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组织阿佤山抗日游击武装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组织阿佤山抗日游击武装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时间:2022-07-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阿佤山抗日游击武装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1942年6月后,为反攻滇西,经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谦、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商定,在大理开办“抗战干部训练团”,任命契丹人蒋来春为上尉参谋。1943年5月,张振武、蒋来春又奉宋希濂总司令之命,组织“阿佤山游击支队”,并与江枕石、尹溯涛、罗正明、李晓村等爱国人士组织的抗日武装,编成八个大队,共千余人。

组织阿佤山抗日游击武装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1942年6月后,为反攻滇西,经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谦、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商定,在大理开办“抗战干部训练团”(简称大理干训团),任命契丹人蒋来春为上尉参谋。不久,即奉李老和宋总派遣到阿佤山,与十一集团军高参张振武率领一个特务连在耿马组织“耿沧支队”,委任张振武为司令员,罕裕卿(傣族,耿马土司)、李文开为副司令员,蒋来春为参谋主任。辖耿马、孟定、勐董三个大队和一个特务连,共300人。这支部队一直活跃在边境地区及缅北掸邦老街、户板、新地方一带。

1943年5月,张振武、蒋来春又奉宋希濂总司令之命,组织“阿佤山游击支队”,并与江枕石、尹溯涛、罗正明、李晓村等爱国人士组织的抗日武装,编成八个大队,共千余人。把耿马、沧源、新地方、澜沧等地的游击区连成一片,大小队长均由土司头人担任,士兵以佤、拉祜、傣等民族为主体。

1943年10月,十一集团军又组织“阿佤山特区自卫支队”,辖4个大队,士兵700人,活跃于滇缅边境南腊、蛮鸠、拱别、塔田等地。

1944年10月,班洪王胡忠华(佤族)被省主席龙云委任为班洪守备司令员,李文焕、田子昌(佤族)为副司令员,辖南腊、班洪、班老、岩帅等六个大队,指挥部设班洪,活动于班老、金厂坝、南大、马洛一带。[7](www.guayunfan.com)这三支阿佤山抗日游击武装,紧密合作,与日军今岗“讨伐队”浴血奋战,多次击溃日寇。至今耿马三尖山岩壁上还遗留着“以戈待敌”“泰山石甘(敢)当”“抗日守卫阿佤山”的石刻口号,充分表达了阿佤山各民族抗日游击队和中国远征军官兵的高昂士气和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