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科学地总结了十年内战的经验教训,认为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违反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策略的缘故。毛泽东果断决定暂时撤出延安。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敌人背了,最后达到“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目的,这就叫“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选自《老子·三十六章》

[评点]

《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也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的哲理著作,内有各种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相传为春秋末老聃(李耳)所撰。该书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书中的许多篇章,包括这里选录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这段文章首先讲了“翕”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四组矛盾的双方,都可以向相对立的一方转化,从而推动事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老子主张不要以张为可久、以强为可恃、以兴为可喜、以与为可贪,处理不当,事物会走向它的反面。接下来,文章提出“柔胜刚,弱胜强”的观念。在刚强和柔弱的对峙中,老子宁愿立足于柔弱的一方。柔弱的东西往往由于含藏内敛有较多韧性,刚强的东西却往往由于暴露而不能持久。最后,文章认为“国有利器不可示人”,也就是说,权势禁令这些国之“利器”,不可用来显示威吓对待百姓,否则以后君主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文中,科学地总结了十年内战的经验教训,认为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违反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亦即老子所说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策略的缘故。文章说:“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我们在敌人第五次‘围剿’时期的蚀本正因为这一点。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五十万人的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等人推行军事冒险主义,反对战略退却,认为退却就会丧失土地。他们给“战略退却”扣上了“机会主义的单纯防御路线”的帽子。他们在优势的敌军进攻面前,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口号,结果处处被动,处处挨打,中央红军最终不得不退出根据地,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说,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战略退却的作用在于转入反攻,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随之而来的反攻阶段能不能取胜。在这里,毛泽东充分阐述了当时暂时丧失土地、实行战略退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

解放战争初期,胡宗南率二十多万国民党军队三面夹击包围延安。毛泽东果断决定暂时撤出延安。当时有些人想不通,毛泽东就说:譬如有一个人,武艺较高,但背了一个很重的包袱,里面尽是金银财宝,当碰见一个拦路打劫的强盗,那怎么办?如果舍不得包袱,他手脚很不灵便,跟强盗对打起来,就会打不赢,丢掉命,也丢掉财。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轻装上阵,那就能把强盗打退,最后也就保住了金银财宝。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敌人背了,最后达到“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目的,这就叫“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见盛巽昌《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