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资料—全才的普鲁士帝王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资料—全才的普鲁士帝王

时间:2022-02-1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资料—全才的普鲁士帝王腓特烈二世经典语录即使遇到狂风暴雨,随时有颠覆的危机,我仍要想得,活得,死得像个国王的样子。沙场点兵1756年,腓特烈获悉俄国鼓动奥地利对普鲁士开战。欧洲各国闻讯大为震怒,决定出动50万大军从各方面围剿腓特烈。对于普军的移动,索拜斯却认为腓特烈正在全面撤退,于是匆忙下达攻击令,致使自己前进纵队的头部暴露给普军。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资料—全才的普鲁士帝王

腓特烈二世经典语录

即使遇到狂风暴雨,随时有颠覆的危机,我仍要想得,活得,死得像个国王的样子。

头衔只是傻瓜的装饰品,伟人不需要什么,名字就够了。

在我的国家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获得灵魂的安慰。

生平简介

腓特烈二世(1712~1786),普鲁士国王(1740~1786年在位),又称“腓特烈大帝”。

在位期间,参与或发动了多次著名战争。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他利用战争为四分五裂、自然资源匮乏的普鲁士赢得了一块极具经济价值的西里西亚地区,同时为普鲁士赚得了一条易守难攻的边界线。著名的七年战争就由普鲁士攻打萨克森地区而开始,之后普鲁士同时和奥地利、法国和俄罗斯三个邻邦大国作战。经过7年大战,几次面临亡国边缘,但腓特烈最终保住了西里西亚,他个人也获得军事史上永世的不朽英名。普鲁士亦一跃成为欧洲五巨头(其余4国为奥地利、法国、英国和俄国)之一。他在那群雄争霸的年代创建了当时最现代化的国家。

在治国理政方面,腓特烈也堪称高手,他的统治号称“开明专制”。他在位40多年时间,尽管饱受战火摧残,但普鲁士的经济仍取得迅猛发展,人口从220万增加到543万,年税收收入翻了近两番,国库储备从800万塔勒增加到5000万塔勒。

此外,腓特烈二世也是一个文笔优美的作家,留下了《战争原理》、《政治典范》、《军事典范》、《布阵法与战术纲要》等诸多著作。他终身热爱文学艺术,擅长吹奏长笛。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于无忧宫中在他的沙发椅上安然逝世,享年74岁。

沙场点兵

1756年,腓特烈获悉俄国鼓动奥地利对普鲁士开战。他认为,若待奥地利准备好了再战,必将于己不利,于是决定先发兵攻击。8月27日,他亲率7万大军,突然不宣而战侵入萨克森,9月10日占领了该地首府德累斯顿。由此开始了七年战争。

欧洲各国闻讯大为震怒,决定出动50万大军从各方面围剿腓特烈。面对危局,腓特烈派李华尔德元帅率2.5万人迎击8万俄军;派贝芬公爵率4.1万人对抗10万奥军;他自己在11月4日,率3.2万人到达罗斯巴赫,迎击法奥联军。

七年战争中的腓特烈二世

法奥联军由法国的索拜斯元帅和奥地利的希尔德堡豪森亲王率领,共6.3万人(其中法军3万人,奥军3.3万人),对普军几乎占有二比一的优势,所以他们是趾高气扬。索拜斯和希尔德堡豪森决定第二天上午进攻,计划绕过腓特烈的左翼,切断他的退却线,并准备在一击之下即结束这个战役。

11月5日11时,索拜斯命令部队拆营,成3个纵队前进。前卫为法国和奥地利的骑兵,中央为法国和奥地利的步兵,后卫为法国的骑兵。联军旌旗招展,军乐悠扬,好像胜利游行一样地向普军左翼旋转。

罗斯巴赫村落位于一个低缓的小丘上,从那里可以清楚地看见联军的营地。腓特烈明白敌人的意图是想从侧面和后方来攻击他,并驱逐他离开他的交通线。于是,他当即决定将主力调往侧面和后方,易守为攻。下午2时30分,他下令部队移动。半小时后,各部队即进入了新的阵地。普军移营之快,使目击者叹为观止。一名法国军官说:“好像是在歌剧中变换布景一样。”

