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红楼长夜书灯里,一醉成知己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红楼长夜书灯里,一醉成知己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时间:2022-05-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红楼长夜书灯里,一醉成知己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同窗,总令人想起母校,想起学生时代,那是些融入浓浓情谊的温馨记忆。灯前长夜谈,最忆红楼下,松竹耐冰霜,知己情无价。马雍是厉以宁在北京大学相识的同学。马雍和厉以宁是当时大学同学们公认的两位才子。但马雍是诗作多于词作,厉以宁则是词作多于诗作。厉以宁刚刚抵达鲤鱼洲,马雍的两首七绝随即而来。跃马长安年少,对酒赋情豪。

红楼长夜书灯里,一醉成知己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同窗,总令人想起母校,想起学生时代,那是些融入浓浓情谊的温馨记忆。

厉以宁在北京大学的同学中,马雍和赵辉杰都喜欢诗词,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相互交流,有许多是通过诗词互通款曲。高兴时,同欢同乐,遇到挫折时,相互鼓励,厉以宁不少诗词抒写了他们的同窗情谊之深。

厉以宁和他的同学这一代,不仅有个人生活的挫折,还曾经历过反右、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面对磨难,他们相互慰藉,携手走过,太多的磨难令他们之间的友谊弥足珍贵。

赵辉杰,就是那位当年替厉以宁把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填为高考第一志愿的中学同学,在北京大学他们又是同窗,赵辉杰读的是历史系。1954年,厉以宁与赵辉杰一起译书。厉以宁当时曾用一首《相见欢》记录了他俩的合作。

相见欢[11](www.guayunfan.com)与赵辉杰合译《赫尔岑和奥加略夫的经济观点》一书

一九五四年

满园桃李争芳,

亦寻常,

那似案前淡墨散清香。

花间里,

舞影起,

映南窗,

依旧学生本色译书忙。

《赫尔岑和奥加略夫的经济观点》书影

赵辉杰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大学任教。当时的西北比现在艰苦得多。而此时厉以宁已被下放到北京门头沟区斋堂乡劳动。厉以宁把自己的烦恼抛却一边,在好友临行前赠词一首,告诉他,西北也有春风吹拂,柳絮飘舞,人生之路要自己把握,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要再谱新篇。

天仙子[12]

送赵辉杰同学赴兰州

一九五八年

把手送君西北去,

莫问边城晴或雨,

祁连山下过春风,

休犹豫,

请记取,

塞上也能飘柳絮。

人世悠悠长几许,

往事只当初写序,

黄河润笔著新篇,

惊人语,

千万句,

留待他年杯酒叙。

时隔七年,即1965年夏天,厉以宁刚刚从湖北江陵参加“四清”回来,又要赴北京朝阳区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正在这时,赵辉杰自兰州来京,老友久别重逢,相邀同游西山八大处。山上古木森森,古刹钟声悠扬,此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夕,风声已紧。厉以宁在同赵辉杰闲谈时对当时的政治运动已经比较习惯,所以从他游西山八大处后写下的这首《长相思》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态度似乎已开始发生变化。

长相思[13]

赵辉杰自兰州来京,同游西山八大处

一九六五年

南来风,

北来风,

古寺巍然不动容,

惯看落叶红。

冬敲钟,

夏敲钟,

唤醒世人名利空,

枯荣一梦中。

赵辉杰一直在兰州工作,身在北京的厉以宁惦念着这位至交好友。1992年,厉以宁应邀到甘肃讲学,在兰州与赵辉杰重逢。此时,二人都年过花甲,赵辉杰已退休。他们从相识于湖南沅陵谈起,到大学的同窗,以至几十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倍感友谊的珍贵。

生查子[14]

兰州访赵辉杰

一九九二年

相逢沅水春,

几度秋冬夏,

古道热心肠,

总为他人嫁。

灯前长夜谈,

最忆红楼下,

松竹耐冰霜,

知己情无价。

古来曾有多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难得一知己。从厉以宁的诗词中可以看出,他的知己何止一二!由此也可以如此感慨:人生真诚处处有知己。

马雍是厉以宁在北京大学相识的同学。马雍,湖南衡阳人,国学大师马宗霍先生的长子,当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上学。他比厉以宁小一岁,但却比厉以宁高出三届(1952年大学毕业),因为他由小学、中学而大学,一直没有耽误。马雍大学毕业后,留校读了两年研究生,再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马雍和厉以宁是当时大学同学们公认的两位才子。但马雍是诗作多于词作,厉以宁则是词作多于诗作。马雍和厉以宁不仅诗词唱和,而且也一同译书,更重要的是二人在许多问题上有相同的看法。

马雍(左一)与厉以宁夫妇

“文化大革命”中,厉以宁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县鲤鱼洲农场劳动改造,而马雍因体弱多病未遭放逐,留京工作。两人虽相隔数千里之遥,但相互关切之情丝毫未减,他们的友谊在一首首回首往事、互宽心怀、畅叙友情、展望未来的诗词中日益加深。厉以宁下放临行前,赠马雍《虞美人》一首,回顾他们在燕园度过的美好时光。

虞美人[15]

离北京时赠马雍同学

一九六九年

红楼长夜书灯里,

一醉成知己。

未名湖上杏花天,

不觉流光飞逝十余年。

匆匆今日离君去,

别后难重聚。

辛酸已是过来人,

漫道燕园秋尽赣江春。

厉以宁刚刚抵达鲤鱼洲,马雍的两首七绝随即而来。其一:“知君雅兴在烟波,沙色湖光不厌多。白日尽教忙里过,黄昏好唱打鱼歌。”其二:“寂寞鄱阳湖水头,沉埋剑气已千秋。故人今向西洲住,自有文光射斗牛。”厉以宁在答马雍的《临江仙》中,不仅没有下放劳动造成的精神压力,反而流露出潇洒、浪漫的气息。

