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斯庆巴拉木_蒙古族服饰技艺的“巧手姑娘”_少数民族

斯庆巴拉木_蒙古族服饰技艺的“巧手姑娘”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斯庆巴拉木_蒙古族服饰技艺的“巧手姑娘”_少数民族斯庆巴拉木,民间手工艺人,蒙古族服饰传承人。斯庆巴拉木在刺绣我国各民族传统服饰上,刺绣总是最靓丽的部分,蒙古族服饰也是如此。斯庆巴拉木制作的蒙古族服饰,绣花图案包罗万象,所用丝线颜色和品种达2000多种,被人们誉为“明星绣花女”。斯庆巴拉木制作的蒙古族服饰全部由她自己设计,具有浓厚的鄂尔多斯地区特色,而其中最华丽的部分是头饰,俗称“头戴”。

斯庆巴拉木_蒙古族服饰技艺的“巧手姑娘”_少数民族

斯庆巴拉木(1941~),民间手工艺人,蒙古族服饰传承人。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人,蒙古族。她8岁开始跟母亲学习蒙古族服装和靴帽的裁剪、衲缝、绣花等,十七八岁时掌握了蒙古族服饰的绝大多数制作技艺,成为名扬百里的“巧手姑娘”。她制作的蒙古族服饰色彩艳丽、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风格多样、穿着得体,广受欢迎和好评,并屡次获奖。2012年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类)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家族传承谱系已经延续到第六代,她培养的徒弟已经成为蒙古族服饰制作的新一代传承人。

一、名扬百里的“巧手姑娘”

斯庆巴拉木(www.guayunfan.com)

1941年1月20日,斯庆巴拉木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苏力德苏木一个蒙古族牧民家庭

斯庆巴拉木的外祖母朝伊吉浩日乐是位民间工艺能手,精于制作蒙古族服饰、头饰、绣花、绣靴,并把技艺传给了女儿布勒特格尔。在耳濡目染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斯庆巴拉木自小酷爱服饰裁缝技艺,从8岁开始跟母亲学习蒙古族服装和靴帽的裁剪、衲缝、绣花,以及蒙古族男士配饰和妇女首饰的制作工艺。

经过母亲的精心指点,以及自己的刻苦学习,到了快出嫁的年龄,斯庆巴拉木已经全面掌握了蒙古族服饰的绝大多数制作技艺,包括不同年龄、不同面料、不同档次的男女蒙古袍、坎肩等的裁剪、缝缀、镶边,不同季节男女靴帽的裁剪、绣花、缝制,以及烟荷包、鼻烟壶褡裢等男士配饰的缝制和妇女“头戴”、针线包的制作,成为名扬百里的“巧手姑娘”。

斯庆巴拉木在刺绣

我国各民族传统服饰上,刺绣总是最靓丽的部分,蒙古族服饰也是如此。斯庆巴拉木制作的蒙古族服饰,绣花图案包罗万象,所用丝线颜色和品种达2000多种,被人们誉为“明星绣花女”。

“巧手姑娘”斯庆巴拉木名不虚传,她仅凭一缕丝线、几片绸缎,便可巧妙地缝绣出一件件蕴含蒙古族文化的服饰和生活用品。她设计缝制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服装种类繁多,衣服纽扣丰富多彩,妇女“头戴”结构复杂、部件众多。这些,都受到了牧民群众的喜爱,也有不少人向她请教学艺。

为了弘扬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文化,1978年,斯庆巴拉木成立了家庭作坊。从那时起,她把自己的精力、心血和积蓄全部投入到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首饰、刺绣的研究和制作之中。除了潜心研究传统鄂尔多斯服饰文化外,还对外承揽业务,先后手工制作了上千套鄂尔多斯服装和40多副鄂尔多斯妇女“头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

二、蒙古族服饰:草原风采

蒙古族服饰也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帽子、腰带、靴子、坎肩、配饰等。但因部落众多、地域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骑马。因为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面料的。夏装多为绸缎和棉布制作。长袍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腰带以红、绿色绸缎为主。靴子以家畜皮、布帛为面料。

蒙古族服饰的地域差别,主要源于自然环境、部落习俗的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例如,巴尔虎部服饰高贵华美,乌珠穆沁部服饰色泽艳丽,布里亚特部服饰美观大气,鄂尔多斯部服饰庄严华丽。但不管是哪个部落的服饰,都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积淀,都闪烁着民族的智慧,展示了韵味独特的草原风采。

200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申报的“蒙古族服饰”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

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发布了《蒙古族部落服饰》,成为我国第一个民族服饰地方标准。这个标准包含了内蒙古地区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的特征和传统款式,其中收录的56套蒙古族服饰实物标准样品均有彩色效果图、款式图、裁剪图,并以蒙古文、汉文两种版本发行。

