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瓦_“想把技艺传给更多的人”_少数民族

瓦_“想把技艺传给更多的人”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瓦_“想把技艺传给更多的人”_少数民族达瓦,民间艺人,珞巴族服饰传承人。珞巴族是我国西藏独有的少数民族,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珞巴”在藏语中指“南方人”,但在过去,珞巴族人则被称为“野人”,备受歧视。

瓦_“想把技艺传给更多的人”_少数民族

达瓦(1966~),民间艺人,珞巴族服饰传承人。西藏林芝米林人,珞巴族。他从家中老人那里继承了正宗的珞巴族服饰制作技艺,在政府推动的从深山到平原的搬迁中,他收起猎枪,创办了珞巴族服饰生产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2011年成为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收徒传承珞巴族服饰制作以及竹编、织布技艺。

一、从“野人”到“主人”

达瓦和妻子(www.guayunfan.com)

1966年,达瓦出生在西藏自治区今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依乡才召村一个珞巴族家庭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独有的少数民族,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珞巴族也是我国境内(实际控制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约3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

珞巴族过去主要以狩猎为生,分散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察隅、墨脱等县的高山峡谷地区。那时,人们的衣食主要靠狩猎供给,粮食则用猎物皮毛下山换取;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刻木结绳一直是生活在深山里的珞巴族计数、记事的原始方法;生病只能靠巫术,从来得不到医治;而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则是人们的出行方式。

“珞巴”在藏语中指“南方人”,但在过去,珞巴族人则被称为“野人”,备受歧视。达瓦的祖辈生活在喜马拉雅山麓的深山峡谷中,与世隔绝。西藏农奴主规定,珞巴人不得下山,下山不但要缴重税,还要受到领主残酷的惩罚。

达瓦告诉人们:“阿爸说,在旧社会,珞巴族生活在丛林中,主要以狩猎为生。有时候到山外来做生意,都要受三大领主的压迫,缺衣少食。粮食每年都熬不到年底,曾经吃过青冈果那些东西充饥。”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珞巴族人也和西藏百万农奴一样,翻身当家做了主人,每家每户都分到了牛、羊、土地和生产工具。

在进行民族识别时,珞巴族被国家正式确立为一个民族,成为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如今,珞巴族虽然人口最少,但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都有珞巴族人的身影。

1985年,经政府多次动员,原来散居在南伊沟山林中的珞巴族群众,整体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由政府出资修建了土木结构的住房,并将南伊、琼林、才召三个行政村合并设立南伊人民公社。1988年6月,在南伊人民公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伊珞巴民族乡,从此,珞巴族人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二、服饰凸显珞巴族豪放性格

珞巴族的熊皮盔帽

珞巴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珞巴族服饰和始祖传说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珞巴族织布技术、米林“博嘎舞”(珞巴族刀舞)等也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珞巴族历史上长期居住在高原峡谷地带,以狩猎为生,因而充分利用动物皮毛和植物纤维,就成为珞巴族服饰最为突出的特点,也凸显出了珞巴族粗犷豪放的性格。

珞巴族男子的服饰,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衣服大多用狩猎得来的动物皮毛制成,上身内穿自制的野牦牛皮、山羊皮或藏式氆氇长袍,外罩山羊毛纺织的黑色套头大坎肩。坎肩用长条窄幅氆氇制成,前后上下一样宽,不挖领,中间留一个口套头。下身一般不穿衣物,只系遮羞布。一般戴藤条帽或熊皮盔帽。最有特色的是熊皮盔帽,用熊皮压制成带沿圆形头盔,头盔四周套有带熊毛的熊皮,盔后缀有长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的带眼窝熊头皮,垂在颈部。熊皮头盔坚硬无比,既可在狩猎和械斗时防身,又显得十分彪悍英武。

珞巴族女性喜欢穿着叫“基都”的短上衣,用野麻织成的土布缝制,无领、短袖、对襟,条件好的人家外面还要罩一件称作“阶纳布”的披肩(旧时则是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用羊毛织成的粗呢做成。小腿绑扎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蓝白颜色相间的串珠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珞巴族女性着装,穿衣配饰需要近20分钟,而身上各种金属贝类配饰重达4斤。

珞巴族衣饰中,腰饰和耳饰尤为讲究。腰饰饰带用兽皮制作,上面缀有兽牙和海贝,两端各缀接一块磨制成近似方形的大螺壳。系戴时,把两端扣拢在脐部正中。饰带下悬吊数根金属链条,每根链条的一端系结于脐部正中,另一端分别系结在腰部两侧,正面看上去,就是若干个左右对称的、悬于两腿前的半圆弧,显得飘逸潇洒。腰间还佩戴火镰、鼻烟壶和珞巴弯刀。妇女在饰带上还要佩挂若干小铜铃、红石串珠和大铜勺状饰物等。男子则腰间斜插长刀,肩挎长弓和箭筒,走起路来叮当作响,英姿凛凛。