临江仙[16]

答马雍同学

一九六九年

自比故乡三月柳,

一生到处安家。

春风伴我走天涯,

漫江微雨过,

含笑吐新芽。

十里沙洲帆影下,

静看湖上朝霞

惯听渡口浪淘沙,

桨声迎早雪,

清曲唱梅花。

1970年,马雍寄来一首七律,回首当年,颇为伤感。诗云:“红楼灯火梦依稀,二十年来两布衣。回首当时俱老大,伤心今日各东西。江南雨腻新蓑笠,燕北春寒旧雪泥。万里相思无以赠,唯将双泪押封题。”厉以宁在回信中赋《水调歌头》一首,同是回首往事,但给人以开豁、明朗之感。厉以宁记得1952年2月的寒假,他俩都没有回家,埋头在北京大学三院丁字楼宿舍内合作从事翻译工作,距离1970年已近二十年。厉以宁在答马雍的词中回顾这段难忘的经历,来温暖老朋友的心:

水调歌头[17]

自鲤鱼洲赠马雍同学

一九七〇年

南北四千里,

别后忆相逢。

当年除夜犹记,

小院腊梅红。

几盏清茶淡酒,

一笑霓虹闹市,

苦乐与君同。

情趣寒窗外,

心血译文中。

秋早逝,

冬将尽,

又暖风。

杏花香里,

江南三月雨濛濛。

北国纵然春晚,

待到燕来雁去,

残雪自消融。

明日景山下,

新绿御河东。

1971年,马雍四十岁生日时,远在江西鲤鱼洲的厉以宁遥寄《八声甘州》一首,以表贺意。词中写到马雍的家乡以及他的求学经历,念及他们之间的患难真情,还有明日文坛上欲领风骚的激情。

八声甘州[18]

在鲤鱼洲为马雍四十岁作

一九七一年

忆潇湘千里下衡州,

雁回楚峰高。

笑君山孤冷,

金陵寂寞,

北上迢迢。

跃马长安年少,

对酒赋情豪。

杯底论今古,

笔落狂。

一十九秋萍聚,

念人生最贵,

患难相交。

纵天涯水隔,

无处不春潮。

等闲看,

当时王谢,

过大江,

新浪正滔滔。

问明日,

文坛锦色,

谁领风骚?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梦,那就总有梦醒的时刻。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同学永远离去了,厉以宁用诗词寄托自己的哀思。

1984年马雍患肺癌。1985年,马雍刚刚五十四岁,就英年早逝,令厉以宁痛惜不已。他再次捧读老友病中赠他的《菩萨蛮》,回想起几十年的友情,不禁泪湿腮边。马雍的词是:“春风别我天涯去,天涯绕遍无留处。相忆复归来,满园花乱开。惜花颜色好,苦被花情恼。何似少年时,临风把一枝。”

在马雍逝世一周年时,厉以宁填《江城子》一首,以表自己的思念之情。

江城子[19]

马雍同学逝世一周年

一九八六年

应知何故换文风,

改雕虫,

怕雕龙,

一语招疑、留下恨无穷,

馀悸犹存心渐冷,

求自保,

盼宽容。

春回大地送寒冬,

再相逢,

畅谈中,

思路重开、有意问苍穹,

可叹新书方起笔,

君去也,

太匆匆。

原来,厉以宁与马雍在20世纪60年代初合作翻译了罗斯托夫采夫所著的《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但由于政治气候的变换,交稿二十年后,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翻译这部书时,他们曾商定还要合写一部比较社会经济史方面的著作,但因“文化大革命”而落空,之后马雍对研究社会经济史心灰意冷,转而改为古籍整理和文史考证。词中忆及这段往事,令厉以宁对马雍的早逝惋惜不已。

北京大学老同学张盛健的去世,也使厉以宁深感悲痛。1982年厉以宁去西安讲学时,当时任教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盛健,陪同厉以宁参观校园,并设宴招待。不料,身体一向很好的张盛健却因脑溢血于1988年突然逝去。厉以宁听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后,伤心地填了一首《南乡子》。

南乡子[20]

悼念张盛健同学

一九八八年

往事已迢迢,

一盏清茶忆故交,

湖畔当年寒月夜,

滔滔,

促膝长论四海潮。

梦过灞陵桥,

谁见长安柳色娇?

疑是春风吹不到,

山高,

五月蓝关雪未消。

在鲤鱼洲劳动的日子,是厉以宁最为落泊潦倒的日子,此时更能唤起他思亲忆友的情愫。他到了鲤鱼洲后,给北京大学老同学何持方寄去一首《虞美人》,回忆他们相聚的难忘岁月。

虞美人[21]

自鲤鱼洲赠何持方同学

一九六九年

燕园空有湖山翠,

未必春光媚。

不如陋室故人多,

一曲清音慷慨听君歌。

鄱阳又是新天地,

往事频频忆。

隔江遥问北风中,

今后年年除夕与谁同?

何持方也曾给厉以宁来信表示关切,厉以宁用诗词回复这位老友。

七 绝[22]

复何持方函,于鲤鱼洲

一九七〇年

千里传书问短长,

三更未睡夏收忙。

感君关注从何说,

只道湖边雨后凉。

友谊,就是在“苦乐与君同”中延续着,且日渐醇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