斯庆巴拉木制作的蒙古族服饰全部由她自己设计,具有浓厚的鄂尔多斯地区特色,而其中最华丽的部分是头饰,俗称“头戴”。

蒙古族自古就以游牧为主,独特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追求。这种生活方式,直接导致牧民把自己的主要财富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迁徙。这是蒙古族妇女注重头饰的重要原因之一。

鄂尔多斯是成吉思汗的八白宫所在地,在元代,杰出的艺人、工匠汇聚于此,他们将蒙古帝国宫廷文化、精湛的工艺带到鄂尔多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蒙古族贵族文化逐渐渗透到鄂尔多斯民间文化中,影响了整个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的生活,形成了由低到高档次不同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头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头饰造型庄重、华贵,用料考究、精良,做工繁杂、精湛。工艺上多采用捶打、编结、錾花、镶嵌、雕纹等技法。饰件图案多以各种花卉、虫草、吉祥纹样居多,造型精美,玲珑剔透。用料大多是极为珍贵的红珊瑚、珍珠、玛瑙、绿松石、银等。它融汇了蒙古族的集体智慧、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在各蒙古族部落妇女头饰中被誉为极品,有“头饰之冠”的美称。

三、让蒙古族服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斯庆巴拉木非常珍惜祖传的技艺,原原本本地继承了母亲传授的服饰制作手艺。她制作的蒙古族服装,严格遵循传统风格和传统工艺流程缝制,具有色彩艳丽、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风格多样、穿着得体等特点。她制作的鄂尔多斯妇女“头戴”,雍容华贵、美观大方,更是美名远扬、广受欢迎。

斯庆巴拉木不仅继承传统,而且还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传统设计和工艺加以适度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庄重、美观、华贵等传统要求,在材料的多样性、工艺的创新性、外观的时代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斯庆巴拉木设计缝制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服装种类繁多,有蒙古袍、坎肩、兀吉、斗篷,有圆帽、皮帽、单帽,有皮靴、布靴(玛海)等。她裁剪的一件中等身材蒙古袍可用5米绸缎。她制作的衣服纽扣应有尽有、丰富多彩,有布纽扣、绸缎纽扣、铜纽扣、银纽扣、金纽扣,有圆形、纹饰形、蝙蝠形、花瓣形等。

斯庆巴拉木(右二)参加民族服饰展览

多年来,斯庆巴拉木带着自己的蒙古族服饰作品,多次参加国家、自治区、市、旗的展览、比赛,多次引起轰动。精湛的服饰制作技艺和不懈努力,使她赢得了许多荣誉。

2007年8月,斯庆巴拉木参加“第三届中国西部(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博览会”,她制作的蒙古族服饰引起轰动。同年,她与鄂尔多斯歌舞团一起赴沪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展示了蒙古族服装、头饰、绣花、帽子等,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关注。2009年8月,参加在鄂尔多斯市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展演展示,精湛的技艺深受好评。斯庆巴拉木说:“科技的发展,限制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这些活动可以让更多人注意到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魅力。”

2008年8月,斯庆巴拉木参加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格根塔拉“国际民族服饰大赛”,获首饰表演特别奖;2009年7月,参加“响沙湾杯”国际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获设计三等奖;2009年11月,参加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缤纷中国——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展”,获个人贡献奖;2010年,参加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各国蒙古族服饰展览,获二等奖;同年参加在格根塔拉举办的各国蒙古族服饰展览,获一等奖;2010年,参加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蒙古贵族服饰表演,获二等奖。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蒙古族服饰制作工艺,2007年,斯琴巴拉木创办了乌审旗“老年服饰文化独贵龙”,在旗内外各种类型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鄂尔多斯服饰作品和其他手工艺作品,使更多的人了解、学习、研究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文化及其精湛的手工技艺。

2012年12月,斯庆巴拉木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

斯庆巴拉木在传授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

在60多年的民族服饰制作生涯中,斯庆巴拉木非常注重民族技艺的传承。在家里,她的手艺已经传给了三个妹妹,她们均已经出师,成为蒙古族服饰制作能手。其家族服装缝制的传承谱系已经延续到第六代。

斯庆巴拉木绣品

此外,斯庆巴拉木还培养过许多徒弟,其中,奥德恒绍布德、阿拉坦其木格、敖东绍、金鱼、杨咏、杨亮、杨明等已经成为“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服饰及制作工艺”的新一代传承人,特别是奥德恒绍布德被誉为蒙古族刺绣的后起之秀,已经是鄂尔多斯“非遗”领域一颗璀璨的新星。由此,斯庆巴拉木也被评为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斯庆巴拉木一生执着于蒙古族服饰制作,并获得了极大成就。如今,在众多光环下,她仍旧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牧民,仍旧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她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让蒙古族服饰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