身穿民族服饰的达瓦

珞巴族服饰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加工皮革时,将剥下的兽皮铺平,用竹棍支撑晒干,然后用石头、木铲或刀把皮削薄并去除油脂,或两人拉着皮子在木头上来回摩擦,待皮子削薄和去净油脂后,涂上狗熊油将皮张拉直风干制成可供制衣的皮张。裁缝工具是刀和竹针。竹针一般取一年竹龄的竹子,削得如火柴杆粗细,长约60厘米,用火烤软,将一头削尖,尖长约5厘米,其余的削成丝绒状,将竹绒分成两股搓成线或与线搓合在一起,即可缝衣。缝制土布一般用麻线或叫“郎蒂”的纤维制作的线,缝纫皮革则用一种叫作“乌格”的藤皮。

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达瓦说:“珞巴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这种生活一直延续到自己小时候,常年都要以虎狼为伴。穿的是狗熊皮,还有其他皮。原来我们没有穿的衣服,鞋也没有,裤子也没有。”“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都生活在山中,一年下山一次进行交换,像衣服上的贝壳、金属都是用动物皮毛换来的。”

2008年6月,珞巴族服饰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

三、“想把技艺传给更多的人”

2006年,国家投入500万元,重新为达瓦家乡才召村的每户珞巴族群众修建了独门独院的砖混水泥结构住房。昔日住山洞和简易树皮屋、靠刻木结绳记事的珞巴族,如今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去屋子里除了一个火塘和几张兽皮以外,什么也没有;如今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这些现代化家用电器,在村民家中已经相当普遍。

达瓦在雅鲁藏布江畔的才召村也有了自己的新家,他本人还被选为村委会主任。谈到搬迁,达瓦说:“搬下来和没搬之前,有着天壤之别。这几年,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盖房子国家有补贴,硬化道路修到了家门口。前两年我们这个村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不够,在县委、县政府和援藏省市的大力扶持下,买了300多亩地分给我们村。就说喝水吧,自来水也拉到了家门口——现在生活确实是没说的。”

同时,政府还在珞巴族群众转变生计方式上给予帮助。达瓦介绍,搬迁以后,有了自己的民族乡政府,乡政府的干部经常下来手把手地教人们种蔬菜,种各种农产品。珞巴族群众学会了种植他们过去没有种过的东西,比如青稞小麦,以及大棚蔬菜。

珞巴族服饰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对珞巴族服饰颇有研究的达瓦成立了米林县珞巴族服饰生产合作社,从事珞巴族服饰制作。2011年,达瓦成为林芝地区珞巴族服饰的地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达瓦的合作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12年,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帮助下,珞巴族服饰成为“西藏林芝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的一部分,获得了31万元的保护资金,原来20平方米的小房子,也扩大成100多平方米的综合工艺作坊。

2014年,在政府部门的牵线下,一家北京公司成了合作社固定的“大客户”。达瓦介绍,“大客户”免费提供原料羊毛线并按件支付加工费。因为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希望加入合作社的珞巴族妇女越来越多。

达瓦介绍民族服饰

此外,达瓦还致力于组织民族歌舞表演。他说,过去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吃饱肚子,生存下去;现在天天都在想如何利用民族特色、观光农业,让所有珞巴族人过得富裕。为此,作为村主任的达瓦带领村里人成立了民族歌舞表演队,自己当起了导游,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国内外的许多游客。

珞巴族村民的人均收入年年增长,生活越来越好。但说起珞巴族“非遗”的传承,达瓦还是颇有些忧虑。

一方面是人的因素,“年长的一辈去世了,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就更需要有人来传承下去”。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达瓦的合作社兼顾制作与传承,在村里收了几个徒弟,传授他自己从家里老人那里继承来的珞巴族服饰制作技艺,同时还教授竹编和织布技术。

另一方面是物的因素。由于珞巴族服饰中不少都是用动物皮毛制成,因而原材料在传承制作过程中便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例如冬巴达贡(熊皮盔帽)由藤条和熊皮制成,但熊是国家保护动物,是禁止猎杀的。”达瓦认为,如何选用新的替代材料,同时又不失民族元素和文化特色,成了考验传承人的一大难题。

不过,达瓦说,许多珞巴族人已经意识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召村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村民次仁卓玛说:“我们想把这种技艺传给更多的人,包括纺织、手工制作。”这话道出了珞巴族人民的心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