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新媒体概念的解读

对新媒体概念的解读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以为,新媒体首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新媒体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涵。全书集专业工具书、学术论著、知识读物为一身,是目前传播学、社会学、信息科学、新媒体产业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和大众读者共同需要的参考读物。由于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名词、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选自[美]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熊澄宇、范红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对新媒体概念的解读_熊澄宇集

新媒体是什么?正如本书主编斯蒂文教授在导语中所说,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回答的问题。我以为,新媒体首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图书,报纸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新媒体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新媒体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涵。20世纪50年代,电视是新媒体;而今天我们把新媒体解读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或影响的媒体形态。当然,新媒体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会终结,人们的社会需求不会终结,新媒体也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现存的平台上。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通信,它们都不能止住新媒体前进的脚步。

十年前,当我在清华大学给研究生开设新媒体研究课程的时候,由于这个领域太新,甚至找不到一部现成的教材。不得已,只好勉为其难,自己动手编了一本《新媒体与哲学思维》,聊补无米之炊。(这部书后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改为《新媒体与创新思维》。)在这部自编的教材中,我们引进了超媒体、电子媒介、地球村、人工智能、赛柏空间、人机交互、互联网史等这些与新媒体相关的概念,介绍了万尼弗·布什、阿兰·图灵罗伯特·维纳、尼格拉庞帝、威廉·吉布森等十几位新媒体领域的灵魂人物和他们的主要观点。这本书大体上表现了那个时候我们对新媒体的基本认识:新媒体不仅仅是技术、是科学,它还涉及哲学思考、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

2002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我欣喜地发现《新媒体百科全书》英文版已经面世,而且主编斯蒂文教授对词条的设定和内容的取舍与我对新媒体的认识极为接近。《新媒体百科全书》跳出了通常从技术视角看待新媒体的局限,以词条的形式就新媒体相关的概念、人物、著作、最新进展、研究成果进行了简明而精当的专业解读,涉及范围包括艺术与表演、电子商务、赛博文化、黑客行为、法律专题、网络建构、开放软件、机构与实验室、著名人物、社会话题、专业技术、研究著作等十二个类别。全书集专业工具书、学术论著、知识读物为一身,是目前传播学、社会学、信息科学、新媒体产业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和大众读者共同需要的参考读物。

回国后我即向清华大学出版社表示了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愿望。在牛津博士范红教授的真诚合作和大力帮助下,在责任编辑海虹女士耐心细致和执着的推动下,我们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总算拿出了这样一个并不完善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的几届研究生们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国内外新媒体的同行学者和英语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向他们对本书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面壁,黄卷青灯,五易其稿,甘苦自知。由于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名词、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百科全书又是集工具书、专业论著、知识读物为一身的大型参考图书,具有专业性、精确性和可读性兼备的特点。这两个方面的限定大大提升了本书翻译工作的难度。我们深知译稿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希望读者能不吝赐教,对翻译中的问题提出批评与建议,以便能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改进。

【注释】

[1]本篇文章为《新媒体百科全书》译后记。选自[美]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熊澄宇、范红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