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习俗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习俗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才算结束。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所称的春节,在中国历史上却称之为“元旦”。
传统节日_中国节庆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才算结束。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现在我们所称的春节,在中国历史上却称之为“元旦”。历史上“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据《史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提前至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再提前至十月初一为元旦,直至西汉初期。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这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则泛指整个春季。

把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定下的。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11日为民国元年11日。一月一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桃花坞老年画《壹团和气》

天津杨柳青老年画《莲年有余》

19499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这使得“春节”的地位更加稳固。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载:“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年的由来

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深居海底,只有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户户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躲“年”,村里却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此时,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没理他,劝他赶快逃。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独自上山避难去了。

到了晚上,“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吼叫一声,扑了过去,一头将门打开,突然院内“砰砰啪啪”炸响起来,“年”吓坏了,回头拼命逃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第二天天刚亮,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事。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在燃烧。欣喜若狂的乡亲们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年的第二个传说:

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小伙子,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把节令统一的打算。但就是找不到计算时间的办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来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长短。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他,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非常高兴,就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好多年过去了,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准确的太阳历终于制定出来。万年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当时的国君便将太阳历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杨柳青老年画《恭喜发财》

贴春联和门神的传说:

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桃符”。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蜮世界,有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蜮。鬼蜮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除夕时,悬挂门外,以驱鬼避邪,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桃符。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后来,《宋史·蜀世家》记载:公元964年,后蜀国君孟昶在除夕时令学士辛寅逊作词写在桃符上面,但他不满意学士写的,便自己提笔在桃木条上写了一对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春联的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喜爱春联,并下圣旨推广。据说有一年除夕他化妆出宫查看春联,见一户人家未挂春联,一问是个杀猪阉猪的屠户,不会写字,便笑着帮他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那屠户从朱元璋的“马脸”上看出是当今皇上。朱元璋转了一圈再来阉猪匠家,见门上空空,很生气。一问,皇上御笔,舍不得贴门外,已挂正屋中堂,正焚香谢恩呢。朱元璋听了大喜,遂赏银三十两。

据传,王羲之从山东移居浙江绍兴后,过年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景新岁新年。”贴出一会儿,就被人悄悄掲走了。那时他书法就已经很有名气,对联被别人收藏了。无奈,他又写了一副:“莺啼北里,燕语南郊。”让儿子贴出去,没过多久,又不见了。人们实在喜欢他的“墨宝”。咋办?过年没有春联不行。王羲之想了想,挥笔写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贴了出去。这一次,没人敢“偷”了,字再好,话不吉利。大年初一黎明,王羲之提笔又加了几个字,使这副春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民间有些春联写得也很有意思。如一个鞋店的春联是: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浩繁轻重要分清,横批——始于足下。一家理发店的春联是:提起刀人人落发,拉下水个个低头,横批——改头换面。

宋代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朱仙镇老年画《槽头兴旺》

延伸阅读

(一)

明朝翰林学士解缙住在曹尚书府竹园对面,有一年春节他在自家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表达了他家面对的环境及藏书之多,并无恶意。但曹尚书见了不高兴,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此情景,便在上下联后各加一字,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更加气恼,命家人把竹子全部看光,解缙又在后面各加一个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二)

宋朝宰相吕蒙正少年失去父母,家境贫寒,有一年春节,他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意思是缺一()少十(),没有东西。)

(三)

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照例少不了连句答对。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不对。”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友人道:“一般。”接着,念了上联: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即以摇手示对!”友人不解地问:“那,他们的下联是什么呢?”晓岚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友人听后,恍然大悟。

(四)

从前有个进士,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镇上有个秀才,看见了这副春联,到了晚上就悄悄地在春联上改了几笔: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五)

从前有个年轻人,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父亲留下的财产都花光了,除夕夜,写了一副春联自嘲:

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感慨不已,在春联的联首各加一字,变成了:

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六)

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年三十晚上,父亲的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两个儿子点头称是。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第二天,邻居们来拜年。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七)

苏东坡赠王安石的春联:

门大要容千骑入;

堂深不觉百男喧。

唐伯虎为某商人所题春联: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飞进飞出;

