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渤海与唐王朝的关系_唐宋民族史

渤海与唐王朝的关系_唐宋民族史

时间:2022-07-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渤海与唐王朝的关系_唐宋民族史一、渤海是唐王朝的一部分圣历元年,大祚荣自立震国。渤海郡王虽可世袭,但必须向唐王朝呈报,得到唐廷认可,遣使奉诏册立,方得正式继位。其后继为渤海郡王的诸部首领,大都受唐册封,与唐保持密切的臣属关系。张建章出使渤海,对于促进渤海与唐王朝的政治、文化联系,做出了卓越贡献。

渤海与唐王朝的关系_唐宋民族史

一、渤海是唐王朝的一部分

圣历元年(698年),大祚荣自立震国。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将国号改称渤海后,渤海便归属于唐王朝的版图。渤海的最高首领是渤海郡王,他既是渤海()部落最大的酋长,又是唐王朝任命的地方官员。渤海郡王必须对唐王朝长保忠信,定期进呈贡赋,为唐王朝捍御边土,永为藩屏。渤海郡王虽可世袭,但必须向唐王朝呈报,得到唐廷认可,遣使奉诏册立,方得正式继位。自开元元年后,大祚荣年年派使臣入唐朝贡。

开元七年(719年),大祚荣去世,渤海派使臣到唐王朝告哀,唐玄宗派左监军率上柱国吴思谦到渤海吊祭,并册封了其子大武艺。同时设平卢节度使,管理渤海事务。大武艺曾一度寇扰唐朝,但不久就向唐廷上表谢罪,继续与唐保持藩属关系。大武艺在位十八年,派遣入唐朝贡的使团有二十三批。

继大武艺登上了渤海郡王宝座的大钦茂,亦被唐先后四次册封,并加拜司空兼太尉。大钦茂曾派人到唐抄写唐礼、《汉书》《三国志》等典籍,仿照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了三省六部,确立五京,推行京、府、州、县的郡县制度。他恪守藩臣之礼,定期遣使入唐朝贡,进一步密切了与唐的关系。其后继为渤海郡王的诸部首领,大都受唐册封,与唐保持密切的臣属关系。到第十四代王大玮蠮时,尽管中原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唐廷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渤海仍遣使入唐朝贡。甚至在唐朝灭亡后,末王大醔仍向后梁朝贡五次,向后唐朝贡六次。直到为契丹所灭,一直和中原保持着藩属关系。(www.guayunfan.com)二、张建章出使渤海

唐廷始终把渤海作为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多次遣使到渤海,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次,是派张建章到渤海答聘。

张建章,字会主,中山北平(今河北完县)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自幼聪颖过人,十六岁时已颇能诗文。文宗太和六年(832年),渤海郡王大彝震派遣司宾卿贺守谦到幽州(今北京市)聘问,幽州节度使派张建章以幽州司马(从五品下)的职衔赴渤海答聘。他于太和七年(833年)成行,自幽州出发,陆行到河南道登州(今山东蓬莱),再从登州扬帆东行,于第二年秋抵达忽汗州(渤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受到大彝震的隆重礼遇和盛情款待。张建章在渤海留居一年,于太和九年(835年)秋回到幽州。临别时,大彝震设盛宴为他饯行,赠送丰货、宝器、名马、文革等珍贵的方物土产。他在渤海所作的笺、启、赋、诗盈溢缃帙。在往返渤海途中,张建章认真观察,深入寻访,于山川、沿革、人物、掌故等有闻必录。回到幽州后,他利用实地考察中积累的丰富资料写成《渤海记》一书,详细地记录了渤海的风俗、宫殿、职官、物产等,成为一时名著。此外,张建章还撰写了《戴斗诸蕃记》一卷。可惜两书均已亡佚。《新唐书·渤海传》多取材于他的《渤海记》一书。

张建章出使渤海,对于促进渤海与唐王朝的政治文化联系,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渤海与唐朝的文化交流

渤海在建国前就深受唐朝封建文化的影响。建国后,随着与唐政治联系的加强,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渤海派遣大批留学生来长安,入太学,攻读儒家经典,研究中原古今制度。开成二年(837年),大彝震一次就派遣十六人到唐朝学习。李居正、朱承相、高寿海等人,是渤海留学生中学有成就的人士,回到渤海广泛传播唐朝的封建文化。渤海士人常有人参加唐王朝举行的科举考试,并有人中举。例如渤海国相乌照度,曾在长安考中进士。唐昭宣帝天三年(906年),乌照度之子乌光赞又考中进士。父子先后荣登金榜,在当时传为佳话。

渤海的王室、贵族大都研习中原文献典籍,时常吟诵唐人名诗佳句。如渤海贵族宾贡进士高元固到福建慕名拜访诗人徐寅时说,徐寅的诗在渤海颇有名气,有的人已将他所作的《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等,用金字写在屏障上。徐寅听后非常感慨,特作一首诗回赠于高元固。见于记载的还有杨泰师、高景秀、王孝廉、周元伯、王文矩、李居正、释贞素等。1949年至1980年出土的贞惠公主墓志和贞孝公主墓志,均为典型的骈文,通篇句式活泼,行文流畅,语言生动,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用典贴切,颇有唐代散文大家的气势与风格。保存于日本古籍中的渤海致日本的国书、表、牒、笺,大都用骈文写成,与唐朝同类文章相比也毫无逊色。

现存渤海的诗歌仅有十首左右,有“绝句”“古风”“律诗”及五言、七言等不同的体裁和形式。这些诗歌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词雅语丽,颇有唐人风韵。王孝廉《春日对雨得晴字》云:“主人开宴在边厅,客醉如泥等上京。疑是雨师知圣意,甘滋芳润酒羁情。”《出云州书情寄两敕使》曰:“南风海路连归思,北雁长天引旅情。赖有锵锵双凤伴,莫愁多日住边亭。”释仁贞的《七日禁中陪宴》吟:“入朝贵国渐下客,七日承恩作上宾,更见凤声无妓态,风流变动一园春”。这些诗歌虽不能算上乘之作,但地处边陲的少数民族诗人能有如此高的造诣,确实难能可贵。

唐朝文化与渤海文化的频繁交流,使渤海文化与唐朝文化日趋接近,以至融为一个整体,所以唐朝诗人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时,曾在赠诗中写道:“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渤海不仅在政治上是唐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上(车同轨),文化上(书同文),与唐是不分彼此的一家。温庭筠的诗生动地反映了唐朝文化与渤海文化交流融化、形成一体的历史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