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少数民族捕鱼

少数民族捕鱼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自古以来,赫哲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亲如一家,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街津口的赫哲族人全力以赴,提供吃住,并无偿地帮助十几户因躲水而来的汉族兄弟盖起了新房,安下了家,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促进民族团结的凯歌。更令人担忧的是汉族兄弟对江面知识不了解,以至在险象将要发生之时,得到了赫哲族人民的帮助和指点才避免了灭顶之灾。
积极促进民族团结_中国赫哲族

第一节 积极促进民族团结

自古以来,赫哲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亲如一家,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新中国成立前,有一汉族的翁姓人家穷困至极、无食果腹,便从黑龙江上游乘一木筏向下游漂流寻找栖身之地,当这对二十多岁的夫妇带一个孩子漂至街津口时,却下不了木排,因为无衣遮体。当时,街津口唯有一赫哲族孙木恩氏族的“哈拉莫昆”家族渔民,来到江岸拿来鱼皮衣裳让他们一家人穿上才下了木筏。来到“哈拉莫昆”孙木恩家里,这个有五个兄弟的“哈拉莫昆”氏族中的二兄弟收留了翁姓这一家人。“二兄弟”虽然家境很清贫,但在捕鱼间隙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山坡上的荒地里种了一片玉米,秋收收了一包米楼子包米,足够一家人一年吃的了。但眼前又增加了一家人,就不够了,只好用鱼来补充。一年之中,翁姓人家在“二兄弟”家吃住,“二兄弟”总是把能够果腹的包米粮食让给汉族兄弟吃,而自己一家人多用鱼来充饥。那时,粮食能吃饱肚子,而鱼是菜类,不是粮食,自然吃不饱。就这样,赫哲族人舍己利人的品质感动了汉族兄弟,赫汉两家情同手足,情深意长。

翁姓一家人在“二兄弟”家住了几年,在这几年里,“二兄弟”教会了这个翁姓汉族兄弟怎样捕鱼,使汉族兄弟掌握了靠水吃鱼的生存本领,赫汉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在当时赫哲族中传为佳话。

1958年,黑龙江、松花江遭遇了有史以来罕见的洪水,洪水漫过松花江、黑龙江沿岸的三江平原。松花江、黑龙江沿岸的汉族、朝鲜族、满族等居民纷纷离家躲到依山傍水、地势较高的赫哲族人居住的街津口渔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街津口的赫哲族人全力以赴,提供吃住,并无偿地帮助十几户因躲水而来的汉族兄弟盖起了新房,安下了家,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促进民族团结的凯歌。

赫哲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取消狩猎,发展养殖业。与此同时,赫哲族杂居的街津口有些汉族人也在赫哲族人民的指导下搞起了养殖业。有一家汉族养貉的专业户不慎逃跑了一只貉子,赫哲族老猎人再施“轰皮子”的本领在雪地深山里将其跟踪,直到捕获,物归原主。

冬季在冰天雪地黑龙江上捕鱼自然是赫哲族渔民的拿手本领,可在汉族眼里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去涉足。于是赫哲族渔民手把手教会汉族兄弟怎样下网、起网、捕鱼。更令人担忧的是汉族兄弟对江面知识不了解,以至在险象将要发生之时,得到了赫哲族人民的帮助和指点才避免了灭顶之灾。有一次,一个汉族兄弟不知道前面是“青沟”(青沟即江面上有带一层洁白的清霜的薄如纸的冰层,下面是深不可测、湍急奔腾的江水,人若走上去定会落水无疑,后果不堪设想),仍大步流星地奔向青沟,在这紧急的危急时刻,赫哲族渔民喊住其人告知危险情况,一起灭顶之灾避免了。赫哲族用友爱、亲切、善良的行动教会了汉族兄弟江上捕鱼的生存知识,唱出了赫汉情深、民族团结的颂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