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数民族成年礼仪】

【少数民族成年礼仪】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族男子成年礼仪风俗。流行于全国回族聚居地区。高山族阿美人由少年进入成年而举行的礼仪。第七日由参加成年礼者捕鱼给老年人吃。冠礼 亦称“成年礼”。羌族男性成年礼。届时将巴珠戴在头上,以示女子进入成年,届时亲友都送礼致贺。来宾多赠其礼物以贺成年。旧时土族女子成年礼风俗。生下子女归母家,不受歧视,有财产继承权。
【少数民族成年礼仪】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少数民族成年礼仪】

出幼 回族成年礼仪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男孩12岁,女孩9岁,届期请阿訇诵经,以谢造我之主,生我之亲。并教礼拜及成人之礼,自此即为成人。

割礼 伊斯兰教称“海特乃”(阿拉伯语)。回族男子成年礼仪风俗。流行于全国回族聚居地区。即割损男孩阴茎的包皮。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12岁就要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奈”的宗教功课,因此要割去阴茎的包皮,开始他的宗教生活。手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即儿师傅)施行。行割礼时,请阿訇念经祈祷,给阿訇送礼,亲友们也前来祝贺,有钱人家还宰羊宴请客人,以示庆贺。

米沙拉尔 阿美语音译。俗称“成年礼”,亦称“入会式”、“进级式”。高山族阿美人由少年进入成年而举行的礼仪。也是年龄组织中最重要的仪式。流行于台湾东海岸和屏东地区。少女则自此改换发型,可与成人共舞。男性少年要搬到部落会所去住,接受成年礼前的严格训练与考验:禁止与妇女交谈;禁止饮水、沐浴;禁止吃鱼、油脂和肉类。一天只能吃一餐饭;加紧练习歌舞、跑步和成年礼仪,夜间到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进行,跑步稍慢无妨,若无精打采或做不正确动作,要遭到鞭打重罚。此仪北部每隔7年举行一次,中部和南部均3年举行一次。阿美人少年自15岁起,兄弟姐妹开始回避。通常从丰年祭的第二日即祭灵日开始举行。当晚,少年们穿戴着亲友赠给的跳舞衣饰到会所广场集合。酋长为他们祷告,求神保佑他们健康与幸福;告诫他们要服从上级的命令,努力做事。第三日举行麻妊(赛跑),优胜者可担任该级级长。第七日由参加成年礼者捕鱼给老年人吃。当夜拆除首级棚上的旧草,重盖新草。礼毕,他们就是成年人了,集体加入年龄组织,成为最低一级,获得级名,享有社会的权利,并履行义务。

度戒 瑶族男子成年礼。流行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俗谓只有经过度戒的男子才可以结婚成家,才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才可进一步接受道公或师公法术的传授。度戒可以一人单独进行,也可几个人联合进行。各地瑶族举行度戒的情况大同小异,在15~30岁时举行。一般在仪式前一个月,参加度戒的“师男”就要单身居住,每日洗澡,并吃素食。届时请6~11个师公到“师男”家作法,经过请神、安名(为师男取法名)、喊村、路祭、挂灯、睡阴床(师男会见盘王及已逝的亲人),甚至要经过赤足上刀梯、踩火砖、翻高台等考验。举行度戒的家庭要杀猪酿酒,宴饮全村群众及外来的亲友,并酬谢师公和帮忙者,耗费较大。

冠礼 亦称“成年礼”。羌族男性成年礼。流行于四川阿坝。夏历八月间请端公在家里举行法事,消除不祥,至十月或十二月间,届时亲友围火而坐,一巫师手执杉杆,上挂纸制始祖像,冠礼人着新衣冠,面像下跪;另一巫师持白色公羊毛线系五色布条,作为始祖赠品,围在冠礼人颈上,然后巫师及冠礼人都下跪祷祀,求始祖庇荫,与天地同老,日月同生。而后由族长叙述祖先历史,再由巫师念经,祭祀家中诸神,如羊神、仓神、白石神等。各有特需的祭品与繁复的程序。

戴巴珠礼 藏族礼仪风俗。流行于西藏后藏地区。“巴珠”,藏族妇女的一种头饰,呈三角形框架,系于头顶,将发辫系于其上,辫梢系于三脚架两端。架上部还有一弓形物,与三脚架两端相联结,上系类似白哈达的丝织品,架边缘饰以珍珠、玛瑙。女子13~14岁时,择吉日举行。届时将巴珠戴在头上,以示女子进入成年,届时亲友都送礼致贺。与此类似的是青海海南藏族农区的“姑娘成年礼”,又叫“戴天头”,姑娘到15~17岁时,择吉日举行此礼,先请僧侣念经,然后跪拜神佛、祖先、父母,唱贺词,更新衣,并将童年型辫套改为成年型辫套。

报吉 布朗语音译,意为“成人礼”。旧时布朗族民间礼仪风俗。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一种成年仪式。青年男女到了15岁,都要举行此仪式。届时,男青年集体到女青年聚会的地方,用当地一种叫“吉”的树木烧成黑烟末(有的地方用名为“考阿盖”树枝的烟末),互相涂染牙齿,使其变成黑色。经过染齿的青年男女,即被视为成年人,从此获得恋爱、结婚和社交的权利。佛教传入后,有些地方女子、男子报吉则分先后,即染过牙齿的女子,要等到“关门节”至“开门节”这段时间内,才能进入寺庙,为达到年龄的男子染齿。经过染齿的女子称为“拜恩连西”,男子称为“沙来因”。由于地区不同,各地“报吉”的形式、名称也稍有差异。

习杰 纳西语音译,意即“穿裤子礼”。旧时纳西族男子成年礼。流行于云南宁蒗。通常在男孩年满13岁时于夏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届时由受礼者之舅或经巫师卜定的属相与其相同的男性长者主持。礼始,少年站在正房“男柱”旁,脚踩一袋米粮和一袋猪膘(一种干腊肉),左手持银元,右手握刀。主持者将其长褂脱去,换上衣裤、长靴、毡帽、羊皮披肩等成年装束。随即少年须向来宾一一叩头、敬酒。来宾多赠其礼物以贺成年。后又由巫师达巴念经,为其祭祖神和锅庄(灶)神。四川盐源前所乡一带,还举行握长矛翻越屋顶的仪式,以示成年者将英勇善战,不畏险阻。亦说回顾祖先旧日的战争,以继其英武之志。行此仪式后,方可结交阿注。

戴天头 土族语称“斯卒·波力嘎”,意为“改发”或“戴头”。亦称“托勒庆·居俄力嘎”。旧时土族女子成年礼风俗。流行于青海互助。女子到15岁左右未订婚者,由父母作主,夏历除夕夜,在灶神前举行改发仪式。仪式由母亲主持,将少女发型改梳为成人发型,将少女的衣服换为成人衣服,然后磕头祷告,仪毕。认为,此仪后,标志少女时代的生活已经结束,并已加入成年妇女行列,与天结为婚姻,尔后择日举行“改发”宴席,得到社会公认。此后,可自由选择对象,长居母家、过自由性生活、生养子女,均不受限制。生下子女归母家,不受歧视,有财产继承权。似母系社会遗迹。

戴环日 柯尔克孜族礼仪风俗。流行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女孩长到5~7岁时,父母要选择吉日为女孩首次戴上耳环,是日为女孩成长纪念日,故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