4节拍,3/4和自由体节拍很少。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是由每段四个乐白,以及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中间加以衬语的民歌。不论唱词与音乐在音高、节奏和逻辑方法的结合上,都有自然语音的表现规律和特点。无论歌中出现多少人物,无论讲述多复杂的故事情节,无论演唱多长时间,只用一首曲调来完成。因此,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绝大部分是叙事民歌,讲的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发生的有关人和事。每首民歌,本身就是一本故事,一台歌剧,一部电视剧,可唱几十天,有的时间更长一些。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在整个郭尔罗斯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古老郭尔罗斯艺术和优秀民间文化的遗存。目前搜集到的产生、流传在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民歌128首,它是由真人真事通过艺人创编而成的长篇叙事民歌,主要代表作有《陶克涛胡》、《龙梅》、《高小姐》、《波如来》、《鹦哥与罗成》。1939年丹麦的学者哈斯论德来郭尔罗斯考察收集蒙古族民歌50余首,现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1943年苏赫巴鲁考察搜集、桑吉扎布演唱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龙梅》,第一个由伪满新京(长春)唱片株式会社灌制唱片发行,1955年女声小合唱《龙梅》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1978年苏赫巴鲁考察文章《一首蒙古族民歌的历史—龙梅》在《乌兰牧骑演唱》刊物发表。这是我国第一个最为完整的民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