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向张元济书札收藏者的呼吁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向张元济书札收藏者的呼吁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时间:2022-05-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向张元济书札收藏者的呼吁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2003年金秋时分,北京商务印书馆就《张元济全集》编印出版征求意见,在沪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张元济书札是研究这位近代著名学者、出版家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笔者向张元济书札收藏者呼吁:张元济致王秉恩信手迹之一张元济致王秉恩信手迹之二请将你们珍藏的张元济书札早日公诸于世,或向其家属和商务印书馆提供复印本,或撰文介绍。

向张元济书札收藏者的呼吁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2003年金秋时分,北京商务印书馆就《张元济全集》编印出版征求意见,在沪召开了一个座谈会。笔者有幸参加,聆听了大家的精采发言。说到张元济书札的征集情况,张人凤兄(张元济先生裔孙)说了几个数字:1981年6月商务印书馆版《张元济书札》一册,收639封,22万字;1997年12月由张树年、张人凤编的《张元济书札》(增订本)三册,收录3211封,101.9万字;在增订本基础上,目前他收集到的张元济书札已达4308封,字数约130万字。

张元济题辞手迹

近年来张人凤兄致力于其祖著述的收辑、整理和校勘,成绩斐然。就书札而言,4300余封的数字已是1981年版《书札》的七倍,在已刊近代名人书信集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成绩可谓不小,但离《全集》标准似乎还有工作可做。

第一,收信人家属保存而又比较重要的张氏书札,未收集到或收集不全的至少还应有致潘景郑、致王云五两批。前者计16通,皆为1929年张元济向潘氏“借宋元本影印之事”。1977年潘景郑先生检出整理,“装粘成册”,并撰《跋张菊生丈遗札》(见《寄沤剩稿》)。张元济致王云五的信极多,王云五生前影印的友朋书札,以及身后学生编印的年谱中披露过一部分,但仍有一批未刊书札由王云五先生后人保存,数目不详,迄今未见。

第二,近年书画古籍拍卖中露头的张元济书札为数不少。据公布的资料,笔者所见有: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94.11—296号《名贤书札》(内收王国维、罗振玉、郑孝胥、张元济等10通);嘉95.10—75号《近代名贤书札》(内收赵宗建、刘铭传、杨守敬、张元济等50余家书札);嘉95.10—77号《民国名人书翰》(内收冯玉祥、程潜、张元济等书札);嘉96.4—535号《近现代名人书札》(内收柳亚子、高天梅、顾颉刚、张元济等书札)。上海博古斋博97.11—738号《张元济信札》二册(一册托裱纸本);博98.6—110号《罗振玉、缪荃孙等书札》(内有张元济书札4通);博98.6—114号《近代名家信札手稿》(内收经伯涤、张元济、傅增湘等16人信札17通);博2000.6—6号《王国维、黄炎培等信札》(收入王国维、盛宣怀、张元济等致刘翰怡信札7通)……笔者与张氏后人见到资料时,这些书札早已拍卖成交,“落花有主”,难见踪影了。2003年出版的《博古》杂志第1期曾刊上海博古斋2002年度部分古籍善本成交价的“信息”,第一项就是“张元济手札 民国写本1册 12000元”。笔者通过《博古》编辑先生打听买主,以便联系,但几经周折,仍未成功。据说买主身份“保密”,不便透露。于是这些已显身于拍卖场中的历史文献,再次湮没于世。其实收藏家们未必都是小气的,如他们知道要出版《张元济全集》,一定会大力支持的,因为出版后原件价值还在,何必秘而不宣呢?(www.guayunfan.com)第三,公家图书馆、档案馆中,尚有张元济书札孑遗可觅。上海图书馆的“盛档”从已发表的部分看,有数通张元济书札,可能未整理部分中还有。张人凤兄曾告诉过我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80年代中期某年上海档案馆举办过一个展览会,陈列品中有一封解放初张元济致谭震林的信手迹,张人凤见到拟抄录下来,不料工作人员竟严加阻止,说“如果拿去发表,要负法律责任”云云。这封重要信件至今未收集到。

张元济书札是研究这位近代著名学者、出版家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正如顾廷龙先生在《张元济书札跋》中所说:“先生文章不多作,而与友好书札频繁,声气广通。评论时事,商量学术,发抒己见。情见乎辞。由今观之,皆成史料。”笔者向张元济书札收藏者呼吁:

张元济致王秉恩信手迹之一

张元济致王秉恩信手迹之二

请将你们珍藏的张元济书札早日公诸于世,或向其家属和商务印书馆提供复印本,或撰文介绍。同时希望知情者提供各种线索,让更多湮没于世的张元济书札重见天日。化一身为千百,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啊!

2004年9月于上海 (原载《书简》第3期,2004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