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以前马六甲华人甲必丹之活动

年以前马六甲华人甲必丹之活动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6]在人口较少的17、18世纪,马六甲华人甲必丹的个人威望还是很高的。[17]李为经是后人所认可的第二任马六甲华人甲必丹。郑姓第一次树碑活动和林、黄二姓并列4人,但在第二次活动中仅剩1人,说明郑氏在马六甲华人中的地位有所降低。1794年,马六甲华人甲必丹陈起厚去世,由蔡士章接任。在马六甲华人中间,拥有财富只是获得地位的方式之一,但获得威望的重要途径是慷慨捐赠,包括乾隆六十年建造三宝山祠坛的活动中积极参与。
年以前马六甲华人甲必丹之活动_马来西亚华人史:权威、社群与信仰

一般认为,15世纪初满剌加国建立后,华人就陆续在马六甲定居。[13]葡萄牙殖民者统治马六甲时期(1511~1641),马六甲的华人人口持续增加,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社区。根据17世纪初在马六甲居住的葡萄牙籍航海家狄伊勒地亚(De Eredia)对马六甲“华人村落”的描述,可知当时已有不少漳州人在马六甲居住。至于马六甲实行甲必丹(荷兰语Kapitein,英语Captain)制度,按照日比野丈夫教授的说法,乃于1641年间,从葡萄牙手中夺得马六甲之荷兰人,为了统率当地华侨,便依照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先例而设置。[14]青云亭后人亦有类似认识。编纂于1903年的《呷国青云亭条规簿》开宗明义写道:“原夫兰城(即马六甲)之有青云亭,凡事掌之,皆由甲必丹。盖甲必丹之名,是由和兰(荷兰)锡爵所以立也。”[15]可见在青云亭后人看来,甲必丹名号是荷兰人所赐。[16]

在人口较少的17、18世纪,马六甲华人甲必丹的个人威望还是很高的。1685年,甲必丹李为经颂德碑曰:“因明季国祚沧桑,遂航海而南行。悬车此国,领袖澄清。保障著勚,斯土是庆。抚缓宽慈,饥溺是兢。捐金置地,泽及幽冥。”[17]李为经是后人所认可的第二任马六甲华人甲必丹。他于明朝末年航海而来,但他在国内的职业和身份已不得而知。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安辑百姓,购买坟地。其后甲必丹曾其禄“遭沧桑故避地甲邦,解纷息争,咸取平焉,以故华裔乐就之”。而这就是个人品行所造就的威望,由此获得华裔的拥护。他就任甲必丹之后,有几件事可称:“我人之流寓于甲也,或善贾而囊空,则资之财;或务农而室罄,则劝之力;或赌博而忘反,则设禁为之防;或死丧而无依,则买山为之葬。”[18]轻财好义,多方救助,这是获得民众拥护的一般手段。

图1 马六甲青云亭正门(宋燕鹏摄于青云亭,2013年1月20日)

有意思的是,曾其禄的颂德碑树立于1707年初,与李为经的颂德碑时间仅相差20余年,但是立碑名单无一人相同。二碑姓氏统计如表1:

表1 《李为经颂德碑》与《曾其禄颂德碑》捐款姓氏人数一览表

由表1可见,虽然两次树碑之人无一人相同,但由姓氏方面可以发现,曾氏和陈氏人数占前两位,在两次树碑活动中有比较大的比重,林姓和黄姓在两次活动中也持续着一定影响。郑姓第一次树碑活动和林、黄二姓并列4人,但在第二次活动中仅剩1人,说明郑氏在马六甲华人中的地位有所降低。而吴氏则在第二次树碑行动中的人数增加到4人,与陈氏相同,可以推测吴氏的地位在上升,但如果加上撰文者为陈氏,则吴氏依然无法和陈氏相抗衡。第二次树碑,李、洪、龚、周、康、王等小姓离开,郭、蔡、赵、辛、杨等小姓则代替了他们的位置。从李为经是“银同之鹭江人”,曾其禄是“同之鹭岛曾家湾人”,“同”即今厦门市同安县,大致可猜测当时马六甲大部分的中国商人应是来自福建厦门、泉州和漳州等闽南沿海地区。[19]曾其禄颂德碑撰文者是“赐进士、吏部观政、年家眷弟陈大宾”,可以推测其已经考中进士,且至少名列第二甲或第三甲之内,“观政”是明清进士及第后在六部等衙门实习的制度。[20]明末以后,往来通谒,不论有无年谊,概称“年家”。初结婚之家,平辈称为“眷弟”。则陈大宾与曾其禄是姻亲关系,且考中进士,正在吏部实习,可知陈氏在福建本土一支文化比较兴盛。