对于普军的移动,索拜斯却认为腓特烈正在全面撤退,于是匆忙下达攻击令,致使自己前进纵队的头部暴露给普军。下午3点30分,普鲁士的席德里兹将军抓住战机,率4000骑兵从正面和侧翼迅猛攻击联军。普军骑兵像一把风快的钢刀一样,在庞大的尚未展开的联军之中,横冲直撞,反复冲杀了四次之多,驱逐着敌人向后溃退。

同时,普军炮兵的18门重炮也向溃逃中的联军步兵开火,在火力掩护下,普鲁士的亨利亲王率领7个步兵营,快步前进,攻击领先的敌军,以支援骑兵。由于普军的炮火使联军步兵的整行被撕开了,普鲁士的火枪兵就变成了可怕的刽子手。联军步兵被逐回后,前后挤成一团,于是席德里兹又抓住这个机会,再度打击他们背面,使他们落荒而逃。

到下午4点30分的时候,会战的胜负已经完全决定了。普军在炮火掩护下,全面向崩溃中的联军攻击。联军的退却变成了溃散,在周围40里以内的地区中,到处都是败兵。由于纪律的废弛,这些败军变成了乌合之众和惊弓之鸟。黑夜已经快到了,腓特烈未展开追击,他急于赶回情况危急的西里西亚。罗斯巴赫会战联军死伤3000人,被俘5000人,其中包括8名将官和300名军官。另损失67门火炮,7对国旗,15面军旗和许多行李。而普军却只损失了541人(其中死165人,伤376人)。

腓特烈在罗斯巴赫击溃法奥联军后,立即率领1.3万人从莱比锡出发,11月28日到达帕赫维兹。12月4日,奥军把重炮留在布里斯劳,匆匆越过了东维德尼兹河,在该河以西占领了一个阵地。奥军共有84个步兵营,144个骑兵中队,210门火炮,总人数近8万。其右翼由鲁齐西伯爵指挥,有尼配恩泥沼的掩护;中央位置在鲁腾,由查理士亲王和道恩元帅亲自指挥;左翼由纳德斯提将军指挥,位置在沙格秀兹之后。以防御而论,这个阵地是坚强的。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阵容,腓特烈所用的兵力一共只有3.6万人,其中2.4万名步兵,共分48个营;1.2万名骑兵,共分128个中队。共有火炮167门,其中61门为重炮。战场为一个开阔的平原,腓特烈曾在此作过演习,所以对地形早有充分的认识。

12月5日上午5时,普军从新市前进,腓特烈一马领先。他的计划是直向前进到布里斯劳道路,在奥军的右翼方面作佯攻,然后利用敌人阵地过分延伸的弱点,横越过敌阵的正面前进,打击到敌阵的左翼上,驱逐他们离开交通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决定把全军都布置在奥军的左翼方面,用他的右翼作最强硬的打击,而把左翼缩回。

天刚拂晓,普军前卫在薄雾中进到波尔尼,与奥将罗斯提兹将军所率领的5个团遭遇。普军同时从正面和侧翼发起进攻,这股奥军立即被击溃,包括身负重伤的罗斯提兹将军本人在内的800名奥军被俘。

波尔尼村的丧失对于奥军的失败是一个重要因素,不仅腓特烈从那里可以望见奥军的全部部署,而且这个高起的地形使奥军看不见普军的主力正分为4个纵队向该村前进。当普军主力将到之际,腓特烈即派遣其前卫中的骑兵,去追击罗斯提兹的残部,并向鲁齐西伯爵指挥的奥军右翼逼进。鲁齐西以为这是普军主力的攻击,立即向道恩元帅求援。

