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桑_民族技艺织就五彩生活_少数民族

桑_民族技艺织就五彩生活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桑_民族技艺织就五彩生活_少数民族格桑,民间织染艺人,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传承人。民族手工艺让格桑脱贫致富,彻底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藏族少女长到15岁以后,家人就要择日为她举行成人礼。其中主要的仪式,就是头戴巴珠卡,腰部第一次系上五彩的邦典。

桑_民族技艺织就五彩生活_少数民族

格桑(1956~2010),民间织染艺人,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传承人。西藏山南贡嘎人,藏族。12岁开始跟父母学习编织手艺,逐渐掌握邦典织染手艺。新时期以来,在政府扶持下办厂加工邦典,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走上致富道路。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去世后,妻子继承丈夫的事业,手工工厂办得越来越红火;女儿13岁跟父亲学艺,已经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小织女”。

一、艺人家境与民族工艺共命运

1956年,格桑出生在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一个藏族家庭

杰德秀镇是西藏历史上的八大古镇之一。杰德秀,藏语意为“口齿伶俐”,距离贡嘎县城17公里,距离拉萨60公里。杰德秀镇是藏族“邦典”(藏式毛织围裙)的主要产地,素有“邦典之乡”之誉。当地人家家都有织机,男女老少都会织氆氇(藏袍原料)、邦典等。若在农闲季节去杰德秀,四处都可以听到紧张而忙碌的机杼声。(www.guayunfan.com)

格桑出生在杰德秀镇一个世代织染邦典之家,由于从小身体残疾无法正常上学,从12岁开始就跟着父母学习编织手艺,逐渐掌握了邦典编织的手艺,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能工巧匠。氆氇和邦典从印染到编织都有着不外传的技术,尤其是染色,不仅讲究水源水质,技术更是神秘。格桑说,全国只有他一个人会所有颜色的染色方法,祖祖辈辈传下来,外人想学都学不来,最多只能学点皮毛。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把自家织出的邦典、氆氇等手工艺品拿出去卖,是要担“投机倒把”风险的。因此,格桑的好手艺只能自编自用,或者送给乡亲们。守着一门好手艺,格桑家日子却过得非常拮据。而且手工织造一幅氆氇、邦典往往需要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周围也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

格桑的妻子嘎日在机器上编织邦典

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格桑和妻子嘎日在家一起编织邦典。虽然邦典售价不高,收入只能补贴一点家用,但在不断摸索中,格桑的邦典染织、配色技艺日益长进,最终在当地出类拔萃。他还自创了新的编织技艺,并用邦典织法做出了背袋、围巾、披肩等多种产品,很受买家的喜爱。

1998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格桑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又把村里那些家里比较贫困、没有工作的人员召集起来,教他们编织邦典的技艺。从那时起,在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简陋小房子里,格桑开始圆他的邦典梦,开始了他的创业传奇。

2002年,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格桑贷款2万元,在杰德秀镇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格桑民族手工厂”。格桑每月从拉萨购来白色羊毛线和染料,染好颜色后给工人编织,然后又将邦典和其他织品送到拉萨的买家手里。就这样,一年下来不仅还完了贷款,还有了2万元存款。

2004年,格桑又贷款3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厂里有20多个工人。产品也逐渐卖上了好价钱,一条邦典能卖到三四百元,手工编织的挂毯、披肩更是价格不菲,但厂里的订单却不断从国内外各处飞来。不到两年时间,格桑就还清了银行贷款。

民族手工艺让格桑脱贫致富,彻底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2005年,格桑家在杰德秀镇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搬进了新家。这是一个兼具民族和现代特色的院落,平坦的水泥地面干净整洁,堂屋里藏式组合柜上摆放着电视机、影碟机、音箱等家电,还有皮沙发、茶几等现代化家具,连屋顶都装饰一新。

民族手工艺的兴衰轨迹,在格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格桑说:“在历史上,这里生产的氆氇大多为贡品,守着一门好手艺,日子却过得拮据无比。”“如今不同了,氆氇和邦典已经成了很抢手的东西,以前不挣钱的手艺变成了致富的路子!”