图2 《甲必丹李公颂德碑》(宋燕鹏摄于青云亭,2013年1月20日)

图3 马六甲青云亭《曾公德颂碑》(宋燕鹏摄于青云亭,2013年1月20日)

在曾其禄之后近百年间,马六甲华人人口曾有明显增长。 1794年,马六甲华人甲必丹陈起厚去世,由蔡士章接任。蔡士章接任的第二年,即1795年,荷兰将马六甲委托英国代管。这次相对和平的统治权的转移,似乎对华人社会没有太大的影响。在这一年,蔡士章在三宝山建立建造祠坛,现存宝山亭内。

在马六甲东北有三宝山,下南洋谋生未能回归故里者,皆葬于此。所谓“山之中,叠叠佳城,垒垒丘墟,因我唐人远志贸易羁旅,营谋未遂,殒丧厥躯,骸骨难归,尽瘞于斯……值禁烟令节,片堵不挂,杯酒无供,令人感慨坠泪。于是乎先贤故老,有祭塚之举,迄今六十余载。然少立祀坛,逐年致祭,常为风雨所阻,不能表尽寸诚,可为美矣未尽善也”[21]。“禁烟令节”即指的是寒食节,在清代时寒食节已经与清明节二合一了。“片堵不挂,杯酒无供”指的是无人祭祀。在这一日,先贤故老前来祭塚,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可见当地这一习俗是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的。马六甲紧靠海峡,因为没有祀坛,经常为风雨所阻。碑文曰:“我甲必丹大蔡公,荣任为政,视民如伤,泽被群黎,恩荣枯骨,全故老之善举,造百世之鸿勋。义举首倡,爰诸位捐金,建造祀坛于三宝山下,此可谓尽美尽善。”碑文作者对蔡士章倍加推崇。“甲必丹大”,据许云樵的解释,即Kapitan tua之对音。“tua”字除年长的意思之外,亦解释为“领袖”。一说是“Kapitan besar”;大”为马来语“besar”之意译。[22]这次捐款总额为1 301元18文,其中蔡士章一人捐240元,独占近1/5,可见蔡士章财力的雄厚。

获得威望的方式有很多,但通过捐赠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人类学家许烺光20世纪40年代曾经对云南大理喜洲镇进行调查,在当地“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定的威望。喜洲人不仅通过获得财富和权力来拥有威望,而且还通过给予乡镇祈神会慷慨捐赠,举办铺张奢华的葬礼和其他一些仪式,修建宽大无用的住宅,拥有大片的墓地,以及展示祖先的荣誉来获得众人的尊敬”[23]。在马六甲华人中间,拥有财富只是获得地位的方式之一,但获得威望的重要途径是慷慨捐赠,包括乾隆六十年(1795)建造三宝山祠坛的活动中积极参与。

图4 马六甲三宝山宝山亭(宋燕鹏摄于宝山亭,2013年2月10日)

但这次捐赠名单显示出的姓氏比例与一百年前的大不一样。统计如表2:

表2 1795年三宝山祠坛捐赠名单一览表(单位:元,捐数文者忽略不计)

从表2可见,就捐款数额说,蔡氏最多,甲必丹蔡士章和船主蔡栋加起来310元,占总数的1/4。其次是邱氏3人,加起来190元,近总数的1/6。再次就是陈氏9人,人数最多,捐款166元,占总数1/10。第四是李氏3人122元,不到总数的1/10。第五是胡氏1人100元,总数的1/13。胡氏头衔为广东太学生。太学生即国子监学生之俗称。明清两代国子监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亦有由捐纳而得者,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然通谓之国子监生。在清代该头衔多为捐纳所得,但却因此取得所谓功名,名义上进入官员后备序列。因此碑文对捐资的胡德寿没有直呼其名,而是使用和“甲必丹大蔡公讳士章”类似的方式,称为“胡讳德寿”。其他捐款的只是在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官”字表示尊称罢了。

图5 马六甲三宝山宝山亭建造祀坛功德碑(宋燕鹏摄于宝山亭,2013年2月10日)

与1701年的曾其禄颂德碑比较,陈氏9人继续保持着人数上的优势,曾氏只有一人,显得极为落寞,可以猜想曾氏在社会地位上已经大为降低。侯、许、林、谢、张氏皆有2或3人,也都有所捐赠,在1795年的马六甲这些姓氏势力不是很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