于是道恩把他的骑兵预备队和左翼骑兵之一部分,派往右翼增援。这时,普军主力的4个纵队,又合并成2个纵队。当他们到达波尔尼村之后,即在高地的掩蔽下,向右旋转,直指奥军左翼。普军行军序列如下:右翼在前,齐曾率领43个中队,毛莱斯亲王率领6个营,前面的前卫是魏德尔将军所率领的3个营。左翼在后,由李左将军率领,包括所有其余的步兵,侧卫为狄森将军所率领的40个中队。每一部分骑兵又有10个中队的轻骑兵,以供支援。后卫为尤金亲王率领的25个中队。

查理士亲王和道恩元帅发现腓特烈的部队突然失踪了,遂幻想以为普军是全面退却了。可是正午后不久,又看到压倒优势的普军,奥军左翼指挥官纳德斯提将军慌忙向主帅查理士亲王求援。但是已经太迟了,大约在下午1时,魏德尔在6门火炮的支援下,并由毛莱斯的6个支援营追随在后面,开始突击沙格秀兹防线。同时齐曾的先头骑兵也向奥军骑兵发起冲锋。到了下午1时30分,纳德斯提这一翼被击溃了。在沙格秀兹与鲁腾之间的战场上,遍野都是逃兵,而普鲁士的骑兵则在后面追击,再往后面即为成双线前进的步兵。右面为魏德尔,中央为毛莱斯,左面为李左,全部又都获有重炮兵的支援,他们用纵射打击飞逃中的奥军。

这时,查理士才明白已经受到了普军主力的奇击,于是匆忙召回已经派往增援右翼的骑兵。普军接着向鲁腾发起猛烈攻击。奥军作困兽之斗,普军一营一营地开上去,都未能获得成功。于是腓特烈又投入了他的近卫军。再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普军终于攻占了鲁腾镇。奥军在撤出鲁腾之后,把一个炮兵连移到了其北面的山岭上,在其火力掩护下,奥军步兵重新部署,企图发起反击。腓特烈命令部队继续追击,但却为奥军炮火所逐回,于是他在布特堡小山上设立炮兵阵地,包括超级重炮在内,将奥军扫退。

当奥军被扫退时,正是下午4时。到了薄暮时,鲁齐西已经把奥军的右翼骑兵,集中在弗罗贝尔维兹,看见李左的步兵暂停不进了,即趋前向李左的侧翼发起进攻。对于鲁齐西而言,可以说是不幸之极,因为在拉达克斯多夫的村落后面,正隐藏着狄森的40个骑兵中队,这是他所看不见的。

突然间,在布特堡炮兵阵地的火力掩护下,普军骑兵冲入开阔地中,30个中队从正面向鲁齐西冲锋,普军的龙骑兵攻击他的侧翼,而普军轻骑兵则迅速绕到他的后面。这一攻击具有决定性的效果,鲁齐西被杀,其部队均被击散。接着狄森又向右旋转,从后面向奥军的步兵冲锋,而魏德尔则从鲁腾附近,攻击奥军的侧翼。到了夜幕将垂时,奥军即全部崩溃,他们的退却变成如鸟兽散了。www.guayunfan.com

腓特烈跟踪追击,并挺进到里沙为止。12月6日,腓特烈命令部队休息一天,第二天进到了布里斯劳,并派齐曾将军率领骑兵之一半,连同9营步兵和轻装部队,继续追击查理士和道恩。他们一直追到12月9日为止,又俘获2000余人。12月19日,布里斯劳的守军1.7万人向腓特烈投降,鲁腾会战结束。在这场会战中,奥军伤亡1万余人,被俘2.1万人,损失火炮116门,军旗51面和车辆4000辆。而普军仅伤亡6000人。

罗斯巴赫会战以腓特烈二世的勇敢决断和技艺高超而饮誉后世。而鲁腾一战,腓特烈以劣势兵力,给予奥军以歼灭性的打击,除了希维德尼兹要塞外,收复了西里西亚的全境,普鲁士也变成了欧洲最强的军事强国。

