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政府公信力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

论政府公信力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政府的公信力,看似抽象,但其表现却十分具体。政府公信力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治理行为的接受程度,稳固的公信力可以转化为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执政资源。
论政府公信力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杨妮娜

“中国梦”是政府推动改革要实现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只有有了这种信心,政府的改革才具有权威性,政府的公共形象和行政效能才能得以保证。有了公信力,政府就能够凝心聚力,降低改革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成本,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成事,实现中国梦。

一、政府公信力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它是政府影响力与号召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政府的公信力,看似抽象,但其表现却十分具体。政府的公信力贯穿于政府的执政理念、履职的诚信记录、依法行政的方式,政府决策和政策施行的公开化、透明化、民主化过程,以及政府的每一个公务员的行为举止之中。一个顺应现代文明发展趋势、赢得人民信任和尊重的政府必然是将政府的公信力放在执政的重要地位加以认识和呵护的。

(二)公信力是政府的软实力

政府是执政党实现其政治理想、践行其政治理念的工具,政府建立的合法性来源于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治理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治理取决于社会成员、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普遍合作。如果缺乏信任,合作便难以达成,即便真能达成合作,也要付出高昂代价。政府获得公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能力越强,公信力就越高,执行力也就越强。政府公信力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治理行为的接受程度,稳固的公信力可以转化为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执政资源。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论述。政府赢得公众和社会的信任,才能提升政府实现中国梦的能力,已成为全党共识。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制度因素

(一)行政权力分配制度不够合理

总体而言,中国政府的公信力保持在稳中有升的状态,但政府在某些方面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还存在问题,呈现出“两个递减”的特征。从横向看,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影响政府整体公信度的“短板”。根据《小康》杂志发布的《2005-2012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很多受访者则表示不信任地方政府。这样的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由于权力分配的设计缺陷产生诸多问题,致使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管理任务繁重、财政支出较多而公信力反而较低。

(二)公共政策过程不够科学

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评估、反馈一系列环节,这些环节在我国目前仍旧没有明确的或强制性的规定,导致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大受影响。政府公共政策不仅制定环节缺乏科学论证、参谋咨询,而且政策执行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普遍的问题是“新官不理旧事”,一届政府一朝政策,常常是重打锣鼓再开张,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草率出台的政策和久久不能兑现的承诺,都使政府失信于民,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

(三)民主参与制度不够规范

民主治理仍然存在很多制度性障碍和阻力。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公众参与表面轰轰烈烈,而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公众利益表达提供技术性的手段严重缺乏。在行政过程中,对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公众参与仍是一种低度的参与。对政府而言,公众参与不仅是制度设计,更是一种执政理念,如何将执政党业已明确的扩到公众参与的意识转化为实践中的活动。特别是在影响范围较大、公民较为关注的政府政策制定环节中设计好公众参与的步骤、运用好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方法,是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权力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权力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权力滥用、腐败等现象大量存在,政府“公信力”日渐遭遇质疑。反映在社会管理上,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局面中出现了一个“公信力怪圈”,即老百姓已经习惯于怀疑政府,甚至是对政府出现了“有罪推定”:官民冲突时,错肯定在政府;官员有错时,肯定是贪赃枉法;政府出台政策时,总是与民争利;政策评价时,大都将信将疑……诸如此类,使得政府很多良苦用心不被理解,好心办不成好事。

(五)信息公开制度有欠透明

信息是公民了解、参与、监督政府管理的基石,没有透明的信息,公众无法有序参与,政府无法获得真实信息,就会产生政府的“刁民思维定势”与百姓的“贪官思维定势”,即政府总是不信任百姓能够自我管理,而百姓总不相信政府会以民为本。目前政府政策的议题设定、方案选择、执行和评估,都还远未达到开放的程度。信息的不够透明,限制着政府内部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有效制约,政府制度中的权力和权利难以达到平衡,政府的公信力也就越难提高。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一)以加强民主建设赢得公信力

制度建设对政府公信力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构成发生巨大变迁,通过强化“三个代表”、“政治文明”、“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等概念,人们的政治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完善党内民主,选出素质高、政治影响力大、民意基础好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增强公民对制度、机构和主要负责人的信任度无疑是很重要的。通过人大在决定重大事项、预算、监督方面发挥更多作用,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为,分散国家行政机关的压力

(二)以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信力

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是政府提升公信力的症结所在。一是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政府是“有限”的,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和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其经济职能的行使,必须以不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为前提,任何与市场竞争机制相冲突的政府行为必然导致其行为有失信用的本质要求。二是合理定位各级政府的不同职能。针对越是基层政府越应侧重公共产品提供者的目标,将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任务就要重一些,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政府在政策的实施、操作上,要把握好适度原则,保证经济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以取信于民。

(三)以完善程序保障公信力

完善决策程序,运用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公众参与,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使自觉接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社会和公众的监督。进一步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切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

(四)以加强监督维护公信力

国内外的反腐实践证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是重要保障。实现廉洁政治的目标,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才能形成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政府行使权力的时候,同时要接受法律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权力监督体系,实现权力的良性运行。

(五)以改进管理流程与管理水平增强公信力

政府工作流程的改进,是影响公众对政府服务水平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对政府行为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手段,提高政府行政绩效。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是引导政府及其公务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评估体现了是公众对政府政策、行为结果的认同情况,政府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需求,是社会公众审视政府能力与表现,乃至政府公信力的一个主要度与标杆。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要建设完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使政府公信力得到长期稳定提升,以为民赢公信、以公正建公信、以高效树公信、以公开促公信、以廉洁保公信,以良好的执政形象和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信任和真心支持,从而实现中国梦。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