柜里铜钱恰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乾隆皇帝为某鞋店所题春联:

追追追追出穷鬼去;

赶赶赶赶进财神来。

郑板桥所作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太平天国石达开为某剃头匠所题春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林则徐少年时与其父所对的春联:

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

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过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几则传说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恭亲王一听,觉得也合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真想不到还有这种招式呢!”于是恭亲王赏给管家和倒贴“福”字的家丁各50两银子。

从此以后,恭亲王府的“福”字就都倒着贴了。后来渐渐传开,倒贴“福”字就成了风俗。主人贴过后都希望过往行人和小孩子们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还有一则传说,周朝的姜子牙,封了一大批神仙,却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

贴门神也是一种很古老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闻知后全副披挂,手执兵器,守在门旁。这一夜唐太宗再没有听见鬼叫,病也就好了。但是,每夜让他俩把门太辛苦,唐太宗便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闹鬼的事也再没有出现。以后人们就仿效这种做法,纷纷把“门神”贴在门上,以除鬼灾。一直延续到现在。

门神秦琼、敬德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门神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来。因重明鸟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春节还要贴年画。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后来,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全国出现了三个年画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朱仙镇木版年画《大吉》

民间流传最广的却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民间流传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老鼠娶亲》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因为除夕通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叫年三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苏轼有《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脍炙人口。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的新衣服。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过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最有名的两句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在民间也有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称为“祟”的鬼怪,常在除夕之夜出来伤害小孩。人们在除夕之夜守着孩子防止“祟”出来捣乱,称为“守祟”。有一年除夕,一个孩子枕在铜钱上睡着了,忽然一个怪物从窗外伸手准备抓小孩。忽然间,从孩子枕下发出一道白光,怪物受惊逃逸,小孩安然无恙。从此以后,为了避邪,人们都要在除夕之夜给小孩一些铜钱,称为“压祟钱”,后来被误称为“压岁钱”。明、清时,以彩绳穿铜钱,编成鲤鱼形、如意形或龙形,置于床脚,这便是压岁钱。后来,指年长者于除夕或新年时给小辈的钱。由于压岁钱多在除夕守岁时赠给,所以又称“守岁钱”。所赠铜钱数与儿童岁数相同,所以又称“带岁钱”。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写道:“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

一些少数民族也很重视除夕守岁,鄂伦春族人认为“除夕不眠,精神一年”。苗族群众在雄鸡报晓之时,就争先走出木楼,鸣响火铳报年。

蒙古族年三十晚辞岁之夜,深夜开始饮酒进餐,每个人都可以尽兴吃喝,但用黄油、红糖、白面拌和烙成的大圆饼,每人只能分吃一口,以示全家团圆幸福。除夕之夜蒙古包内长明灯一夜不熄,马头琴声悠扬,人们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壮族人家在除夕之夜围坐火盆守岁,包粽粑,做豆腐团,蒸年糕,听老人讲故事。他们认为,年三十晚守岁时间越长就越长寿。布依族守岁据说是为了听鸡叫,若公鸡先叫,说明当年风调雨顺,乌鸦先叫则预示寨中将有灾祸发生。

阿昌族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从前阿昌族有个叫腊福的穷人,除夕之夜无钱办年货,便抱来一堆麻栎树枝在屋里烤火。半夜时分,屋檐上突然掉下一根绿枝,腊福顺手将其丢进空米囤。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空米囤里顿时盛满了白花花的大米。人们知道后争相传告,此后每当除夕总要烤火守岁,以求米囤充盈。

旧时,台湾一些寺庙常在除夕通宵演出所谓“避债戏”。在新年前无法还清欠债者,可前往庙中躲债观戏。讨债者如果进庙讨债,会引起公愤,甚至会遭到众人的殴打,从而使借债暂时无力归还者也能过一个平安的新年。

三十晚上,人们为什么不睡觉要守岁,俗名“熬年”呢?民间也有一个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居住在深山老林,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人们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人尝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并叫它“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杨家埠老年画《增福财神》

“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秆充饥。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就在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后。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跑。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三十,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 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 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己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