那时,女儿丹增卓玛不清楚工厂的情况,但她感觉到家里的境况明显好了起来:“2005年,我们搬进了自己的新家,房子好大好漂亮,我们兄妹都有自己的房间。”

二、邦典:藏族妇女膝前的美丽风景

藏族的毛织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制品以邦典和卡垫最为著名。“卡垫”藏语意为小型藏毯,日喀则地区古城江孜是生产卡垫的著名城市,有“卡垫之乡”的美称。而“邦典之乡”,则是格桑的故乡——山南贡嘎杰德秀。

邦典藏语意为毛织围裙,本是一种五彩的、细横线条的氆氇,后来成为藏族妇女系在腰间的装饰品,也就渐渐成了藏式围裙的代名词。它的原料与氆氇相同,但比氆氇单薄、精致、小巧。藏族人用邦典来制作妇女的坎肩、围裙和挎包,或者镶嵌在藏袍边上,如今人们还用它装饰客厅的墙壁。

彩虹般美丽的邦典

传说邦典的染织与文成公主有些联系,在贡嘎杰德秀镇,流传着有关邦典与文成公主的故事:传说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到西藏的时候,把许多染料带到了高原,丰富了邦典的色彩,这才有了今天五彩斑斓的邦典,从而也造就了藏族妇女膝前的一抹美丽风景。

邦典最初就是用来遮灰的围裙,后来成了藏族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邦典由彩色毛绒编织,往往用对比强烈的色条相配,具有粗犷明快的风格。现在常见的邦典用纤细的相关色,组成娴雅温和的色彩。

邦典的品种很多,最好的藏语叫“斜玛”,用14~20种染色毛纱精工织成。邦典的制作,首先是选取上好的羊毛,接着经过梳毛捻线(细捻为经,粗捻为纬)、上织机(经机梭打、编织等)、织图等工序,然后进行着色、反复浆染、揉搓、晾晒等,一条成品邦典才算完成。其中,染色用藏族独特民间工艺调制的岩石和植物染料,羊毛线可以染出20多种艳丽的色彩,而且不会褪色。捻线更是费时费力的活,男人干不了,所以自古就是女捻线、男织机。围裙织法独特,色彩鲜艳,编织精密,美观大方。

身着邦典的藏族妇女

邦典不仅是藏族妇女的一般服饰,也是一个女人成熟的标志。藏族少女长到15岁以后,家人就要择日为她举行成人礼。其中主要的仪式,就是头戴巴珠卡,腰部第一次系上五彩的邦典。

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的杰德秀镇,是邦典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美称。杰德秀镇生产毛织品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生产围裙也已有五六百年。在历史上,这里店铺众多,家家户户都拥有一台或多台织机,所织造的氆氇曾为历代贡品,相传文成公主所穿的氆氇服装便产自该镇。

格桑介绍说,杰德秀的邦典、氆氇之所以能够久经岁月而光彩依旧,是因为这里有着独特的水源。杰德秀镇的老艺人其米多布杰说,过去杰德秀的邦典染色的水是宗山脚下的泉水和几公里外的拉斯湖水,两个地方的水质都非常好。从泉水里取水,染出来的织物颜色均匀、鲜艳;用拉斯湖的水清洗染好以后的邦典,颜色会更持久。拉斯湖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神沐浴的湖”,在很久以前,只有历代高僧的织物能在拉斯湖里清洗,其他织物,包括贵族和地主的,只能在溪水中清洗。过去,因为杰德秀镇的水质好,其他地方织好的邦典,全部都要拿到这里来染色。

经过世代传承和改进,杰德秀镇的毛织品在品种、图案、色彩和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镇上目前约有780户、2200人,几乎家家生产毛织围裙,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及西欧国家。

2006年5月,藏族邦典和卡垫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

三、妻子接过致富接力棒

与民族手工技艺共命运,格桑赶上了好时代,不仅自己创业致富,也带动了杰德秀镇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继承并弘扬着杰德秀杰出的邦典艺术。

回顾自己过往的人生,格桑感慨良多;展望未来,格桑雄心勃勃。迁入新居之后,格桑喝着酥油茶大发感慨:“手艺人只有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刚能自由买卖的时候,只是靠我和妻子两个人织,收入只能补贴一点家用。1998年,我向县里申请了5万块的无息贷款,又把村里那些家里比较贫困、没有工作的人召集起来,教他们技术,大家一起织。2004年我又向县里贷款3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不到两年时间,已经还清了银行的贷款。现在厂里已经有了20台机器,下一步我还准备在拉萨开家专卖店,进一步打造我们杰德秀的品牌。”