马背之下

腓特烈二世为自己的统治冠上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标签“开明专制”。

他改组了“财政、军事与王室领地最高管理处”,使权力更加集中在国王本人手里。他要求臣下高效廉洁,但不允许他们有独立的思考,“国王是唯一的头脑,官僚机构只是他的手脚”,他让每个臣下都专注于自身负责的领域,而只有自己才掌握全面情况。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国王本人十分勤政,从早到晚批阅公文来信从不倦怠,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也不为过。当然,作为一个受过18世纪启蒙思想影响的帝王,腓特烈的“开明”也并非只是粉饰之词。

他领导了在当时欧洲属于领先水平的司法改革,第一次在普鲁士公布了统一的宪法草案,表达了法治精神和国王完全放弃干预司法的司法独立精神,秉承罗马法“众人之事,应由众人决定”的精神,下令让臣民对法律条文广泛讨论,广泛征集意见。18世纪的政治家哲学家对“开明”的注解,如宗教宽容、鼓励科学文化、放宽书报检查等方面,在宪法中都有所体现。

腓特烈还积极设立学校,将其父开创的义务教育制度发展完善,1763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普鲁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强制性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

腓特烈致力于改善农民状况,兴修水利,并推行重商主义,极大发展了普鲁士经济。在腓特烈晚年的思想中,“专制”的成分还是越来越重。

腓特烈二世是个多才的帝王,除了母语德语,他还能说法语、英语等多国语言,并且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他对艺术尤其感兴趣,自己起草设计了波茨坦的无忧宫,并聘请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兴建,成为经典名作。

后世评价

腓特烈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他统治时期,普鲁士军事大规模发展,领土扩张,普鲁士在德意志取得霸权。他同时也是一个睿智的军事理论家。军事实践和理论上的成就使他成为欧洲军事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后来普鲁士能累积到统一德意志的力量,腓特烈大帝时代是一个关键。他给他的后继者留下的,是一个强盛而且蒸蒸日上的普鲁士。他也因此被后人尊为“腓特烈大帝”。

趣闻轶事

普鲁士精神,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敬畏的名词,但这种精神是建立在它的军国主义体制的基础上的。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大军营,整个国家机构就是一部军事机器,全力支持着一支代表国家荣誉的庞大军队。“普鲁士精神”在腓特烈二世时代发展到了它的极点,这个国王也以“战神”的形象留在青史之中。

腓特烈二世无疑是个幸运儿,祖先留给他的资本是丰厚的。霍亨索伦家族从一个瑞士山区的城邦主发展到北德意志广阔土地的统治者,爵位又从伯爵到选侯再到国王。更重要的是,留给了他一支强大且效率很高的军队。但腓特烈少年时代却是一个酷爱自由,喜欢文学艺术,反感专制和服从,充满叛逆性格的人。他偏偏有一个古板固执的“军人国王”父亲,于是父子间展开了一场人间常见的管制与反管制的较量,只是当这种较量发生在王家时,就变得更加残酷了。少年腓特烈经常遭到父亲的棍棒殴打和言语刺激。18岁时为抗拒父亲为他安排的婚姻,计划同几个同伴出逃,结果被关进监狱,还被安排了观看同伴被砍头的血腥场面。

在狱中的日子使他度过了青春期的躁动,他开始变得深沉理智,霍亨索伦家族的传统在他身上开始显现。在此后的日子里,他找到了对政治和军事的浓厚兴趣,并参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一套军事理论。1740年他继承了王位同时也继承了一支8万多人训练有素的军队,并继续扩充这支军队,使之达到20多万人,成为实践他的理论“政府的基本法则都是扩张领土”的工具。

腓特烈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而且是一个睿智的军事理论家。他创立了著名的“斜进战斗队列”的理论,其要点是将本方作战队的一翼缩回,加强准备进攻的另一翼,使之在局部上形成优势而攻击敌方的侧翼,适用于以少打多的情况,在敌方大部队未投入战争之前就取得一个决定点上的胜利。他还确立了许多著名的作战原则,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