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政策基础变化

经济政策基础变化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经济经历了过去十年的超高速增长,目前正向中速增长回落,逐步回归正常发展速度。根据国内外大多数机构预计,从中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维持7%左右的适度增速,是一个需要把握政策分寸能够达到的目标。这些既表明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也对中国金融市场、进出口产生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都对中国经济运行形成了新压力。近两三年的变化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与其全球影响力密切相关。
经济政策基础变化_2015浙商发展报告:国家战略与社会责任

中国经济经历了过去十年的超高速增长,目前正向中速增长回落,逐步回归正常发展速度。根据国内外大多数机构预计,从中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维持7%左右的适度增速,是一个需要把握政策分寸能够达到的目标。由于规模提升,眼下的中速甚至中低速增幅也已经超过十年前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的增幅。从支撑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来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环境,是更迫切、更优先的主题,不必过分在意宏观经济增长速度

尽管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都对提升货币存量形成客观需求,然而,货币发行量连续多年显著超越经济增速,显著过快地推高资产价格,都容易形成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风险。近几年,关于中国经济中风险因素的危害引起越来越多的担忧。一方面,资产管理和收益管理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的新主题;另一方面,货币存量管理不仅考验政策制定者能力,也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实务。

自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先是中国股市不断走高、汇率市场在高位波动,同时实体经济增速不断走低,出现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看空的机会。2015年6—8月份,主动的汇率调低措施和股市大跌几乎同时出现。人民币汇率调整和中国股市的表现,也开始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动荡,股市连续大跌,新兴市场货币持续贬值,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屡创新低。这些既表明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也对中国金融市场、进出口产生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都对中国经济运行形成了新压力。

政府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推动微观经济出现深层次的积极变化。政府的新举措包括: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李克强总理强调,以不断迸发的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其中包括推动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落地、扩大绿色节能和低碳产品应用、推动“互联网+”向更多行业拓展等,以形成新增长点。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中国政府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连续推出一系列降准降息、减税降费和稳定市场的定向调控举措,收到一定效果,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趋升,出口降幅总体收窄。

近两三年的变化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与其全球影响力密切相关。中国经济开始真正地步入资本时代,开始呈现完备的现代经济特征。这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点,这种深刻的实质变化,对发展理念和宏观政策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既不能仅仅模仿发达国家曾经在这一阶段的经验,又不能完全抛弃发达经济体在向后工业时代转换的经验;既要考虑中国社会的经济特殊性和历史文化因素差异,又要遵从现代文明的一般规律和规则;既要从13亿人口大国内部的复杂性、差异性考虑谋划我国未来中长期战略,又要兼顾中短期社会稳定和平稳过渡;既要着力于加快和平衡国内发展,又要积极参与正在再造规则的全球化进程。

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短期和长期转换的关键节点,这是一个短期管理长期化的时期。对于宏观政策管理当局和微观市场主体来说,其都需要打破宏观与微观割裂、长期与短期脱节的传统理论窠臼,在信息互通互联的基础上,共同形成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包括体制、机制、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