2007年6月,格桑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

也就在2007年,格桑成立了格桑民族手工业扶贫企业,创办了杰德秀藏毯厂。格桑每年能获得5000元的“非遗”经费补贴,政府还拨给15万元的培训费,让格桑传授编织技术。

2008年,格桑的厂里已经有了20台编织围裙的机器,格桑家一年靠制作氆氇和邦典,少说也有10万元的纯收入……

格桑传承民族手工技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也赢得了众多荣誉:2005年,格桑被评为共产党员示范户,并被评为“双带、双培”致富能手;2006年,被评为贡嘎县和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评为山南地区十星级文明户;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户。

嘎日展示合作社生产的邦典

遗憾的是,2010年底,格桑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55岁。在他家的一个房间里,到处挂满各种奖状、摆满证书和围裙样品。此外,他还留给家里一个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民族手工厂。

格桑去世后,藏毯厂只好由妻子嘎日来经营管理。2011年,嘎日将“杰德秀藏毯厂”更名为“山南贡嘎县杰德秀镇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虽然名称还是丈夫的名字,但企业法人已变更为嘎日,这意味着嘎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经营管理是嘎日的头等大事。围裙合作社有25名职工,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嘎日实行计件工资,每织一件围裙45元,月平均工资120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职工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目前,嘎日的产品已有围裙、氆氇、毛毯等10多个品种,还远销尼泊尔、印度等地。

嘎日带领周边乡村群众编织邦典,开辟了一条弘扬民族手工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在阿佳(姐姐)嘎日的带动下,我家现在也在织邦典,一年有1.5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一个杰德秀镇斯麦居委会的村民如是说。

四、“小织女”要把邦典做得更漂亮

在格桑妻子嘎日的带动下,杰德秀镇的小型家庭编织作坊逐步增多,目前,编织户已达980户,固定从业人员1400余人,织机2100台,年收入800余万元。历史上邦典产销两旺的昌盛局面,在杰德秀镇得以重现。

早在格桑在世时,嘎日就向丈夫学习了新的编织技术,如今,她又把这些技术传给了更多的村民们。嘎日说:“我是富起来了,但我的梦想是让大家都富起来。我厂里的职工都是家庭困难职工,农忙时回家干农活,农闲就织围裙,增加收入。”嘎日还免费给县实验中学学生教授编织技艺。

现在,嘎日家每年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很好。格桑、嘎日夫妇的大儿子考上了重庆大学,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而女儿丹增卓玛,更是成了享誉中外的藏族“小织女”。

丹增卓玛从小喜欢邦典技艺,13岁时,她开始跟父亲学习邦典编织,并很快成了当地编织邦典的好手。现在,她一天可以编织一条邦典。

2010年8月,丹增卓玛到上海世博会,参加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示。作为年龄最小的“非遗”展示者,丹增卓玛代替生病的爸爸向世人展示了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

这是丹增卓玛第一次到东部沿海地区,满眼都是惊奇,却没有一丝胆怯。这一次,她带去了邦典、卡垫、氆氇等10多个品种。在展厅里,丹增卓玛双手在粗木做成的织机上灵巧穿梭,五彩的羊毛织物如彩虹般泻下。和往常一样,她一天可以编织好一条邦典;与往日不同的是,总被闪光灯和游客围绕的她要时常停下手中的活,用微笑回应国内外记者和游人的赞叹与好奇。

2011年6月,丹增卓玛又独自到成都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虽然只卖了不到2000元的产品,但丹增卓玛感受到了内地市场的需求,认识到了产品需要改良。

“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外国人很喜欢西藏的东西,围巾、披肩很受欢迎,我要协助妈妈改良品种,扩大销路。”不到20岁的丹增卓玛,说起产品来头头是道。她打算学习市场营销,等将来妈妈老了,把合作社接过来,把厂子办得更好,让更多的人都富起来。

丹增卓玛告诉人们,她要继承爸爸的工厂和编织技术,并要将织品卖到拉萨、上海甚至更远的地方。“邦典是藏族人世世代代不能缺少的东西,外地游客也喜欢我们的织品,我会把邦典做得更好更漂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